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电子病历将成为移动医疗枢纽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4-12-05 村夫日记 赞(2)
分享: 
导读
随着远程医疗的发展,电子病历日益成为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电子病历不仅为医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也为病人对自我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提供了参照。

  随着电子病历的发展,其统合性载体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以电子病历为出发点,诊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整合进来。除了PracticeFusion的药物营销模式外,美国的电子病历服务提供商Athenahealth从电子病历起家,现在通过收购和战略合作,已经能提供基于云服务的电子病历、业务管理、病患沟通以及协调护理和药物应用等多种服务,几乎涵盖了问诊之后的所有环节。其新近整合的 Ingenious Med就是一家能为医生筛选高危病人并提供医患沟通工具的公司。

  虽然中国的远程医疗还未真正意义上有大的发展,电子病历依旧可以在未来的一个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的电子病历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孤岛。各家医院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软件系统,使得各个医院之间的电子病历无法做到完全的互联互通,这阻碍了病人就医和医生判断病情的便利性。不过这也为创业者带来了市场机会。
  目前医院端的电子病历无法全部获取,要打破信息孤岛,除了政府强力推行意外,创业公司可以开发云端存储和识别系统,从而将不同格式的电子病历统一转换为同一种格式,并储存在云端的服务器上。但这样做对这类云端公司来说有点吃力不讨好,因为在国外,云端存储是要向医院收取费用的,但中国的医院既不愿意给出这些数据,也没有动力去存储在云端,毕竟现在的医院削减成本的动力还不是很强。当然,随着医药分开的推广,医院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未来这方面的动力会逐渐增强。
  除了医院端,患者端的电子病历建设在国内也开始逐步展开。目前国内已经有数家公司在展开这方面的创新。比如新近拿到联想之星天使投资的同心医联和位于杭州的万医等。同心医联是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其长期电子监控档案。这一档案存储在云端,主要针对慢病人群,为其配备固定的医生提供长期服务。而万医也是通过为慢病人群提供自我电子健康档案来进行健康管理。
  美国也有类似的创业项目,Picnic Health就主要集中在肿瘤病人的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上。过去,医生一直苦于肿瘤病人的资料不连贯,缺乏病史,检查数据的汇总会严重影响到医生对病人诊断的判断,在医生方面也有很强的动力去督促病人收集并存储这些数据和资料。
  对于普通疾病来说,病人是没有动力来自己建立电子病历的。但对于慢病人群来说,电子病历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只有通过连续的检测数据和复诊,才能获得自身疾病的准确数据,便于医生的诊断和自我的康复。而这些都可以建立在自己的电子病历上。
  如果仅仅有病人提供自身的数据,这样的电子病历意义并不大,毕竟专业性不强,对医生的诊断参考意义小。因此,这就要求病人自己去收集之前的相关病历。好在中国的病历大都是手写的,收集并不困难,只要将其转化为电子版本即可。但是,每个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不同,这类创业公司虽然开发了自己的系统,但很多医院并不会采纳。所以,除了指定的相关医生外,最终病人在其他医生处看病完成之后,还是需要手动或者扫描输入。
  因此,这类项目仍旧需要在地面进行大量的医院推广工作,非常费时费力。在用户积累到一定量之前,也无法获得较大的发展。所以,云端存储和识别软件依旧在病人端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这类公司开发出了云端的存储和识别系统,将大大有利于病人端电子病历的建立。只要用户数能达到一定的量级,病人端的电子病历将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无论是药品广告、病患沟通还是护理等都可以依托于电子病历来展开。
  病人端的电子病历将是移动医疗中的一种反向操作的手法,虽然缺点是专业性不够强,但其能够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对医生还是能带来很大的便捷性。关键是这种模式还能找到一条较为独特的发展路径。因为用户大都是慢病人群,用户的需求较为明确,比起大而全的问诊平台要有针对性的多。所以,基于其上的交易和广告平台将更为有效,也能带来一定的业务量。(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