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基因测序万亿蓝海:国产测序仪能替代进口吗?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4-10-31 华声在线 赞(2)
分享: 
导读
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最上游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和生产是产业的命门,长期以来,基因测序仪的生产一直被国外所垄断,而从今年开始,中国制造的基因测序仪将逐步替代进口,打破国外的垄断。中科院基因所任鲁风博士在投资交流会上透露,国产替代进口完全没有问题。

基因测序是一个革命性技术,所带来的应用领域非常宽广,是一片未开发的蓝海领域。近几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基因测序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最上游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和生产是产业的命门,长期以来,基因测序仪的生产一直被国外所垄断,而从今年开始,中国制造的基因测序仪将逐步替代进口,打破国外的垄断。中科院基因所任鲁风博士在投资交流会上透露,国产替代进口完全没有问题。其团队中科紫鑫(中科院与上市公司紫鑫药业合资公司) 研发成功的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将在国产化基因测序领域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订单饱满,已经锁定的订单已近300台。

基因测序产业2011年底前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2011年底无创产前检测作为第一个医疗应用开始推广,2013年市场约 10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价格推算,这一应用市场潜力约150 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更多的应用领域待推广,国内的市场潜力同样非常大。目前,我国基因测序市场中,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能达到700亿元人民币。

根据研究机构BCC今年2月的测算,全球基因测序产品2018年预计达到117亿美元,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速高达21.2%,远超过体外诊断市场5.1%的增速,由此可见基因测序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极大。

如果测序成本下降到人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以指导日常保健和临床用药的水平,则这个市场必定在万亿规模以上。

据了解,人类基因图谱早在2003年已经完成,但由于成本较高等原因,这项技术过去10年并未真正用于医疗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测序成本也经历过两次大幅降低。2011年,该项成本为1亿美元;到2013年,该成本已经降至不到1万美元;而到2014年,Illumina宣布新仪器可将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序成本降到1000美元以下。

有业内人士表述,基因测序和个性化医疗的潜在受益者可能包括基因测序仪器和试剂盒的生产企业、生物医药和诊疗企业,以及医生、病人等终端用户等。临床上,基因测序已经开始应用于癌症、遗传疾病等领域。

国产测序仪 自主创新与贴牌合作

基因测序是中国仅有的少数几个走在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领域之一。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DNA序列测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无疑是国产化最为彻底的研发单位,中科院与上市公司紫鑫药业(002118)合作的中科紫鑫测序仪代表了中国自主创新研发测序仪的最高水平。据业内人士了解,国家相关部门对紫鑫药业将会有重大科技奖励,总额在亿元以上。

达安基因联合生命科技公司,贝瑞和康联合Illumina 基本走的是贴牌路径的国产化。对此任鲁风认为,企业在技术条件上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与国外厂商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国产化医疗器械”的问题,以期能够继续开展临床检测业务。

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并不冲突,这是创新的两种方式,或者说是创新能力的不同体现形式。在目前国内的科技发展水平上,没有引进吸收,自主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有了引进吸收,自然会在或多或少的层面上形成自主创新。

具体到测序技术而言,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所谓创新方式,CG无疑可以归为引进吸收,而对于Ion Proton和NextSeqCN500而言,不叫创新,叫贴牌。老外不会傻到把核心技术都拱手相送。创新的判别标准是,在现有的技术、产品上,形成了对技术应用、性能指标等关键因素具有明确先进性的改造、升级或优化。

任鲁风认为,对于测序仪器主要还是看两个指标,一个是读长,一个是成本。比如说罗氏454读长长了用一次,成本其实就低了。短读长拼接错误率比长读长几率高很多。

中科紫鑫的基因测序仪优势是读长为1000碱基,读长较长;通量在3-400MB,应用方便灵活;能够大幅降低现有核酸系列分析的硬件和消耗成本;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配备相应的整体配套方案,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需要。

对于中科紫鑫生产的基因测序仪未来市场定位,任鲁风表示,未来该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将出口到国外市场,而用户不仅包括临床单位,还包括科研单位等。

任鲁风介绍说,中科紫鑫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仪,与国外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相比,成功解决“读长较短”的关键技术难题,达到并部分超越国际主流设备技术指标,其成本是进口设备的1/3到1/5,耗材成本约为进口设备的1/5-1/10左右。

国产新一代测序仪赶超罗氏454

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在京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要大力倡导卫生计生机构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任鲁风表示,中科紫鑫将会与罗氏454形成一定的合作,具体的合作计划仍在商谈中。罗氏454由于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计划近期关闭其生产线。而中科紫鑫能够在提高性能的前提下,运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大幅降低其成本,所以,中科紫鑫可能全面接收罗氏454测序仪在仪器、零部件、试剂和耗材的服务和支持方面的业务。

这意味着罗氏454对中科紫鑫技术上的完全认可,中科紫鑫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超过罗氏454,这与大部分人的传统看法迥异。

随后,紫鑫药业(002118)表示上市公司层面并没有与罗氏454洽谈接管,但是公司并没有否认其全资控股公司中科紫鑫正在与罗氏454进行合作洽商,这与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内容并不矛盾。

既然技术和成本已经解决,中科紫鑫的测序仪又是在罗氏454的优化升级版,后来居上,那么国产接管改良罗氏454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合理可行的。

中科紫鑫国产新一代测序仪将占80%国产化市场

中科院任鲁风博士在投资交流会上讲,其团队研发成功的中科紫鑫国产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将在中国基因测序领域占据80%以上的国产化市场份额。

这是一个几乎不需要营销策略的巨大蓝海市场,任鲁风讲,只要你能自主研发成功,订单需求巨大,目前主要是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达产。

据一长期跟踪研究中科紫鑫的资深研究员介绍,目前中科紫鑫明确的意向订单已有近300台,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就计划订购200台以上,而诸如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的订购数量可能更多,总量估计可能已近千台。但是上市公司紫鑫药业目前正在进行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过程中,而且公司刚刚在今年2月份因为信息披露不全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目前信息披露极为保守低调,这从投资者互动平台的回复可见一斑,上市公司对相关项目的利好类信息一概长期置之不理。

目前中科紫鑫测序仪每台预计售价在120万元左右,国外产品是600万元左右。而使用单位今后每年每台的耗材及试剂等费用也是大概在100万以上,国外产品则是1200万元以上。 据此静态估算,中科紫鑫的利润每年至少可以在5-10亿元以上。

而其首批试用的18家单位,堪称是中国各领域最权威的科研临床单位,公司将会逐一与这些单位进行专项的研究合作,由此延伸的各个产业链条极为可观。

除此之外,中科紫鑫在亦庄开设实验室,供18家重点试用单位以外的众多潜在合作伙伴公开实验试用,也已经开始实施。

任鲁风讲,目前中科紫鑫的生产线今年产能已达300台,明年产能将达到1000-2000台,后年有望达到3000-5000台。任鲁风表示在应用市场,预计全球需求量在10万台。

中科紫鑫未来的盈利主要在于后期的耗材试剂收入,以及项目合作研发收入。中科紫鑫的第一阶段是面向科研市场进行投放,各项指标数据良好。

而上市公司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林表示,公司亦有与全国脐带血领域方面合作,建立中国人的基因数据库。

诺禾致源总经理李瑞强表示,我们作为下游企业对基因测序仪及耗材需求量很大,非常高兴国内的企业中科紫鑫能够自主研发成功基因测序仪,这将大大降低我们的测序成本,现在企业受制于ILLUMINA,生命科技等国外大公司。

著名机构布局基因测序

Illumina过去十年,股价上涨200倍,被评为全球最聪明的公司,排名在特斯拉之前。在美国,生物基因板块是过去十年的大牛股集中营,也是众多机构长期布局重仓持有的品种。

今年8月,巴菲特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Lubrizol收购医疗器械公司Vesta。Vesta主营基因检测与医疗器械业务。

紫鑫药业本次定增募集20亿元,其中定增对象之一北京富德昊邦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据媒体报道,该私募机构背后的实际控制人疑为知名私募机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徐翔。而以徐翔的投资收益水平,在锁定期为三年以上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每年一倍的复利预期,三年累计十倍左右的收益,估计不会介入认购定增股份。

而据研究员调研,紫鑫药业大股东表示公司未来每年利润复合增长将不低于50%以上,这表明公司及机构都对国产基因测序市场的充足信心。

基因测序产业大幕刚刚拉开一角,中国基因测序的万亿市场空间,必将孕育一大批生物基因的大牛股,中科院领军的自主创新研发力量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国产替代进口,自主创新值得期待。(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6 条评论
  • 基因梦
  • 游客
  • 你的益达
  • 游客
  • 游客
  • med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