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的特色“基因”
导读 | <a href="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0/华大基因1.jpg"><img class="aligncenter size-full wp-image-5299" title="华大基因" src="http://img.360zhyx.com/uploads... |
<a href="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0/华大基因1.jpg"><img class="aligncenter size-full wp-image-5299" title="华大基因" src="http://img.360zhyx.com/uploads/2012/10/华大基因1.jpg" alt="" width="140" height="72" /></a>
2007年南下深圳的华大基因,改变了人们对科研机构的传统看法。这家科研机构在高产重量级论文的同时,也在国内外提供科技服务、健康检测服务,其中健康检测服务收入今年起每月都有约10%的增长。
<!--more-->
今年9月,华大基因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将向美国从事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上市公司Complete发出现金收购要约,收购该公司所有股权,交易总值约为1.17亿美元。这次收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华大基因作为“企业”身份的关注。在英国《自然》杂志今年5月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华大基因成为中国十大科研机构中唯一入选的深圳机构,也是唯一一家民营机构。
记者从华大基因获悉,截至今年10月12日,华大基因今年共在英国《自然》杂志及子刊发表论文18篇、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3篇、Cell系列发表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以上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9篇。
与此同时,华大人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去年5月,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透露,2010年华大收入达到10亿元。“我们其实是一个综合性机构,华大基因研究院本身是研究机构,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华大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企业,可以提供科研类、临床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华大基因新闻发言人杨碧澄博士近日表示,华大基因内部体现了产学研的一体化,科研为应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今年5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大教育中心,2013年计划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和领域招收20—30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华大基因成立以来,通过科研项目实践,与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共210余名。
目前,华大基因约有4000名员工分布在世界各地,平均年龄不到26岁。员工里已经有很多“牛人”涌现,如23岁加入华大、现已在《自然》系列和《科学》杂志上发表45篇学术论文的CEO王俊。
杨碧澄强调,华大基因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采取大规模、大平台、大数据、大科学的方式,目标明确地指向技术转化,期望能增加粮食产量、降低出生缺陷,为人类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br/><strong>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马芳<br/><strong></strong><br/>
</strong><br/>
2007年南下深圳的华大基因,改变了人们对科研机构的传统看法。这家科研机构在高产重量级论文的同时,也在国内外提供科技服务、健康检测服务,其中健康检测服务收入今年起每月都有约10%的增长。
<!--more-->
今年9月,华大基因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将向美国从事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上市公司Complete发出现金收购要约,收购该公司所有股权,交易总值约为1.17亿美元。这次收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华大基因作为“企业”身份的关注。在英国《自然》杂志今年5月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华大基因成为中国十大科研机构中唯一入选的深圳机构,也是唯一一家民营机构。
记者从华大基因获悉,截至今年10月12日,华大基因今年共在英国《自然》杂志及子刊发表论文18篇、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3篇、Cell系列发表论文4篇,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以上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9篇。
与此同时,华大人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去年5月,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透露,2010年华大收入达到10亿元。“我们其实是一个综合性机构,华大基因研究院本身是研究机构,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华大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企业,可以提供科研类、临床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华大基因新闻发言人杨碧澄博士近日表示,华大基因内部体现了产学研的一体化,科研为应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今年5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华大教育中心,2013年计划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和领域招收20—30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华大基因成立以来,通过科研项目实践,与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共210余名。
目前,华大基因约有4000名员工分布在世界各地,平均年龄不到26岁。员工里已经有很多“牛人”涌现,如23岁加入华大、现已在《自然》系列和《科学》杂志上发表45篇学术论文的CEO王俊。
杨碧澄强调,华大基因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采取大规模、大平台、大数据、大科学的方式,目标明确地指向技术转化,期望能增加粮食产量、降低出生缺陷,为人类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br/><strong>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马芳<br/><strong></strong><br/>
</strong><br/>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