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3500名医生不做科研被淘汰?!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4-11-21 “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赞(5)
分享: 
导读
  近日据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办领导介绍,三年来全国已有3500多名医生因定期考核不合格而被淘汰,而被淘汰的医生一个共性问题是平时只顾临床看病而不注重知识学习,尤其不注意或不善于对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并进行医学研究。

  近日据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办领导介绍,三年来全国已有3500多名医生因定期考核不合格而被淘汰,而被淘汰的医生一个共性问题是平时只顾临床看病而不注重知识学习,尤其不注意或不善于对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并进行医学研究。

  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超过千名医生因为医师定期考核未通过而被淘汰,主要是科研不过关。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因此,医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否所有的临床医师都应该做科研?国际医学界的常识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以美国为例,即使是在教学医院,只要你不想当教授,只想给患者看病,就可以不搞科研、写论文、带学生。

  而在我们的医务界,论文给医务工作者带来的痛苦和弊端已经显而易见,弊大于利已经是业内共识,安徽省卫计委更是率先取消了基层医生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进而以临床能力来评价,河南省卫计委也坦诚将尽快跟进。

  也就是说,以科研论文评价一个临床医生水平的方式正在被抛弃,显而易见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临床医生都要成为医学家,判断一个医生是否合格更不能以科研论文标准。

  中国现在医疗界最缺的是科研人才吗?非也,而是缺大量会看病的医生,我们大量的医学博士不会看病,基层医院缺少大量临床技能过关的医生。

  该改变我们落后的医生评价考核方式、创造一个“以临床论英雄”的环境了!

  相关新闻:3年来全国3500多名医生因定期考核不合格而被淘汰

  新华社消息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办公室主任郝德明近日指出,3年来全国已有3500多名医生因定期考核不合格而被淘汰。调查分析发现,这些医生不注重知识更新和医学研究,考核不满30分者从医至今从未参与过任何医疗科研项目。

  郝德明日前在第九期《2014医院科研管理实务》杭州站学术会议上说,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已实施3年,经考核被淘汰医生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平时只顾临床看病而不注重知识学习,尤其不注意或不善于对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并进行医学研究。要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及医师临床科研水平。


  作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差距显著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临床科研管理经验缺乏和水平不足。他说,目前各级各类临床科研课题及学术成果95%以上均来自于公立医疗机构。为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计划推行“555工程”,即在5年时间内推动500家非公立医疗机构取得500个省部级课题,以此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临床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缩小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差距,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指导作用,努力改变目前非公立医疗机构普遍缺管理、缺学术、缺技术和缺人才的“四缺”现状。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