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病人无需急救”背后的难题
导读 |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及北京市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都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20%患者叫不到急救车(新京报12月16日报道)。 |
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及北京市多家医院获悉,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都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因急救资源被大量占用,20%患者叫不到急救车(新京报12月16日报道)。
一方面是8成呼叫急救车的病人,最后经医院检查发现无需急救。另一方面则是紧张的急救资源被挤占,导致20%可能真正需要的患者叫不到急救车。这种严重倒挂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更反映出背后的多重难题。
首先要探究,为何8成病人无需急救,却依然叫来了急救车?如果把问题归咎于大量病人及家属缺乏及相关的知识,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一个社会本来就无需将人人变成专业医生,而当某个人突然出现看似严重的病情,又怎么苛求关心心切的家属不拨打120急救电话呢?
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医疗资源分层化的制度试点,到目前为止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按照新医改的指导精神,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形成社区医疗的广覆盖体系,可以大大缓解目前城市大中型医院供需关系失衡的局面。设想一下,如果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出现突发病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送往隔了一两条街远的社区医疗,既缩短了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也能够确保患者尽快得以诊断,同时还分流了过度集中于大中医院的急诊需求,可谓一举三得。
可是,会有几个患者这样做呢?到目前为止,虽然部分城市已经大力推广社区门诊,社区门诊的数量也已不少。但对于居民来说,社区门诊还是相对陌生的。哪怕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也不会想到去社区门诊求诊。至于看来要急救的突发病情,就更不会放心去社区门诊了。
这其中因素多多,首先就是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体系的诸多不合理。“重大中医院、轻社区门诊”的政策取向依然存在,社区门诊从硬件层面来说,设施偏少,与患者求诊需求相比滞后。医生往往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而且还不安心在此工作。因为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及发展前途上,都远不如进入大中医院的同辈。人心不稳、缺乏骨干力量,造成社区门诊的医护人才匮乏,由此带来的就是社会公信力不足,患者不敢将自己的健康恢复交给社区门诊。
所以,大中医院的各个门诊依然供不应求,急诊门诊当然也不例外。“一有病就往大医院送”是广大患者经过现实权衡所得出的理性结论,于是就有了“8成患者无需急救”却依然扎堆送往大中医院的现象。
新医改其实就是要破解两大长期以来形成的命题。一是以药养医的路径依赖,带来了民众求诊的经济负担居高不下。二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大中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社区门诊和民营医院统统靠边站的恶性循环。而且这两个命题互为缠绕,如果不能让社区门诊在财政支持、人才资源、医护人员关心的职称、待遇福利等合理保障上取得更多进展,社区门诊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得不到患者的认可。而大中医院则因为先天优势下的买方关系,卖几副药就能赚大钱,自然也就难有摆脱以药养医、通过市场化竞争、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也会不断抱怨所面临的包括急诊在内的需求管涌。这才是“8成病人无需急救”背后的难题。
(人民网《“8成病人无需急救”背后的难题》作者:毕舸)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