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重磅】西湖大学首批5名生物方向PI入职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7-03-30 BioArt 赞(2)
分享: 
导读
此前,西湖大学虽然完成了多次全球招聘,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公布具体入职研究人员的名单和信息。近日,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筹)官方网页终于公布了已入职和即将入职的5位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向的PI简介,鉴于最近几个月来不少同行对西湖大学招聘的生命科学领域相关PI的关注热度很高,BioArt特别整理了相关内容,或许有关信息对于准备回国申请有关职位的博后或者PI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前,西湖大学虽然完成了多次全球招聘,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公布具体入职研究人员的名单和信息。近日,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筹)官方网页终于公布了已入职和即将入职的5位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向的PI简介,鉴于最近几个月来不少同行对西湖大学招聘的生命科学领域相关PI的关注热度很高,BioArt特别整理了相关内容,或许有关信息对于准备回国申请有关职位的博后或者PI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湖高等研究院下设四个研究所,分别是:生物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和理学研究所。生物学研究所和基础医学研究所分别由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担任所长。

西湖高等研究院官网在“学术人才”一栏中显示了5位生物学与基础医学方向的PI,分别是高晓飞、贾洁敏、吴连锋、郑厚峰和周峰泉。

官网公布的五位生物学与基础医学领域PI

五位PI中,周峰泉博士资历最深,目前已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骨外科和神经科学系副教授,并在2016年进入教授评审阶段。官方简历显示:

周峰泉 (1970-), 浙江杭州人,神经和细胞生物学家。1988年进入南京大学生化系, 于1992, 1995年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解剖和细胞生物学系学习,于2001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会山分校神经科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 年底进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骨外科和神经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12年初晋升副教授,并在2016年进入教授评审阶段。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重点是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形态发生以及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元再生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周峰泉教授在美国已有超过10年的PI经历,可能读者比较关心publication list,这里限于篇幅BioArt只列出代表性的署名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论文如下:

郑厚峰博士入职西湖大学以前已经是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教授,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

简介:

郑厚峰(1982年生),200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省滨州医学院,2005年进入安徽医科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2010年在张学军教授和杨森教授的指导下获得遗传性皮肤病方向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发表一作文章5篇,其中包括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一篇文章。2010--2014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作为人类遗传学博士后。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国家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并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技术专长是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遗传学大数据进行分析。基因型推演(Genotype imputation)技术,和二代测序大数据分析包的建立。 熟悉各种生物统计软件的应用和编程。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熟练掌握常见皮肤病性病的诊疗。

代表性论文(仅列出部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

贾洁敏博士简介:

贾洁敏(1979- ), 浙江温州人,神经生物学科研工作者。2002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导师熊志奇研究员),随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今,作为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助理讲师从事中卒过程中脑血管病变的研究(戈鹉平研究组)。2017年暑假将会全职回到西湖高等研究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一职,继续从事脑内血管神经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运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活体成像技术研究神经元突触–神经元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细胞突起结构和中风条件下脑血管的损伤和再生过程。

代表性论文:

吴连锋博士简介:

吴连锋,200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同年被保送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于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导师范祖森)。2011年至今,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已获麻省总医院晋升哈佛医学院讲师资格。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已知有益人类健康的分子及药物作用机制,探索代谢疾病、肿瘤发生及衰老的分子机制,为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能的干预措施。

代表性论文:

高晓飞博士简介:

高晓飞 (1981-), 江苏南京人,2003年与2005年分别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本科与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7年在美国Whitehead Institute 与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经获得包括美国白血病和淋巴瘤学会学者奖(2013 - 2016), 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国国家优秀留学生奖(2012)等荣誉。研究兴趣是探索细胞因子与环境因素如何协同作用并决定干细胞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

代表性论文: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