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what?“定制人类”!资本围猎基因测序百亿美金市场

首页 » 产业 2016-10-13 证券时报 赞(3)
分享: 
导读
核心提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能亲眼目睹定制而成的完美婴儿。克劳斯施瓦布在其所著《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认为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变革的引爆点将是首个编辑基因组婴儿的诞生。而被设计过的婴儿,将拥有某些特质或对某些疾病有免疫。定制人类自21世纪初至今……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能亲眼目睹定制而成的“完美婴儿”。克劳斯·施瓦布在其所著《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认为生物基因工程领域变革的引爆点将是首个“编辑基因组”婴儿的诞生。而被“设计”过的婴儿,将拥有某些特质或对某些疾病有免疫。

定制人类

自21世纪初至今,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几乎下降了6个数量级。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 27亿美元完成了第一次全基因组测序。2009年,每个基因组的测序费用下降到10万美元,而如今研究人员只需花费1000美元左右租用一个专用于此类研究的实验室,就能完成基因组测序。

同时,随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组编辑领域也出现了相似的趋势。与之前的研究方法相比,该技术还因其高效能、高效率及低成本而得以广泛应用。克劳斯·施瓦布认为,真正的革命并不在于科学家们编辑动植物基因的能力取得突破,而在于新的基因组测序及编辑技术带来的更大便利,大大增加了有能力参与实验的研究者的数量。

但这些变化使人既兴奋又恐惧。兴奋来自,生物领域的变革性技术,将以曾经只在科幻小说中存在的方式,不断扩展人类寿命、健康、以及认知能力的界限。恐惧在于,人类将被推向新的伦理边界。这些技术未来将仅用于医疗,还是同时用于“提高人类能力”?是让我们无病无患、延年益寿,还是自由选择特定的外貌?这些技术将服务于特定阶层,还是所有人?

肿瘤基因测序市场有望爆发

在“定制人类”这个宏大的议题下,制定科学的癌症治疗对策,将成为生物基因工程中更具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医学难题都包含基因因素,如果能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确定一个人的基因构成(将测序设备用到常规诊断中),将彻底变革个性化医疗和治疗效果。

根据国际测序巨头Illumina的预估,未来几年内,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有200亿美元,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10亿美元。现阶段,国内测序的临床服务在产前检测方面应用较多,而肿瘤基因测序市场则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基因测序产业链方面,由上游仪器和耗材公司、中游提供基因测序的服务商、下游的生物信息分析公司,以及终端消费群体构成。具体来看:

上游设备制造环节目前处于国外垄断状态,进入技术壁垒非常高,一般企业难以从上游设备制造环节切入市场。代表公司如国外的Illumina、Life Tech、Thermo Fisher、Roche。国内公司紫鑫药业、华大基因、贝瑞和康与达安基因。

中游的基因测序服务在技术门槛上则相对稍低。国内绝大多数的测序企业集中在中游,已有超过100家公司。这类企业通过投入资金,从上游获得设备或者技术,然后提供测序服务。国外代表公司有Sequenom、Verinata Health、Ariosa Diagnostics和Natera;国内市场主要被华大基因及贝瑞和康垄断,其他还包括达安基因,诺和致源,安诺优达等。

下游的生物信息公司主要为大数据的存储、解读和应用。代表公司有华大基因和荣之联,其他包括华因康基因,贝瑞和康和基云惠康等。

消费群体中,科研领域目前仍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未来将逐渐向疾病治疗领域发展。

龙头公司急上市 或催热概念股

目前,国内最知名的两家基因测序公司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均未上市。不过,两家公司均在加速推进上市进程。其中,前者已于去年底现身证监会IPO排队名单,后者更是于今年8月底,被披露将借壳天兴仪表,在上市速度上或反超华大基因。

随着两大龙头公司上市倒计时,A股相关板块有望催热。浙商证券研究所报告认为,国内基因测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和政策层面尚未成熟。目前A 股板块中,基因全产业链公司较少,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多以提供基因测序服务为主。国内NIPT和胚胎植入前遗传性筛查相对成熟,肿瘤诊断,个性化治疗和遗传病诊断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