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显山露水 海归创业正当时
导读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起步晚,但是潜力无限。如今,在这个越来越重要的行业里活跃着一批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的高层次人才。在苏州,他们正成为生物医药行业里一支重要力量。
苏州已形成了类似于biobay的生物纳米园、小核酸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特色集聚区。
“莱克施德是LAKESTAR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太湖之星’,这是未来我们的发展目标。”俞菊荣说...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起步晚,但是潜力无限。如今,在这个越来越重要的行业里活跃着一批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的高层次人才。在苏州,他们正成为生物医药行业里一支重要力量。
苏州已形成了类似于biobay的生物纳米园、小核酸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特色集聚区。
“莱克施德是LAKESTAR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太湖之星’,这是未来我们的发展目标。”俞菊荣说,自己在苏州吴江创业三年多了,目标正在实现中。
俞菊荣是一名海归博士,也是苏州莱克施德药业有限公司的当家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博士毕业生,又在美国有着十几年求学和研发的经历。俞菊荣在新药研发、化学工艺和产业化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在生物医药行业身怀绝技的俞菊荣,也看到了国内医药产业化的问题所在。
按照俞菊荣的话来说,医药产业化就是将研发成果实现批量生产,而研发跟批量化生产中间的转化环节,却是目前国内众多企业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对于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俞菊荣来说,他想改变生物医药行业的这个现状。
2007年,俞菊荣选择了回国发展,在南京一家药业公司做技术总经理。“回国后,我一直筹备着创立一家自己的药业公司。”从做医药研究到做实业,俞菊荣博士一直辗转南京等多个城市进行考察,最终选择了落户在吴江。
2009月9月,俞菊荣注册了苏州莱克施德药业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时间发展,莱克施德药业已和国内外多家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完成十几个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部分已投产。
俞菊荣说,公司落户吴江后,政府对于人才的住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落实得十分到位,为来这里工作的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吴江的生物医药行业起步比较晚,但是整体的经济环境和人才环境非常好,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未来企业一定会有好的发展,选择在吴江创业是正确的。”
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2009年7月,刘现军到苏州参加国际精英周活动时,随团来到吴江参观考察。正是“与吴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他萌发了创业的激情。
今年刚过不惑之年的刘现军在美国读完生物化学博士后,在美国Shair制药公司和美国陆军医院药物研究所从事了六年多的新药开发工作。
“我为什么要回国?”刘现军多次这样问自己。“在美国,每个人就是一个螺丝钉。在国内,在吴江,可以借政府之势,借本土企业之势,我可以放大效益,可以带着团队去做,可以做除了专业之外更宽广的一些东西。”
2011年1月,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刘现军辞去了美国稳定而令人称羡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创业之中。同年7月份,刘现军的楚凯公司在吴江科技创业园内正式“孵化”了。201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预计达1000万元。
“梦想到现实不再遥远” 这是俞菊荣和刘现军共同的感言。
而他们的梦想也正在叠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高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苏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已达500多家,生物医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多人,已形成了生物纳米园、小核酸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特色集聚区。今天的苏州,已成为江苏乃至中国的医药大市。
关注转化医学网
【转化医学网 新浪微博:@转化医学网】
【转化医学网 公众微信账号:zhuanhuayixue】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生物探索
苏州已形成了类似于biobay的生物纳米园、小核酸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特色集聚区。
“莱克施德是LAKESTAR音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太湖之星’,这是未来我们的发展目标。”俞菊荣说,自己在苏州吴江创业三年多了,目标正在实现中。
俞菊荣是一名海归博士,也是苏州莱克施德药业有限公司的当家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博士毕业生,又在美国有着十几年求学和研发的经历。俞菊荣在新药研发、化学工艺和产业化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在生物医药行业身怀绝技的俞菊荣,也看到了国内医药产业化的问题所在。
按照俞菊荣的话来说,医药产业化就是将研发成果实现批量生产,而研发跟批量化生产中间的转化环节,却是目前国内众多企业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对于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俞菊荣来说,他想改变生物医药行业的这个现状。
2007年,俞菊荣选择了回国发展,在南京一家药业公司做技术总经理。“回国后,我一直筹备着创立一家自己的药业公司。”从做医药研究到做实业,俞菊荣博士一直辗转南京等多个城市进行考察,最终选择了落户在吴江。
2009月9月,俞菊荣注册了苏州莱克施德药业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时间发展,莱克施德药业已和国内外多家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完成十几个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部分已投产。
俞菊荣说,公司落户吴江后,政府对于人才的住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落实得十分到位,为来这里工作的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吴江的生物医药行业起步比较晚,但是整体的经济环境和人才环境非常好,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未来企业一定会有好的发展,选择在吴江创业是正确的。”
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2009年7月,刘现军到苏州参加国际精英周活动时,随团来到吴江参观考察。正是“与吴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他萌发了创业的激情。
今年刚过不惑之年的刘现军在美国读完生物化学博士后,在美国Shair制药公司和美国陆军医院药物研究所从事了六年多的新药开发工作。
“我为什么要回国?”刘现军多次这样问自己。“在美国,每个人就是一个螺丝钉。在国内,在吴江,可以借政府之势,借本土企业之势,我可以放大效益,可以带着团队去做,可以做除了专业之外更宽广的一些东西。”
2011年1月,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刘现军辞去了美国稳定而令人称羡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创业之中。同年7月份,刘现军的楚凯公司在吴江科技创业园内正式“孵化”了。201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预计达1000万元。
“梦想到现实不再遥远” 这是俞菊荣和刘现军共同的感言。
而他们的梦想也正在叠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高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苏州的生物医药企业已达500多家,生物医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多人,已形成了生物纳米园、小核酸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特色集聚区。今天的苏州,已成为江苏乃至中国的医药大市。
关注转化医学网
【转化医学网 新浪微博:@转化医学网】
【转化医学网 公众微信账号:zhuanhuayixue】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描微信二维码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生物探索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