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长短——侃侃学术评价指标
导读 | 前两天中一个我们方向3页的顶会,前天又投了一个4页的期刊。和我一起租房的哥们儿第一反应是:“3页也叫会议?四页也叫SCI?”我心里暗爽,方向好发文章,就是这么任性。 |
前两天中一个我们方向3页的顶会,前天又投了一个4页的期刊。和我一起租房的哥们儿第一反应是:“3页也叫会议?四页也叫SCI?”我心里暗爽,方向好发文章,就是这么任性。
哥们是做软件方向的,我是做光网络方向的,同属CS专业,但是成果却不尽相同。软件方向,他们出会议难,出期刊更难。他们的评价主要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会议排名,分A/B/C类。哥们在博一的时候发了两篇B类会议,在同级的学生中,属于很不错的了。我看过会议名单,我们能投的,一个是SIGCOM,另一个是INFOCOM。SIGCOM每年大陆没有几篇,INFOCOM要求也十页以上。我心里嘀咕,这样的话,我还不如发期刊呢,至少期刊还是SCI。
其实,这也牵涉到对学术成果的评价问题。无论是横向的和其他专业比,还是纵向的与自己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比,评价的指标都不一样。本科的时候,一篇中文核心,已经在同学中占领一席之地了;硕士大家就开始发EI,专业高的发SCI;博士的时候,SCI对我们来讲分区了;而在帮老师整理论文的时候,老师更关注的是论文引用率和领域内的评价。
我们发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之外,就是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大的提升,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学术地位上。我们发文章时,除了自己成果的质量之外,就是评价指标的影响。我们都希望能够发到一个能够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因此,近似的成果,在不同的人手中,会发表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你的成果不被评价体系认可,有时尽管费了很大力气,但却有一种沮丧感。就像上篇博文中的一个朋友的留言,比如letter,目前好多国内学术都不认可,但是气力还很大。也像我对INFOCOM的反应,9页的论文,可以发个很好的SCI了。
到了国外情况也类似。我在联培期间,导师对会议的定位在于成果的展示。一般性的EI会议,三、四页的内容,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涵盖了,因此会议的关键不在于理论深度,而在于idea,新的、吸引业界眼球的idea才是会议的王道。每次写这种短篇会议,都像是戴着脚镣跳舞。如果涉及一定的理论,我们往往得删很多东西,一字一句的删,十分痛苦。而期刊,就是展示系列成果的舞台,长达十几页的期刊,我们可以肆意的写着我们的想法,思路,不必担心篇幅的问题。
因此,国外的常例是,一般不为了写会议而写会议。把自己的成果尽量准备成一个长期刊,在有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后,转化成为一篇摘要性质的会议。这样,就能既在会议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又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突然还想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和同租房子的哥们聊天的时候,听他说过,他们做计算机方向的论文时,是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全,每篇论文工作量超级大。要的效果是你发了这篇文章,别人就觉得你把这个点做完了,没得做了。而我们方向的老师一直和我强调的是,一篇只能说一件事情,另外的事情在另外的文章中说。所以可以看到,在我们专业部分同学的论文列表中,几乎长得都一样,其中差别,如果不是认真读了,是找不到的。有时候,我们可以只看图的风格,就能猜到是谁的文章呢。
再补充一点,有时国内评价,坑的很。例如在我们北邮光研院,大家专业都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但是做底层硬件,发物理期刊的那帮家伙,一发文章都是10几的IF,我们专业3以上都了不得了,顶刊。但是我们又得一起去参与测评,同一个学院,现一个专业。您说这事儿,我们找谁说理去?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