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生的一天
导读 | 医生为拯救生命争分夺秒,自己的健康也同样面临危机。在记者早上七点半见到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涛时,印象中他一直保持着站立的姿势,由于连续在手术中长时间的站立,静脉曲张成为外科医生的常见职业病。除了第一台手术结束后15分钟内,张主任简单吃完盒饭喝了几口水外,一整天的手术就没再喝一口水,喝水这样简单的事情对于医生来说应该也算是件奢侈的。 |
医生为拯救生命争分夺秒,自己的健康也同样面临危机。在记者早上七点半见到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张忠涛时,印象中他一直保持着站立的姿势,由于连续在手术中长时间的站立,静脉曲张成为外科医生的常见职业病。除了第一台手术结束后15分钟内,张主任简单吃完盒饭喝了几口水外,一整天的手术就没再喝一口水,喝水这样简单的事情对于医生来说应该也算是件奢侈的。
据了解,张忠涛主任每周要安排四天的手术,剩下一天还要出门诊接收新病患,其实患者要给医生充分的理解。如果患者在门诊感到医生的语气态度有些急躁,不够好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医生的个人素养有问题,还要考虑他们受环境因素困扰、超负荷工作造成的体质下降等因素。
记者上午7点半到达友谊医院时,普外科主任张忠涛早已到达工作岗位,进行完病房的例行查房。上班时间还未到,张主任已经开始工作了,图为张忠涛主任(左一)与年轻医生一起分析CT片子。
在8点钟全病房交班之前,普外科的医生们已经挤在病房办公室内,各自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翻看病例,交流病患情况。
张主任简要浏览昨日全病房患者的电子病历。
早8点交班准时开始,值班护士开始汇报所有病人情况。
今天的第一台手术是为一位体重268斤的患者做减重手术,张忠涛主任将切除其90%的胃,由于患者同时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以手术前的麻醉及插管很小心,术后当晚也将在ICU严密监护中度过。
从兜里掏出弹力袜时,张忠涛主任打趣道,“职业病,没办法”,说着将弹力袜穿好,迅速去洗手台刷手。一开始记者还没感到弹力袜对于外科大夫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将近7个小时的连台手术中,终于了解到由于手术中的长期站立以及门诊时的长时间静坐,很多医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静脉曲张,特别是外科大夫,长时间的手术,除了体力好外还有坚强的耐力支撑下去。
上午9点,器械护士正在(右一)按规定铺好无菌台,并将手术器械分类排放。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器械、纱条、纱垫、针、线等,以防遗留伤口内。在手术中器械护士还要询问主台医生是否需要特殊用物,并及时告知巡回护士及时准备。
术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是消毒范围一点也不小。医生要在切口直径15厘米范围内进行消毒,而且必须是“一碘两脱”,因为碘酒有很好的消毒作用,但是碘酒会对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所以还得用两遍酒精进行脱碘和消毒。
术前进行的准备工作非常复杂,手术消毒巾,就要用三四层,以免感染。
一台手术需要将近4位主台医生,包括主刀医生,和三名助手,还要两名麻醉师全程关注,以及一名器械护士和巡台护士,多人齐力来完成。
准备就绪后,张忠涛主任(右一)开始给患者打孔,进行气腹环节。气腹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手术前必须先建立人工气腹,使腹壁与脏器分开,造成充分的腹腔内空间以方便手术。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张忠涛主任(右)正在观察显示屏上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腹腔镜手术。
张忠涛主任(右)正在观察显示屏上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腹腔镜手术。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患者的胃部切除手术完成了,张忠涛主任正在将切下的大部分胃取出来。
由于患者有268斤的体重,加上刚刚手术完,气管插管还未拔除,手术室里的8位护士医生联手将他抬上推车,送进ICU。
简单吃完盒饭,休息十几分钟后,张忠涛主任再一次回到手术室。第二位患者也是减重手术,在麻醉前,张主任笑着问患者,“姑娘,你紧张吗?”看着患者摇摇头,他继续说,“不怕,麻醉完后,睡一觉,醒来就好了。”
由于手术出现了一些小状况,第二位患者过于肥胖,不能在正常位置进行气腹,在选择的穿刺位置多次尝试不能成功。不得已,张忠涛主任决定稍微扩大穿刺孔,半直视下进行穿刺,终于取得了成功。这一过程使原定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原定1点结束的手术还在进行着,并延迟了两个多小时。虽然人在手术室,可是张主任还是很关心已经挂号的病人,立即让助手联系了科室的李建设主任,代替他出门诊。
从手术室出来后,还没来得及洗漱,张主任就匆匆赶到门诊室,当时门诊里只有一位患者了。
送走最后一位病人离开诊室,张忠涛主任开始与李建设主任沟通下午门诊病患的基本情况,并做出一系列后续安排。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