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访万乘基因创始人施威扬:解决单细胞测序价格、技术等限制因素,将迎来临床应用全面开花!

首页 » 《转》访 2021-08-08 转化医学网 赞(14)
分享: 
导读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万乘基因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聚焦在单细胞基因检测领域的创新型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服务于科研、临床以及工业市场。

近日,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到万乘基因创始人施威扬博士。他分享了单细胞测序最新的研究热点,创立公司的初衷,单细胞测序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对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未来的应用展望,以下是采访内容。

转化医学网施博士,您好,您能先简单介绍下自己的背景跟经历吗?

施威扬:我是1993年到1997年在清华读的本科,毕业之后我就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我去了UC Berkeley,跟着Michael Levine院士做博后做研究。毕业之后,然后也工作了几年。所以在美国大概待了15年的时间。2012年的时候回国,然后在上海同济大学做PI。自2013年起,我们实验室就开始将单细胞测序技术用于研究,之后实验室转向单细胞技术的开发,到2018年的时候我们就来成立这个公司,所以这是我的经历。

转化医学网:单细胞测序从单个细胞水平对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研究,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为生物医学研究打开了全新的视角,请您分享下目前单细胞测序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

施威扬:单细胞测序其实它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学科。所以在过去的5年间,大家先是研究基因表达就是RNA。然后在研究RNA的过程中,大家又不断发现了一些新的过去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所以又不断的在衍生新的技术,包括单细胞多组学的测序技术,还有现在的所谓叫空间组学测序的技术。那么他们总的来说,实际上做的事情就是揭示了我们人体,或者是研究对象中细胞之间的这种各种各样的差别,以及这些差别在健康或者在疾病下面带来的生物学意义。所以就是说以前我们认为细胞都一样,拿个药放上去可能反应都一样,但现在大家就发现实际上这个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差别反映在很多的层面。有些时候反映在单个细胞的层面,有的时候细胞在组织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它也是会起到重要的信息的。所以这就是现在单细胞的各个的方向,或者是未来的趋势。

转化医学网:您是在何种契机下创办万乘基因的?公司目前的重点方向有哪些?核心的技术优势有哪些?

施威扬:我创立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从研究然后到应用到产业的这样一个过程。我自己以前是在实验室里是使用这个技术,但当时这个技术又非常昂贵,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复杂,所以最后我们就变成自己去开发这个技术用于自己的研究。但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技术实际上有非常多的难点,所以我们实验室很快就转型改为开发技术。而一般作为开发技术依然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实验室技术的产品化过程,从自己实验室使用到别人也能够用你的方法做成,这是决定一个实验室技术能否走入千家万户的最大挑战,而这需要用产业化的方式来完成。那么真正的契机其实也是因为在17年18年的时候,我跟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同学聚会的时候遇到了,然后我们说起了各自做的事情。他鼓励我出来创业,所以现在他也是我的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转化医学网:我们知道,目前单细胞测序在肿瘤、发育生物学、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探索,对于未来解决临床疾病问题,您比较看好单细胞测序在哪方面的临床应用?原因是什么?

施威扬:临床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了,就是像肿瘤它也是临床的一种,但是临床其实除了肿瘤之外,还有无数的科室、各种各样的疾病。所以分成两类的话,其实可以说是一类是在肿瘤类的研究,一类是非肿瘤疾病这个研究,这两者其实他们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肿瘤生物学里,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方向,是联合用药指导,也就是可以直接对肿瘤组织进行单细胞检测,根据不同类型细胞的基因表达信息直接预测出这一肿瘤适用于几种疗法的组合,例如靶向药,化疗,肿瘤免疫疗法等的组合会有更好更针对性的效果。那么另一个就是在现有的治疗手段中,例如肿瘤免疫治疗,肿瘤新抗原治疗等等当中。单细胞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精准的伴随诊断的工具,就是它可以非常精确的找出那些对免疫疗法,或者是对新抗原疗法会有很强的反应效果的人。那么在非肿瘤性疾病中,其实它潜在的意义更大。因为肿瘤至少还算一种发病机制明确,治疗手段丰富的疾病,但是还有更多的复杂疾病,慢性病,其实大家是不太知道应该怎么治的。所以就对于那些病来说,其病理的机制的研究就是第一个挑战,首先我得知道这个病到底在体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导致的。第二点就是我一旦知道这个发生变化,同时我就能够针对性的一种治疗的工具,所以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美国,对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或者是一些复杂的慢性病,例如过敏性肠炎等的的研究已经推进到了比较后期的阶段。

转化医学网:目前单细胞测序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科研工具在进行使用,在疾病的精准诊断等临床应用市场尚未完全打开,您觉得目前限制单细胞测序在临床疾病中大显身手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限制因素未来会如何解决?

施威扬:难点有好几个层面:首先是在技术层面上,很多临床需要的检测的这些信息,像甲基化、DNA突变等信息,现在还没有成熟的高通量解决方案,所以就没得可做。那么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主要针对的是科研场景的,用起来的门槛还相当的高,包括就对于实验的要求、对于实验工作的能力,这些东西有很多很苛刻的需求。所以很多临床场景下,它也没有一个大的实验室,没有个什么东西很难系统化规模化的。对病人进行大规模的研究,那么第三点就是价格的一个非常限制性的因素。价格其实它系统地反映在整个试剂的价格、仪器的价格、而且还有测序的价格,这三个东西加在一起,使得它现在在临床上即使有应用。但这个价格也没有办法开展大规模的实验去有这样的投入。所以我觉得要系统解决这三个问题以后,那么临床一定就会全面开花了。(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嘉宾简介:施威扬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7)和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2003),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研究工作。2012年起任同济大学生命学院—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2017年起任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筑峰工程”特聘教授。近年来,实验室研究主要聚焦于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技术,开发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实验室提供了从单个细胞到数千至上万个细胞的单细胞组学分析的实验解决方案。实验室近期研究主要聚焦在胚胎细胞分化、神经系统细胞多样性、肿瘤异质性的单细胞组学研究等方面,研究工作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Science Advances, Genes &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Genome Research, Genome Biology,Bioinformatics等国际一流刊物上。2018年创立了万乘经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为科研,临床领域及工业界提供全方位的单细胞多组学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
评 论
共有 2 条评论
  • DNA
  • 游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