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医学新青年”——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4-10-25 健康报 赞(5)
分享: 
导读
本篇是北京协和医院一名医生的投稿。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协和人所特有的才情和风流:家国梦交织着小清新,未来希望渗透着历史感悟,有放眼世界的胸怀也有偏居一隅的自恋。在这座号称帝都的城市里,本文作者和他的那些心怀慈悲,同心同德,共赴远大前程的医学新青年们,走到一起,共同关注青年医生成长,致力于打造一座有温度的人文医学之城,反映当代青年医生思潮,引领对未来医疗的思考和探索。这样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真实温度的团体,犹如一首歌里唱的,他们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医学新青年的诞生,为你们喝彩。
  编者按:本篇是北京协和医院一名医生的投稿。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协和人所特有的才情和风流:家国梦交织着小清新,未来希望渗透着历史感悟,有放眼世界的胸怀也有偏居一隅的自恋。在这座号称帝都的城市里,本文作者和他的那些心怀慈悲,同心同德,共赴远大前程的医学新青年们,走到一起,共同关注青年医生成长,致力于打造一座有温度的人文医学之城,反映当代青年医生思潮,引领对未来医疗的思考和探索。这样一个有着远大理想和真实温度的团体,犹如一首歌里唱的,他们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医学新青年的诞生,为你们喝彩。

  高中时代的我喜欢看一些读不懂的书,比如王小波,他在《我的精神家园》自序里写道:“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我们这代人还算比较幸运,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将来要走的路,当然这里有一部分人是“被选择的”。


  八年的学医生涯经常同八年抗战联系起来,这样似乎显得过于悲壮,这群选择要成为医生的或者是“被选择的”的青年们,或是怀着悬壶济世的心,或是肩负拯救人类的特殊使命,为了理想聚在一起。其实,也可以赋予这个过程以优雅和“精雕细琢的浪漫”,世界上第一所综合大学创建时,可授予博士学位的专业有三个,医学是其中之一。爱琴海的科斯岛上有一颗巨大的法国梧桐树,它有幸成为游人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景仰的“活着的历史文物”。传说在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立志从医的年轻人都要在梧桐树下宣誓,那段誓词就是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踏入医学院的大门后,我渴望着那种“悬壶济世”的理性主义能够照进现实。依稀记得回到清华参加百年校庆那天,故地重游,昔日同窗情谊点缀满园春色。历史是用来重读的,尤其在百年校庆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思考。哈佛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这就是哈佛的精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佛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早稻田大学则是“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而现在只剩下前面8个字。大学要有独特的灵魂,也就是说,大学不仅要有灵魂,而且要独特。

  离开清华,回到独居闹市的协和医院,寻找一刻内心的宁静,一份心灵的归属感。工作以后,我有幸参与了协和90年院庆院史的翻译工作,书名为《CHINA MEDICAL BOARD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由MARYE.FERGUSON在1914年至1951年间撰写而成,翻开书本的第一页赫然呈现着1931年由胡适(协和医学院的首批中方董事之一)亲笔题写的“协医校刊”四个大字。协和医院的落成典礼是在时局动荡、战乱不断的岁月中迎来的。正式的开学典礼于1921年9月举行,一位心情激动的参加者这样描述道:

  “初秋的北京分外美丽。胡同里不像平时那样尘土飞扬令人窒息……透过清洁的空气,远处的西山呈现出绿色和紫色;点缀着玲珑小亭的景山在眼前突兀而起,还有皇城那巨大的城门和金色屋顶的紫禁城,绿色大屋顶的豫王府与之相比并不逊色,那是我们的新医学院和医院。”

  在外科工作的第三年里,我收获了一个刚满月的神奇宝宝。他的到来,让我认真开始思考关于当爹这件事,我想起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年)一文中说过的一段话——至今读起来,不仅没有过时感,反而更觉得耐人回味:觉醒的父母,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心中孕育了“医学新青年”的萌芽。多么希望有一棵常青的医学梧桐树,把我们的梦想结成果实,栽下梧桐树,自由凤凰来。


  初为医生,每个新人都经历过刻骨铭心的不眠之夜,感受过万念俱灰的寂寞无助;行医路上,这群身披白衣战袍的年轻人找不回“无处安放的青春”,多了几分难以派遣的寂寞与惆怅。在寻找梦想的道路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不是荆棘密布,也不是雾霾重重。但丁大德在《神曲》中告诉我们“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初为医生的青年们为了避免成为这样的“冻人”,他们互相依偎,彼此取暖,相濡以沫,伸出援手。这是一座制度森严的医学之城,易守难攻,机关重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成长的道路必然伴随着无穷无尽的困惑,放弃容易坚持难,那些选择坚守和奋斗的青年啊,团结起来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新青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杂志,是旧中国时代最早的一份思想启蒙刊物,凝聚了当时中国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如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等,堪称是一代大师的群英会。时至今日,当今的许多青年依然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百年以后,这座城里的雾霾越来越重了,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没有灯火指引的青年们,经常迷失方向,跌跌撞撞。拯救人们的身体,先要拯救其灵魂,那些肩负重任的青年们,他们的心灵也亟需新鲜氧气。

  在这座城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共同的名字是“医学新青年”。他们倡导绿色环保的健康理念,勇于向雾霾之城宣战,这是一场关于青春,关于梦想的持久保卫战。我心目中的医学新青年是这样的:在这里,有一群心怀慈悲,同心同德,共赴远大前程的医学青年们,关注青年医生成长,为有志医学青年提供扶持项目,致力于打造一座有温度的人文医学之城,反映当代青年医生思潮,引领对未来医疗的思考和探索,在百年协和精神的土壤上,播撒医学创新的种子,让医学青年通过坚守和奋斗,践行医学誓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医学新青年”论坛初期将开通四个原创栏目,分别是《时代新青年》,《大咖忆往昔》,《医学微镜头》和《梧桐树下沙龙》。

  我时常幻想这样一个画面:仰望星空,带着对生命无限的敬畏,一群有志青年站在梧桐树下宣誓。篝火点亮,火光照亮每个青年的脸庞,他们并肩围坐在篝火旁,吉他前奏弹起,青年们唱着逃跑计划乐队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请照亮我前行。”

  如果你问我,我们是谁?我们会这样告诉你:“你只看到我每天善意的微笑,却没看见我低头流下的汗水;你有你的犹豫,我有我的诚意;你否定我的理想主义,我决定我未来的方向;你可以轻视我们的现在,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未来。探索未知的医学之路,是注定孤独的行者,路上少不了荆棘与暴风雨,但,那又怎样?哪怕未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也要勇往直前。我们是医学新青年,我们为自己代言。”

  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做医生?六六在《心术》中把医生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这只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一个技工,和修鞋匠、卖馒头发糕的师傅没任何区别。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这第三重,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我们不做普通青年,不做文艺青年,我们要做“医学新青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有了这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正如波兰人道主义哲学家沙夫所述:“我们无法定义普遍的幸福,我们只能界定普遍的痛苦。”那么只有解除人民身体、心灵上的痛苦,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每一个人、每一个集体都为自己的梦去追求、去奋斗,整个民族才能够振兴发展,有了这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整个国家的富强离我们还会远么?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民族复兴这样伟大梦想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国梦的制造者和实践者前仆后继,终于将梁启超当年的梦想变为了现实。那正是青年智则协和智,青年强则协和强,青年进步则协和进步,青年自由和协和自由,美哉!我青年协和与天不老!状哉!我协和青年与国无疆!


  结束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医学新青年,是青年医师的“中国梦”。

  作者介绍:邴钟兴,目前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现任协和医院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医学新青年》论坛创始人。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