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5000万患者与300名医生:谁来拯救儿童精神科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4-09-28 搜狐健康 赞(2)
分享: 
导读
  早上7:30,安定医院儿科门诊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许多来自外地的患儿家长不惜彻夜排队,为的只是可以赶得及排上儿科主任崔永华的专家门诊。他们等待的有些焦灼,不停有人推开诊室的门确认崔永华主任是否已经来了,殊不知此时的崔永华正经历着另外一场“战役”。

  儿科病房如“战场” 受伤是常事


  早上7:30,安定医院儿科门诊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许多来自外地的患儿家长不惜彻夜排队,为的只是可以赶得及排上儿科主任崔永华的专家门诊。他们等待的有些焦灼,不停有人推开诊室的门确认崔永华主任是否已经来了,殊不知此时的崔永华正经历着另外一场“战役”。

  夜里这里是一间普通的儿科病房,而在白天却比一般的儿科病房更加喧嚣,甚至更加危险。这里住着20位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儿童,没有父母陪同,只有医护人员全天守候;喂饭、喂药、娱乐、康复、甚至不定时的“遭受袭击”都是这里的医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而崔永华工作的大半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

  此时的崔永华正带领着他的团队进行查房,对每个住在这里的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询问、对比。8:30,伴着一位智力障碍的患儿不受控制的尖叫声,崔永华完成了一小时的查房,匆匆赶到楼下的诊室去。

  每周,崔永华只有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和周五下午出门诊;而上午的半天门诊也仅仅是限于“上午挂号”,门诊所排的人也往往可以到下午5、6点钟才散去。门诊中的2/3都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而面对要求加号的外地患者,崔永华也从来都和颜悦色的并不拒绝:“现在已经排到50多号了,今天肯定看不上了;我给你加一个号,明天下午你来这个地方找我,我再给你看。”

  上午8:50,崔永华大夫当天的号已经挂不上了。

  儿童精神患病率达20% 治疗康复同样重要

  来儿童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有个很强的特点,就是一般患儿出于年纪小、或者是精神状态等原因,很难自我描绘自身疾病的状况,且往往缺乏技术手段来验证,主要都是由家长在旁详细的描述患儿的症状,再通过大夫与患儿进一步对话,凭借治疗经验方可以确定病情程度,及如何给药。

  来自东北的杉杉一家是这天早晨第三个踏入诊室的,这么靠前的位置,是杉杉爸从凌晨两点开始排队才换来的。

  杉杉是个面容清秀的五岁男孩,进入诊室刚刚坐定,杉杉妈就已经开始焦急的叙说起杉杉的症状。原来,不知道从何时起,杉杉的语言开始变得怪异,常常会大声说“我是大笨蛋”、“妈妈是大笨蛋”、“我讨厌自己”这样的胡话;起初家长并没有太在意,谁知近日在孩子的自言自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女孩”。

  杉杉妈说,杉杉常说自己能看到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不停地控制着他,让他觉得难受,他就辱骂这个小女孩,还声称要杀了她,要把她的胳膊拧断。讲到这里的杉杉妈已经有些哽咽,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也从来没见过这个儿子口中的“小女孩”,这些暴力的言语让杉杉妈觉得很害怕。

  崔永华大夫听过家长的描述,简单的询问了些问题之后,平视着杉杉的眼睛轻声问:“那你和我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她现在在哪里?”在杉杉妈叙述的过程中,杉杉始终坐在那里摆弄自己的胳膊,听到大夫的询问,杉杉认真的说:“她的胳膊已经被我弄折了,不能用了。我想她现在应该已经死了吧。”

  确诊病情、是否严重、能否治愈均是此时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杉杉的病情已经不属于初级阶段,而崔永华医生还是用温和的口吻告诉杉杉妈,这属于抽动秽语综合症,出现幻觉是因为之前长期没有接受治疗耽误了病情而引起的并发症,通过用药、以及密切的观察,是可以控制的。同时,崔永华大夫还建议杉杉妈可以让杉杉住院治疗,可以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按时吃药、医护人员24小时陪护观察得到更好的效果。

  经过崔永华大夫的诊治,杉杉父母松了一口气,连连道谢之后离开了房间。

  类似如上的过程,不同的故事,崔永华大夫一天中至少要经历5、60次,或许是儿科医生长期接触低年龄病患的原因,崔永华大夫在与病人交流的时候,胖胖的脸上永远带着柔软的亲和力,说话的声音也细致温和,从不急躁。这一切都让病人面对病痛消除了一些恐惧和顾虑。

  相较于治疗疾病中的温言细语,对于患儿某些不是病的“毛病”,崔永华却绝不会心慈手软。上午的出诊过程中,以为农民大叔带着孩子来看病,被确诊为强迫症;在叙述病情的最后,农民大叔提到自己的孩子因为疾病的原因,常常说谎。崔永华大夫立刻收起微笑的样子,严肃的说:“说谎不是病,是种坏毛病,该板一定要板!”

  崔永华为记者介绍,在我国,儿童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高达20%,也就是说100个儿童中可能就有20个儿童患有精神、心理疾病,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而对于治疗患有精神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崔永华大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过去的理念讲,把一个精神疾病患儿治好,就是让他不再吵闹了,安静了就算治好了。现在看起来不是那样。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患儿不仅治好了病,更要回归社会。通过治疗后的康复,我们要他可以回去念初中、念大学、找工作,投入这个社会,具有生活技能,这才叫做治愈。在我们过去的治疗环境中,有80%的孩子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就一直这样呆在家里,难以融入社会。”

  而今年下半年,在昌平地区,由昌平妇幼保健院开设、由安定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首家儿童心理康复训练基地已经开设,将为更多经过治疗的患儿为回归社会做好充分的训练准备。

  5千万病童“抢”300位医生 儿科医疗资源极度匮乏

  我国儿科医生短缺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数据显示,目前全国0-14岁儿童共有2.67亿,而儿科医生的总数却不超过10万,其中儿童精神科医生的数目更是少之又少。

  崔永华介绍到,目前全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大概仅为300左右,根据已知的数字(我国儿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20%左右),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全国5千万余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儿童,都需要这300名的医生资源来治病;而目前我国不少二三线城市甚至没有一间医院会设置儿童精神科这一分科。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作为治疗儿童精神疾病首屈一指的先驱科室,医生的压力可见一斑。

  同时,正如开始所讲,儿童精神科医生会面对比普通医生更强的危险性。因为一些患儿不具备自控能力,没有人能够预知他们下一秒将会作出什么动作、会不会有暴力行为;而且这样的儿童、青少年在瞬间的爆发力或许比成人还强。像崔永华一样的医生们,在查房过程中受伤是常常会有的情况。

  除了如上这些,崔永华坦言,在工作中最令他难过的就是患者的不理解。“比如一个患者,大老远的从外地赶来排队看病,希望我给他开出一个月的药来。可是我们的政策不许这么干,我也就只能给开四天的量,他就不愿意了,埋怨我们的工作不到位,好像是故意找他的麻烦让他多跑。我也很愿意给他行方便,可是规定上不允许,也真的没有办法。”崔永华无奈的说。

  影视剧中所塑造的医生形象一般都是光鲜亮丽的高收入人群,让人觉得鲜艳不已。而北京市医药管理局主办的“相约守护”互换体检季也让记者真切的感受了一次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医生的工作状态。他们要在普通人睡眼惺忪的刚刚上路时就已经到达岗位并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们要在一间常常挤满患者的小诊室里坐整整一上午,期间难得喝一口水甚至不能去一次洗手间;他们中午仅有短短一小时的时间用来吃饭、休息、报选题、做科研、查邮件、甚至解答患者的问题;他们的办公室多是拥挤了许多人的小小一间没有时间收拾的屋子。

  他们常常下班时间不固定、睡眠不足,尽管苦,尽管累,但在谈起他们的专业时,疲倦的双眼中又总能泛起特别明亮的光。19岁考取山东济宁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崔永华在学校里是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除了学习成绩优异,还在校担任学生会主席和团支部书记,并连续多年获得“省级优秀三好生”“省级社会实践模范”等称号奖励。

  面对现在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崔永华坦言,正是出于对自身专业的热爱让他坚持到现在,并决心一直走下去:“这是我当初学习的专业,就是喜欢这个。看着孩子们被我治愈,他们的家庭幸福、孩子们有了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满足。曾经有个孩子初中的时候患有抑郁症,就是不爱上学,天天在家呆着,把父母给急的。后来在我这看门诊,一看就是好几年,后来顺利的上了大学,也申请了国外的学校,上周刚刚到我这里做最后一次复查,然后就出国深造了,家人都很为他高兴。”
评论:
评 论
共有 1 条评论
  • 孩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