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愿与新加坡合作 ——王俊博士魅力没法挡
导读 | 2011-10-08
在昨天华商大会青年企业家论坛上,深圳华大基因总裁王俊博士,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台上台下的交流非常活跃,论坛结束后,王俊当即被热情的听众“围堵”。
这位青年才俊的魅力,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演讲的几个企业家当中,是年龄最轻的,另一方面,或许因为他拥有一把解读人类长寿、生老病死的密码的钥匙——基因技术。
匆忙之间,王俊接受本报专访,... |
2011-10-08
在昨天华商大会青年企业家论坛上,深圳华大基因总裁王俊博士,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台上台下的交流非常活跃,论坛结束后,王俊当即被热情的听众“围堵”。
这位青年才俊的魅力,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演讲的几个企业家当中,是年龄最轻的,另一方面,或许因为他拥有一把解读人类长寿、生老病死的密码的钥匙——基因技术。
匆忙之间,王俊接受本报专访,虽然时间很短,但王俊没有吝啬,他透露了更多的、在台上很少谈及的一些重要信息。
王俊说,“我们非常愿意与新加坡合作,其实,华大基因早已与新加坡的基因研究机构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希望更广泛地与新加坡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看看有没有可能,使新加坡成为华大基因在东南亚的一个重镇。”
另外,在论坛上,王俊强调华大基因不以赚钱为目标,在台下受访时,他露了更深一层的想法。
他说:“华大基因已经是一个大型的科学研究机构,将来在这个机构下面会衍生出很多上市公司,比如华大基因对基因和糖尿病关系了解更清楚的时候,这项研究就可以包装上市,实现产业化的经营,并回过头来辅助我们的科学研究。”
而华大基因的本部,则应以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为己任,也要衍生出很多公司来作为公众服务的事情。
实际上,王俊投身的事业,从一开始就不以盈利为目的。
20多年前,王俊就读于北京大学,因认定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而选择了生物课程,在北大经历过非常失望、“枯燥”的几年后,又先后转向了数学和电脑,据他说是因为交女朋友比较花钱,所以一下子学了三个专业。
直到出现了基因这个行业,王俊一群人将全部积蓄拿出来,投入了这个“人类可能认识自身的重要计划”,并且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也就是华大基因。
今天,王俊认识到,基因是生物产业的核心内容,因为只要是活的东西就离不开基因,而且人的生老病死与基因有关。
与此同时,华大基因也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基因检测和解读的能力。
不久前,欧洲爆发大肠杆菌,华大基因与德国科学家一起,对大肠杆菌的12个毒力基因/适应基因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并因此“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而在泰国发生海啸后,尸体的基因鉴定,85%是华大基因来处理,这些活动,被王俊称之为“公益活动”。
时光退回到2003年,在中国发生沙斯(SARS)的时候,华大基因在第一时间对病毒基因进行解读,当时市场黑市检测价格不菲,王俊说,如果当时华大基因实现了产业化,企业收入如按黑市价就可达30亿人民币(6亿新元),然而事实上,华大基因当时有半年的时间发不出工资。
即使是华大基因在去年已经有了12亿人民币的收入,也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经营,但是王俊仍然认为:华大基因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手上的基因技术,为普通民众服务。
在用人上,王俊也有独特的想法,据说,华大基因在中国几千员工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岁出头,而且甚少“海归”,对此,王俊解释说,有更多的“海归”正在回来,但前提是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起做些事情,并不是要跟着别人去学,而是有机会一起去创造。
《联合早报》
在昨天华商大会青年企业家论坛上,深圳华大基因总裁王俊博士,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台上台下的交流非常活跃,论坛结束后,王俊当即被热情的听众“围堵”。
这位青年才俊的魅力,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演讲的几个企业家当中,是年龄最轻的,另一方面,或许因为他拥有一把解读人类长寿、生老病死的密码的钥匙——基因技术。
匆忙之间,王俊接受本报专访,虽然时间很短,但王俊没有吝啬,他透露了更多的、在台上很少谈及的一些重要信息。
王俊说,“我们非常愿意与新加坡合作,其实,华大基因早已与新加坡的基因研究机构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希望更广泛地与新加坡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看看有没有可能,使新加坡成为华大基因在东南亚的一个重镇。”
另外,在论坛上,王俊强调华大基因不以赚钱为目标,在台下受访时,他露了更深一层的想法。
他说:“华大基因已经是一个大型的科学研究机构,将来在这个机构下面会衍生出很多上市公司,比如华大基因对基因和糖尿病关系了解更清楚的时候,这项研究就可以包装上市,实现产业化的经营,并回过头来辅助我们的科学研究。”
而华大基因的本部,则应以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为己任,也要衍生出很多公司来作为公众服务的事情。
实际上,王俊投身的事业,从一开始就不以盈利为目的。
20多年前,王俊就读于北京大学,因认定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而选择了生物课程,在北大经历过非常失望、“枯燥”的几年后,又先后转向了数学和电脑,据他说是因为交女朋友比较花钱,所以一下子学了三个专业。
直到出现了基因这个行业,王俊一群人将全部积蓄拿出来,投入了这个“人类可能认识自身的重要计划”,并且成立了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也就是华大基因。
今天,王俊认识到,基因是生物产业的核心内容,因为只要是活的东西就离不开基因,而且人的生老病死与基因有关。
与此同时,华大基因也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基因检测和解读的能力。
不久前,欧洲爆发大肠杆菌,华大基因与德国科学家一起,对大肠杆菌的12个毒力基因/适应基因进行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结论,并因此“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而在泰国发生海啸后,尸体的基因鉴定,85%是华大基因来处理,这些活动,被王俊称之为“公益活动”。
时光退回到2003年,在中国发生沙斯(SARS)的时候,华大基因在第一时间对病毒基因进行解读,当时市场黑市检测价格不菲,王俊说,如果当时华大基因实现了产业化,企业收入如按黑市价就可达30亿人民币(6亿新元),然而事实上,华大基因当时有半年的时间发不出工资。
即使是华大基因在去年已经有了12亿人民币的收入,也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经营,但是王俊仍然认为:华大基因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手上的基因技术,为普通民众服务。
在用人上,王俊也有独特的想法,据说,华大基因在中国几千员工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岁出头,而且甚少“海归”,对此,王俊解释说,有更多的“海归”正在回来,但前提是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一起做些事情,并不是要跟着别人去学,而是有机会一起去创造。
《联合早报》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