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的在线平台
导读 | 一个微信,一个QQ空间,病人通过医生的“远程会诊”获得一对一的就诊治疗。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科主治医师卢和丽的QQ空间和微信平台里,心理学、精神病学的科普知识帖,日浏览量超过1000人次,在线向她咨询病情的病人日均超过30人。 |
一个微信,一个QQ空间,病人通过医生的“远程会诊”获得一对一的就诊治疗。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科主治医师卢和丽的QQ空间和微信平台里,心理学、精神病学的科普知识帖,日浏览量超过1000人次,在线向她咨询病情的病人日均超过30人。
“心理疾病有它的特殊性,许多病人不了解病情,或者由于对病情存在偏见而不敢就医,有了这些平台,病人能够放下心理负担,获得简单又便捷的诊疗。”卢和丽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开设了平台,并主动向病人提供微信号和QQ号。刚刚摆脱产后忧郁症的银行职员李丽告诉记者:“我患产后忧郁症后,怕遭来异样的眼光,不敢也没有时间经常去医院就诊,通过微信和卢医生沟通,再配合药物,现在已经恢复。”
卢和丽的QQ空间和微信平台的开通,缓解了病人对就医的避讳,也普及了心理疾病知识。今年3月,安义县的许女士因为胸闷、呼吸困难转诊到二附院心血管内科,经过多学科会诊,许女士被认定为“惊恐障碍”。除了定期来医院检查外,卢和丽通过视频聊天、微信语音为她做心理辅导,并利用QQ空间和微信平台为她提供疾病知识,两个月后,许女士基本治愈。她告诉记者:“这个病困扰了我20多年,几乎每个月我都去医院做检查。要是早找到病因,我也不用吃这么多苦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黄筱琴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只有两家综合性医院设有心身医学科室,基层医院对此类疾病知识更是匮乏,即使有患者患了此类疾病,基层医生可能都缺乏判断的能力。”
“叮咚”,一声微信提示音响起,卢和丽拿起手机,开始对病人的咨询进行解答。现在,卢和丽每天利用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QQ和微信平台上回复咨询、网上问诊、写科普知识帖。“虽然许多搜索引擎可以提供相关知识,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作为专业医生能够提供正确的知识和科学的治疗。”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