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个医生有多难?
导读 | 无论是外资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挖医生一直是最难的事情,而医生的能力决定了医院是否能吸引客流并做大品牌。这并不是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就能撬动的。只要市场大环境不变,公立医院仍然是客流集中地,公立和私立医院给医生提供的职业机会仍然不对等,即使高薪也很难挖走名医。 |
无论是外资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挖医生一直是最难的事情,而医生的能力决定了医院是否能吸引客流并做大品牌。这并不是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就能撬动的。只要市场大环境不变,公立医院仍然是客流集中地,公立和私立医院给医生提供的职业机会仍然不对等,即使高薪也很难挖走名医。
从港大深圳医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港大深圳医院运营2年了,亏损严重,门诊量一直难有突破。打包付费加全科模式固然是市场的一个新事物,让病人接受需要时间这点不假,但关键并非在运营模式而是在缺医生上。
港大深圳医院的打包付费及转诊模式建立在强有力的全科医生团队上,全科人才的能力决定了这个模式是否可以打开市场。港大深圳医院初期打出了香港医生坐诊以吸引客流,这确实有效果。但最终本土医生人才必须跟上才能真正做大,可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缺乏好的全科医生,没有名医,就无法吸引病人。换句话说,在有名医的前提下,让病人接受打包门诊是完全有可能的。反之则很难。
中国忽略全科这个领域几十年,造成了全科医生的断层。虽然现在国家把全科医生培养提上来了,但待遇和工作平台跟不上,全科医生仍然涌向大医院。一些地区采取全科医生毕业后去三甲学习,然后回到基层(如社区医院)执业的模式,但最后发现,培训结束后,没有人愿意回到基层。薪酬是一方面,学习机会是更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基层医院没有办法为医生提供再学习再研究的土壤,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沦为开药医生。
另一方面则是不对等的就业土壤。公立医院提供的科研机会是小医院无法提供的,因此大部分医生都苦苦往这条路上挤。病例多,复杂情况多,对医生的训练和研究都是很好的土壤。这些小医院不能提供,就算外资医院可以提供去国外培训学习的机会,仍然无法平等地为医生提供评教授职称,发论文,提高社会地位等机会。
最后则是名医的薪酬。高薪就能挖动医生?就算抛开体制内的福利和其他科研机会不提,高薪能挖动的可能只是比较年轻的医生,而真正带来名医效应的专家和老医生,他们在公立医院已经获得了地位,收入也很高,他们更在乎的是地位和发展。外资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高薪对他们来说差别不大,如果只是经济目的,多点执业就可以,不必离开体制,因此高薪不具有足够吸引力,而失去的地位和接触大量病例的机会却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从这些分析来看,多点执业就算放宽到自由执业,医疗大环境不改变,医院不能提供对等的职业机会,撬动医生仍然很难。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