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医生的苦和累:从来就不是超人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4-12-01 苏州日报 赞(5)
分享: 
导读
  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的新剧《青年医生》正在热播,急诊室里一个个紧张的片段展现了医生们超人般的生活场景。

  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的新剧《青年医生》正在热播,急诊室里一个个紧张的片段展现了医生们超人般的生活场景。


  但事实上,医生从来就不是超人。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会生病,他们不过是从事着一份特殊职业的平常人。前不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史明,就因过劳而猝死。“兄弟,你太累了”,在他的追悼会上,他的同事们道出的这句送别语,揭开的就是医生普遍性过劳的生存状态。

  史明不是医生过劳的第一人。之所以疲累,背后是超负荷连轴转的工作节奏。城市日长夜大,病人如潮水般涌来,医生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前几天,一位医生朋友的微信这样说,“好朋友从丹麦回国探亲,明天路过苏州,可惜门诊不能请假,实在是没有时间相见,为了多聊几句,我准备让他多花5元钱,挂个号,这样就可以在门诊部简短聊几句了。”

  《2014中国医生执业状况调查》显示,在7000多名被调查医生中,九成人表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八成人没有双休日的概念,最近一年没有带薪休假。超九成人感受每天下班后状态不佳,近五成人感觉“非常累”。

  病人多,医患纠纷还很突出,在这样的状态下,医生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

  内心彷徨让他们对自身状况的满意度太差。另一项调查显示,医生通过自我评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为54%,处于疾病状态的为9%,内心彷徨还表现出对未来的担忧,许多医生不仅自己改行,甚至也反对子女学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为何做个医生这么不容易?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这需要政策体制、社会各界共同来努力。□晓 平

  医疗资源不均,加剧医生的苦和累

  医生苦,医生累,原因很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肯定是一条。

  据统计,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病人都去大医院,这些医院的医生工作情况也就可以想见:每天每人要看几十、上百个病人,并且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工作时间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几乎人人练就“耐旱功”和“憋尿功”。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过于注重城市医疗卫生,忽视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投入不足,基本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平等。殊不知,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和小城市,这种方式直接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分布资源呈“塔尖强大、塔体单薄、塔基薄弱”倒三角塔形结构,也导致群众看病难和大医院医生过度辛苦。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均衡分配医疗资源,实行医疗资源分配向基层医院倾斜。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医院的硬件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医院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提升,同时,相关部门也可实行结对帮扶,由大医院每年定期安排优秀的医护人员前往小医院挂职工作。小医院实力上去,人们更多选择在小医院看病,大医院医生负担才会真正减轻。□王鲁青

  管理之“病”,让医生招架不住

  医生分身乏术、体力透支和压力巨大等现象,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除了医疗资源不足和不均衡外,医疗行业的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再好的医生不可能是“千手观音”,但由于现在医院在人员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好医生往往都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中,不少医院为增加经济效益推出的“专家门诊”,更让专家不仅自己“招架不住”,也大大降低了诊治质量。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不少医疗收费中的医生治病的“技术收费”偏低,使得名医不能把精力放在钻研技术上,而也只能在“跑量”上费尽心血,最终还累坏了自己的身体。要改变此种状况,就要对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管理方式。

  医院管理上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医生的考核过于简单化,平时工作的“计件模式”,评定职称看论文等,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压力。此外,还有医药不分等问题,也给医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甚至还会影响到医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所以,改革医疗管理的体制,就要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拿出更为有效的措施,既要解决好医生看病的人员安排的不合理现象,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也要在更多方面为医生“减负”,努力为医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医生的身心才能得到改善,医疗水平才能提高。□望 路

  缓解“看病难”,也是为医生减压

  百姓抱怨“看病难”的难,确切地说应当是看病“繁”,手续繁杂,耗时间、耗精力。其实,病患的繁难、传导到医生那里,也会增加新的劳累。所以,缓解“看病难”应当对症下药,向体制、向管理要效益可让医患同时受益。

  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社区首诊等制度,是有效分解大医院压力、缓解“看病难”的好办法,但具体执行存在问题,不少地方都没有落到实处。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病人在前往大医院就诊前,曾先到社区卫生所咨询过,并得到了有关指导,了解了去大医院应该挂哪个科室的号、重点检查些什么。但笔者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后,并没有人告诉我如何与社区卫生所对接。于是,每个月还是要去大医院门诊复诊。其实,这样的复诊,每次也就是几分钟的事。试想,如果双向转诊制度能落实,那么大医院的门诊压力是不是就能减轻不少?小病、常见病、慢性病不出社区,这样的好思路应该更好地落到实处。

  此外,互联网时代,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缓解“看病难”,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近几年苏州在“智慧卫生”方面大胆探索,居民个人医疗健康信息的电子档案已部分建成,同时“医养护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也已经萌芽,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只要看病不再“繁”,那么“看病难”也就化解了。医疗资源更均衡一点,医患关系再松懈一点,这样客观上也将为高负荷状态的医生们减减负。 □毕德储

  多些体谅,给医生心理上减负

  医患矛盾升级,一些医院的安保随之升级,甚至出现过头戴钢盔上班的荒诞,试想一下,如果医生每天是提心吊胆地在坐诊,这般分心的情况下,能安心看病吗?!看病是件专业的事情,不排除一些患者会“久病成医”,但医生始终不可或缺,与其让他们“戴着精神镣铐跳舞”,不如加以理解和包容,用相互善待来把医患关系导向相互信任的状态,最后实现双方的共赢。

  事实上,还原医生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我们患者是不是也应该自我反省:对于医生,我们的标签是否贴得太绝对?对他们的期待是否太高、要求是否太苛刻?医生是被冠以“白衣天使”,但是医生也是普通人,不是完人,也不是超人,一样会犯普通人会犯的错,一样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客观评判医生这个群体,还是要看大多数,不能“一叶障目”。况且基于对疾病认识的不同,分歧不可避免,而且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都希望花了钱能看好病,但现实的尴尬却是:花了钱与治好病并不必然划等号,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理性与感性甚至是情绪很容易胶着在一起。

  老实说,“唱衰”医生对社会无益,对我们患者自己也无益。如今连医生自己都不愿自己的子女从医,医学专业报考“遇冷”,这些足以说明,是该从心理上给医生减减负了。□杨 仲

  (苏州日报《医生,从来就不是超人》)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