推荐活动

他们以什么赢得求是科学大奖?

首页 » 产业 » 人物 2014-09-14 赛先生微信号 赞(2)
分享: 
导读
2014年9月13日,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2014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演讲厅举行。本届颁奖典礼颁发出一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十位“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何大一、孙家栋、施一公、韩启德参加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人颁奖。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2014年9月13日,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2014求是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谢希德演讲厅举行。本届颁奖典礼颁发出一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和十位“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何大一、孙家栋、施一公、韩启德参加了颁奖典礼,并为获奖人颁奖。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2014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被授予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教授。2014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被颁发给董斌、熊宇杰、张川、赵俊、李健、吴晨、颉伟、陆朝阳、宋吉舟、杨越十位优秀的海归青年学者。
  颁奖典礼后半场的Panel Discussion由复旦大学校长、两度求是奖得主杨玉良教授主持,主题为“为科学而科学:基础研究的意义,价值和环境”。由曹雪涛、何大一、蒲慕明、饶毅、施一公、王晓东、薛其坤、杨学明、张泽等9位著名科学家参与,现场探讨当下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创造条件,鼓励自由探索、原始创新,从而促进基础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
  延续基金会去年颁奖典礼所开创的传统,在颁奖典礼之前,基金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科学精神与科学民主”的求是沙龙,与会基金会顾问、执行委员、评委、获奖者、大学校领导及求是之家成员在施一公教授主持下,围绕中国对海外科研人才的引进与扶持,以及如何进一步办好“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展开深入探索。
  “求是科技基金会”由查济民先生及家族于1994年在香港创立。旨在通过奖助在科技领域上有成就的中国学者,推动国家的科技研究工作。1994年,求是科技基金会于钓鱼台国宾馆首次颁发了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00年后颁奖活动与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结合举办。2012年,基金会明确了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作为其追求的使命,并决定重新独立举行年度颁奖典礼。独立举办典礼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对杰出科学家成就的褒扬和奖励内涵的诠释,向社会特别是青年学者倡导科学精神;第二,借助颁奖的契机,加强学者间的思想交流,并有效地将思想交流之成果传播到社会上去。
  求是科技基金会于2013年启动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项目,是在传承1995-2001年度120位早期“求是杰青”荣誉和传统基础上,专门奖励回国发展的世界级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旨在为中国一流大学引进海外最有发展潜力之青年学者提供帮助,致力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在评奖机制上,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也引进了和国际水平一致的做法。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基金会最重要的奖项,从1994年首次颁发起,在科教领域引起巨大反响,“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是基金会的另一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奖项。本次颁奖典礼设在复旦大学,其主题“为科学而科学”体现了科学的信念,复旦大学秉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弘扬思想、学术上的独立精神。
  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2014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及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部分以往求是奖获得者以及复旦大学师生共400人左右参加了本次庆典。
  【附:获奖人简介】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奖人:薛其坤


  薛其坤,1963年生于山东,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4年获中科院物理所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2005年起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同年11月被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起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分管科研)。目前任Surface Science Reports、Physics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国际期刊的编委。
  薛其坤是国际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拓扑绝缘体和低维超导电性等。发表文章380余篇,被引用8200余次。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20余次,其中五次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做邀请报告。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6)、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2011)、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2010)、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1)、陈嘉庚科学奖(2012)和“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013)等奖励与荣誉。薛其坤院士带领的团队于2013年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工作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董彬,1981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5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开始在亚利桑那大学任tenure track助理教授,2014年入选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回到北京国际数学中心,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彬在应用和计算数学,尤其是图像及数据科学中的数学建模和算法设计与分析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同合作者一起建立了小波框架(Wavelet Frames)和变分模型(Variational Models)及偏微分方程(PDEs)的深层联系,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小波框架可以为很多变分模型和偏微分方程提供离散化,而且该离散化在图像处理问题中要优越于很多传统的离散化。另外,董彬还把这些数学工具有效的应用到各类不同的实际问题中去,其中包括图像处理及分析、医学成像、疾病量化及辅助诊断、高维数据分析等等。多篇文章发表在包括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在内的世界顶级期刊。

  熊宇杰,1979年生,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化学物理专业,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1年归国前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任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首席研究员,并兼任纳米中心管理主任。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宇杰在美期间曾参与发展建立金属纳米结构可控合成的普适方法学,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柔性可拉伸的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发表在Science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归国后主要集中研究无机催化材料的表面及界面调控,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5篇。迄今为止,其87篇国际期刊论文已被引用8000余次(H因子为46),17篇论文被ESI评为近十年高引频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第三完成人)、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3)等奖励。

  张川,1981年出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6年获清华大学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2011-2014年于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成功入选中组部第5批青年千人计划,2014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川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可编程自组装以及生物大分子复合物为基础的功能性材料、器件开发。研究内容包括利用核酸、蛋白等生物大分子为基本构建单元进行可编程自组装,模拟生物功能性超分子结构;利用DNA分子引导纳米粒子制备超晶格材料以及功能性器件;利用新型核酸-聚合物超分子组装结构作为载体进行抗癌药物输送、基因调控等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大多发表在Nature系列杂志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曾获得过M.G. Mellon Award、Bilsland Fellowship、光华奖学金等奖励。

  赵俊,1980年出生,2002年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硕士学位,2010年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获物理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Miller Research Fellow。 2012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同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3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赵俊的研究方向为用中子散射研究高温超导体和其他强关联材料中的磁性、晶格和相变方面的新奇性质。其中与合作者在2008年首次发表了铁基超导体的晶格和磁的相图,并定出了其母体化合物的磁相互作用有效哈密顿量,首先发现碱金属铁硒基材料中的半导体条纹反铁磁相并研究了其自旋动力学行为。共发表文章29篇,其中8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Physics、Nature Materials和Phys. Rev. Lett.上,总引用超过2000次。

  李健,1979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07年于贝勒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前于纽约大学心理系任研究科学家。现为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支持。
  李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类与奖赏信息相关的学习和对应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其早期的工作证明了纹状体作为多巴胺神经元的主要投射区域在以获得奖赏最大化的情境中所承担的具体功能,并扩展了多巴胺奖赏通路的适用范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不同模态的奖赏信息都与大脑多巴胺环路活动关系密切;个体对于这些多模态奖赏信息的过度依赖甚至成瘾和多巴胺环路活动的紊乱有直接的联系。这些工作对如何设计有效的干预手段调节人脑对于强化学习的依赖程度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和实验数据支撑。于 2011年获得国际神经生物学协会和格鲁博基金会 (Gruber Foundation) 颁发的格鲁博国际神经生物学研究奖。迄今发表论文10余篇,引用超过1000次。

  吴晨,1982年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文班),获医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3年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并受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任研究员。
  吴晨主要从事食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已发表SCI论文61篇,影响因子700余分;其中第1或并列第1作者25篇,包括9篇Nature Genetics,1篇Nature Medicine等。论文共被他引1000余次。科研成果获2013年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颉伟,1981年出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0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生物分子学博士以及统计学硕士(双学位)学习,并于2009-2013年在美国Ludwig癌症研究所(UCSD)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选中国青年千人计划,并加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研究员,同时入选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颉伟同时应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研究细胞命运决定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和人类疾病相关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前期工作包括研究表观遗传信息尤其是DNA甲基化是如何从父代传递到子代中,以及表观遗传调控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颉伟发现在成熟体细胞中存在大量的非CG甲基化并存在亲本遗传的现象。另外颉伟还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来寻找重要转录因子和发育基因的表观遗传标记-DNA甲基化谷。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4篇,其中Nature、Science、Cell及其子刊9篇,总引用数超过2,300次。

  陆朝阳,1982年生,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初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入选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Fellow、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上海千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陆朝阳的研究领域为量子物理基础、量子光学和实用化量子信息技术。其代表性工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六光子、八光子和十量子比特超纠缠“薛定谔猫”态;率先对光学量子计算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包括首次用光子比特实现了Shor分解算法、量子容失编码、任意子分数统计的量子模拟和线性方程组量子算法;首次实现了基于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和拉曼荧光的确定性最高品质单光子源,实现电子自旋的单次非破坏性测量。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Nature、Nature Phys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3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单篇引用最高340余次。研究结果多次被Nature杂志、BBC、英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新科学家、科学美国人等国际科学媒体报道。

  宋吉舟,1979年出生,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2008-2013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并加入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吉舟教授在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力学、热学及热力耦合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使用薄膜屈曲结构实现脆性硅带的延展性至100%的可行性,揭示了薄膜屈曲结构的变形机理,为无机可延展柔性电子器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可任意变形的基于无机脆性半导体材料的高性能电子器件(例如电子眼和多功能医用导管),大大扩宽了电子器件的应用范围。提出发光二极管全新散热设计方案,揭示了在柔性基体上大规模集成微型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散热机制,与合作者实现了柔性微型并具有极低温升特点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并成功应用于光遗传学领域控制生物行为。迄今已受邀撰写著作章节4篇,发表SCI论文60多篇,总引用约2000次。

  杨越,1982年生,2004年于浙江大学获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获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特聘研究员。
  其博士研究工作为流体湍流与涡动力学发展了原创的拉格朗日理论框架与多尺度诊断工具,获加州理工学院Richard Bruce Chapman流体力学杰出研究奖。其结果首次揭示了三维涡面在粘性流体中由层流向湍流转捩过程中的连续几何变形与拓扑变化,直观地解释了尺度级串效应以及多尺度涡结构的相互作用。博士后期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燃烧能源中心Combustion Energy Research Fellowship奖励资助,于康奈尔大学、Sandia国家实验室开展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其间开发的数值程序与低维流形降维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湍流火焰射流中的主要参量并大幅度降低计算规模。该方法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数值模拟,精确诊断燃烧过程中关键的熄火与再燃问题。目前研究方向包括湍流理论与模型、湍流燃烧、计算流体力学。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