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名单 生物医药领域19人

首页 » 产业 » 人物 2015-01-13 科学网 赞(7)
分享: 
导读
《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的候选名单,那么生物医药类,又有那些人入围了呢?

  曹雪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28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医学教授,40岁时成为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院长,他没有显示出脚步放缓的迹象:当选《细胞》杂志新一届编委;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又“发现”RNA病毒逃逸人体天然免疫机制,提出免疫调控新观点。

  高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面对迅速蔓延的疫情,有一群中国人选择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投身于这场危险而持久的战役,高福就是其中一员。这支来自中国的检测队主要负责在塞拉利昂开展埃博拉出血热检测工作,由59名医务和科研人员组成,高福是检测队负责人。

  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
  传染学领域杰出的领军人,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她探索钻研SARS、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难题,为公共卫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2014年,她进入“感染微生态”全新研究领域,为肝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庞国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食品检测首席研究员

  制定2项国际AOAC标准和65项国家标准,作为第一完成人,庞国芳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次荣获国际AOAC组织颁发的科学技术奖励,为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第128届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年会颁发最高科学荣誉奖——哈维·威利奖,以表彰他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饶子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4年,其研究组与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甲型肝炎病毒(HAV)全颗粒晶体结构。2014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席,是IUPAB自196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他的当选提升了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影响力,对进一步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肖红梅
  中南大学教授

  2014年其团队首次发现人卵“外衣”缺失及其致病基因,并对致病机理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卵子透明带缺失及导致人类透明带缺失的致病基因,为“对症下药”治愈不孕找到一种新途径。

  颜宁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14年,其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其工作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在人类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被《细胞》杂志选为2014年全球40位年龄在40岁以下的杰出科学家之一。

  曾艺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

  2014年,《自然》在线发表了曾艺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乳腺中的多能干细胞,“刷新”了由国外科学家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乳腺干细胞只存在单潜能性的理论,为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奠定乳腺癌干细胞治疗应用的基础。

  周斌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14年7月4日,《科学》杂志以亮点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其研究组关于冠状动脉起源的最新成果。研究发现,除已经认知的心外膜下血管干细胞外,冠状动脉还有一个重要“起源地”——心内膜。这一重大发现为临床心肌梗死血管再生治疗和体外人工心脏血管生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戴建武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戴建武及其再生医学团队成功引导了人体受损子宫内膜的再生,为胚胎的着床和发育提供了保障。2014年7月17日,世界上第一例应用再生材料修复子宫内膜技术诞生的婴儿在南京呱呱坠地。新生命的降生见证了他和他的团队在再生医学产品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了重大进展,实现了组织器官再生的梦想。

  乔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乔杰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医学领域临床及科研工作27年,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调控机理的系统研究。2014年9月和11月,世界首例及第二例应用MALBAC全基因组扩增测序获得的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孙兴怀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青光眼是全世界首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孙兴怀所领衔的青光眼遗传学研究小组与四川省人民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合作,首次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体内ABCA1基因变异存在显着关联,是目前同疾病中样本数量最大的亚洲人群研究。该成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王红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肿瘤难以治疗的关键所在。血小板上的TLR4在癌症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王红阳小组通过研究TLR4与肿瘤细胞释放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l的相互作用,发现血小板促进了肿瘤转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TLR4以及它的内源性配体HMGB1是抗转移治疗的潜在靶点。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成果“Y两优900”在湖南的4个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程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生物芯片研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并产业化。2014年,带领团队研发的30项创新分子诊断产品获得CFDA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或进入申报阶段。其中国际首款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系统已推广到30个省市自治区,检测样品总数超过100万。

 胡季强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荣获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等奖项;获中国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医药经济十大人物、西部开发功勋浙商等称号。在二十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胡季强提出了“现代植物药”的概念,并在国内最早开发了中药缓释制剂和口崩制剂,有力促进了中药现代化进程。2014年,康恩贝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  

  李德福
  中源协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9月25日,李德福宣布将捐赠1亿元创立“中源协和生物治疗公益基金”。这是我国第一支由个人发起的生物治疗方面的公益基金。中源协和是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功运营数家国内干细胞知名企业,市值近百亿。2014年,该公司推出生命银行卡业务,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药业董事长

  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高级教授企业家,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发展国药,真正为人民解决病痛。以岭医药作为一家民营医药企业,投入了上亿元资金进行创新药物研发和研发平台建设,铸就了“科研、教学、临床、生产、营销”五位一体的现代医药研发与生产的高技术平台,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

  许晓椿
  博雅干细胞集团董事长兼CEO
  他以“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改善”为使命创办博雅干细胞集团。2014年,中国首例纯种克隆藏獒在博雅干细胞集团诞生,标志着博雅干细胞集团达到了商业化克隆服务的先进技术水平。许晓椿的梦想是“打通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他立志要做生命科学的前瞻者,打造一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链。(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