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颖理:好医生必须懂科研
导读 | 陆颖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在不少临床医生为发表论文而开展科研倍感压力时,陆颖理却坚信“一位好的医生必须要懂科研”,而她的科研理念也是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坚定的。 |
陆颖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华糖尿病学会委员,上海市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糖尿病康复协会常委,上海市内分泌分会委员,上海市大内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审委员兼秘书,上海内分泌疑难病例学组成员,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杂志审稿人。发表文章100余篇,SCI收录文章50余篇,率先在我国用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揭示肥胖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病理机制。承担科技部973子课题,与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一起探讨营养与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同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课题,已培养4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升趋势,其中以中国和印度尤为明显,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39亿人。在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今天,探寻糖尿病发病机理和潜在病因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陆颖理便是诸多临床研究者中的一位,她近几年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围绕环境损伤与代谢病发病的相关性展开。
在不少临床医生为发表论文而开展科研倍感压力时,陆颖理却坚信“一位好的医生必须要懂科研”,而她的科研理念也是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坚定的。
打开科研思路
从小就喜欢“医生”这个名词的陆颖理一直觉得,可以为患者治疗疾病的这个职业非常崇高。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志愿是医学,第二志愿是医学,第三志愿还是医学,区别只在于不同的医学院。“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浙江医科大学录取,专业是临床医学。陆颖理在回顾当年的选择时笑称:“尽管当时我对医学的追求很执着,但那时候只知道‘医生’两个字,并不明白医生的内涵是什么,不知道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更不知道医生还需要做科研。”
大学本科毕业以后,陆颖理先后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和浙江邵逸夫医院工作过,和一般女性一样经历了结婚、生子的人生轨迹;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陆颖理感觉到本科的知识对医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决定重新充电学习,1997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并相继攻读了硕士、攻读了博士学位。
重回校园学习,让陆颖理收获颇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不仅进一步扎实了医学的基本知识,还点亮了她的科研思路。“从硕士期间开始萌发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其后,陆颖理作为浙江大学和日本山形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到日本留学,就在博士研究学习期间,她明显感觉到国内临床医学的落后与不足,包括医疗体制的问题、科研平台的建设、医生对患者的关怀不够等方面。
而毕业回国到浙江邵逸夫医院工作的13年里,让她受益匪浅。由于该院由中国香港特区的知名人士、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款、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协助建造,多任院长都是美国人,查房、写病历都用英文,这让陆颖理接受了更多西方医学的理念,尤其是以患者为本的理念,同时也让她跟上了国际医学前沿进展。
引入先进技术
2006年,陆颖理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3年后到美国MayoClinic(梅奥诊所)做访问学者,师从Robert A. Rizza 教授。
自上世纪70年代起,Robert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就广泛使用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稀释示踪技术,间接量热法,器官插管(肝脏、腿、前臂)以及数学模型等有效精确的方法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陆颖理回国后,引入了国内首个内分泌代谢示踪剂技术平台,建立内分泌代谢研究所。
多年来,陆颖理积极与医学同行学习交流,在科室内开展先进的诊疗技术、建立规范的诊疗流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也从18张床位的小科室逐渐发展起来,开展十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承接973课题,每年的门诊量达到10万人次,出院人次2000以上,在上海市排名前列。
“我们科室也算从一个弱小的学科发展到一定的临床规模,但还需要进一步在临床、科研、教学水平上下功夫,提升科室的整体水平。”陆颖理谦逊地对记者表示。
对话
以科学扫除医学盲区
医药经济报:一直以来,您都兼顾临床与科研工作,在您看来,科研对临床医生的意义在哪里?
陆颖理:其实一开始我从医的时候也不知道医生还要做研究,只知道医生就是看病。然而,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作为医生更高的境界则是需要知道这些治疗药物为何有效,药物机理是什么,懂得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其发展规律又是怎样的,并学会探知医学海洋里未知的世界。
我们知道,医学生最初的医学知识来自书本,而书本的知识是哪里来的?这是很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先行者将他们的临床经验、研究成果编著成册以指导年轻医生,于是我们知道了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如何诊断、如何治疗,但对于人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还存在不少盲区,需要进一步研究,科研最后也将反馈临床,为临床工作服务。因此,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就必须懂得科研。在很多人看来,科研似乎是医生附加的工作,但是,一位真正有经验的“大医”、“名家”,他一定是懂得科研的。
医生就像一个理发师,头发剪剪短大家都会,但理发也很有研究,什么样的发型怎样理起来更漂亮,更适合某一个人,这就需要钻研。打个比方,一般的糖尿病大家都能治,但对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有科研思维的医生往往思路更开阔,更能制定出更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医药经济报:在您20余年的从医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研究成果?
陆颖理:我在美国学习后,在国内引入了同位素示踪动态学研究手段,就是在非侵入方式下对糖类代谢在体内的转换进行精确定量,从而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通过精准的定量,相继证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肝脏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脏葡萄糖合成过多的血糖(又称“肝糖异生”)有关;不管是在轻度糖尿病人群还是重度糖尿病人群中,肝糖异生作用都是增强的;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的分泌延迟会导致更高的葡萄糖峰值,而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会导致高血糖状态的延续,这种状况在因肝脏胰岛素抵抗伴发葡萄糖清除降低的情况下尤为严重。
由此可见,在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发生中,肝脏起着关键的作用。肝糖原分解的增加、肝糖异生的增强等上述因素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联合,再加上周围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对葡萄糖摄取能力的降低,共同构成2型糖尿病高血糖发生的机制,而中国人的肝糖异生增强尤为明显。因此,未来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不能不问其发病机制而“一视同仁”,而应该在明确上述哪方面原因引起发病的基础上“量体裁衣”,进行个体化治疗,这样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才会更有效,同时风险更低。
医药经济报:请介绍一下,您最近开展了什么研究课题,目前进展如何?
陆颖理: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而长三角及长江流域经济比较发达,于是,我们就开展了针对这一区域环境损伤与代谢病发病相关性研究,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科研小组一起前往浙江、江西等长江流域地区,采集土壤、水源标本以及地区内居民摄入的米、盐、水等样本,同时展开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筛查,分析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病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紧密程度,尝试发现哪些物质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有确凿影响。由于研究尚处于收集原始数据阶段,研究结果尚不明确。
医药经济报: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疾病,移动医疗是这几年国内外的热门话题,国外有不少医生通过智能手机的APP来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您是否有类似的尝试?
陆颖理:我们参照英国糖尿病宣教的模式,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短信平台来作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微信和短信平台向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化血红蛋白6.0~6.4)发布防治常识,包括饮食禁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身体锻炼提示等,一周3~5次,接收者也可以及时回复短信进行互动。手机信息干预也是我的一项跟踪随访项目,初定2年后回收人群反馈,以是否确诊糖尿病为评估宣教质量的标准。
从生活上干预糖尿病是肯定要做的工作,如果涉及诊疗过程就必须面对面进行,因为通过互联网行医不合法,但仅限生活上的干预则问题不大。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