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一位女医生眼中的医患关系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5-03-09 中新社 赞(2)
分享: 
导读
 “这种紧张绝非表面,而是深层次的。”丁洁告诉记者,医患关系紧张基于多重原因。社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制造了土壤。而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医院在被推向市场后,公众未能在第一时间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每次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上都会踊跃发言。3 月 8 日妇女节当天,她是最早到达会场的委员之一。

  眼下让这位女医生担忧的是,各地频发的医患纠纷,甚至是因此而导致的伤人事件层出不穷。数据显示,2014 年公安机关破获涉医刑事案件 1349 起,刑事拘留 1425 人,移送审查起诉 347 人,查处涉医治安案件 4599 起,及时制止发生在医院的现行违法行为 8342 次。

  “这种紧张绝非表面,而是深层次的。”丁洁告诉记者,医患关系紧张基于多重原因。社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制造了土壤。而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医院在被推向市场后,公众未能在第一时间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

  “社会对医院的定位大多仍是公立、非盈利性的。”丁洁说,在这种背景下,医院相当于是被绑着手脚扔进大海,始终挣扎于生存和救死扶伤的本职之间。而作为医疗事业个体的医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职责”也无形增加了。

  “以前医生只要看好病就行,但现在不是。”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到今天,超过 30 年的从医经历让丁洁深刻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巨大变迁。她告诉记者,医生生涯的最初阶段,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所谓的“收费”问题,但随着医院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最终成为了包括她在内的每个医生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丁洁说,这样就容易造成患者对医生的诊治动机产生怀疑,“对医患关系肯定起到的是负面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公众求医意愿逐渐增强,也加剧了现有医疗资源的紧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天要看几十个病人,自己听着都感到头疼。”

  谈及出诊的感受,这位活跃在一线的女医生说,“说到后面声音都快出不来了。”她坦承,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没有充足时间去向患者解释病情也就成了必然。“每个人都是有极限的。”

  但是,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最多的就是生死——在没有充分解释的情况下,由于中国公众普遍缺乏死亡教育,就容易造成患者家属在家人离去后,容易将一腔悲伤转化为怒火发泄在医务工作者身上。

  她说:“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要让患者知道,到了医院并不是百病都能得到解决。有些病只能是缓解痛苦,得到诊断明确结果。其实医学的效果是有限的,远没有发展到患者想像的那个份儿上。”

  但丁洁也承认,医学教育对于医患关系紧张的产生也有责任,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造成了部分年轻医生人文教育的不足。“医生这个职业本来就是和人打交道的,恰好又是和有痛苦的人打交道,因此话一开始怎么说,怎么让患者信任自己尤为重要,这些都需要人文教育的培养。”

  近来,一部名为《青年医生》电视剧的热播。丁洁说自己看了这部作品,并很喜欢其中的情节。“这有助于公众了解医生职业,理解医学本质,可以逐渐推进正能量的引导。”

  丁洁说,自己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通过全社会层面杜绝医患纠纷的夸大与渲染,以及推进医学知识的必要普及,实现医患关系的真正改善。她对记者说:“这虽然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一定要靠正向的引导。”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