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外科医生开微信公号解医患矛盾
导读 | 在医患关系被严重撕裂的当下,他埋头寻求破解之道,用历史关照现实,每一条微信转发量几乎都超过10万次。医生的价值不止于手术刀,他们也可以在消弭社会“病痛”上有所担当。杨震是这个时代具有忧患意识和抱负的青年医生样本。 |
据《劳动报》报道,1976年出生的杨震,是中山医院外科医生、医患纠纷调解负责人,他另一个更知名的身份是网络博主“树医生”,主持微信公号“医史微鉴”。在医患关系被严重撕裂的当下,他埋头寻求破解之道,用历史关照现实,每一条微信转发量几乎都超过10万次。医生的价值不止于手术刀,他们也可以在消弭社会“病痛”上有所担当。杨震是这个时代具有忧患意识和抱负的青年医生样本。
写作,用历史关照现实
1930年的社会名流在上海骨科医院演讲《爱与快乐》、《安慰》,近代为穷人提供的“救恤贫病送诊券”档案……埋头在故纸堆中的杨震一头忙于做手术,一头身陷医患纠纷调解琐事,为什么还要玩自媒体,为什么会想到从历史故事入手求解医患矛盾?
“为了救赎自己。”这个回答,是干了6年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杨震(见图),实实在在的心里话。在中山医院,有人戏称他是“跳窗大侠”———在一些纠纷场面濒临失控、患者家属情绪激烈地拔拳相向时,他曾多次跳窗跑路。
“除了争论,我还能做什么?”困惑的杨震开始给报纸写专栏寻找精神出路,“半夜值班被病人大骂一通,带着苦闷回到办公室,写作成了唯一的心理释放渠道。”他开微博用140字调侃医患矛盾,很多网民爱上了这个风趣坚忍的纠纷调解员,给了他一个外号“树医生”,意指“一棵敦实的快乐树”。今年,“医史微鉴”公号开张,很快就收获上万粉丝,平均一篇文章转发量10万次,最多一篇超过50万次。
“医史微鉴”和别的医疗公号不同,它开讲档案故事,透过尘封的历史拷问现实的医患关系。杨震说,在医院工作久了,容易陷入小圈子,看不清问题。他希望跳出行业,站在历史的高度、社会矛盾的大背景下找到突破口。“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涉及人文伦理冲突,这些问题先辈也曾反复探索。”
帮助同行走出精神困境
通过写作走出了精神困境的杨震,希望用理性客观的声音、富有人文光芒的思想来影响同行,“既抚慰他们的伤痛,也倡导一个更为温情的医学世界。”
“商店里的衣服你不嫌贵,看个病就嫌贵?”微信上,有同行转发这句话,有人建议上班自备防身喷雾剂,也有人喊出了“设立病人黑名单”、“以暴制暴”的声音。累积在同行中的怨气让他担心,于是他发表了《当医学遭遇仇恨》,回顾了1910年的长沙抢米风潮:“官员赖承裕前去处置围观群众,对饥民说,‘长沙高档茶楼的茶要价100文,你们不嫌贵;米是人人要吃的,只卖80文,你们就嫌贵’。”他以历史的似曾相识劝慰同行,将心比心体会病人的心情。
这两年,每当发生暴力袭医事件后,只要打开微信,杨震都会被同行的吐槽帖刷屏。“从心理上讲,吐槽能在短时间内释放情绪,可是当你认识的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做这件事时,大量同质负面信息同时在朋友圈传播,就会形成二次打击,让人更愤怒。这种二次打击的负能量远远超过事件本身。”这位青年医生焦虑地认识到,解决问题远比单纯抱怨更迫切。
尤其是,在哈医大袭医事件发生后,有医学生抱头痛哭,有的想转型,有的还未从医就站到了病人的对立面。这让他深受震撼,“医学界的未来要走向哪里?”他意识到,正面引导学生,把他们的思想往积极的方向引导,是他这一代医护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所幸,“医史微鉴”开通后,很多医学生成了粉丝,开始有了良性互动,这让他看到了曙光。
一双手背后的理想世界
当医学遭遇怨恨,出路在何方?回答这个问题时,杨震伸出了他的手。
这双外科医生的手伤痕累累,那是调解医患纠纷时一些病家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我为什么不再痛苦愤怒?因为宽容。”他写了上医大创始人颜福庆的故事:刚留学归来的颜福庆遭遇长沙抢米风潮,家被洗劫一空,耶鲁医学院文凭被焚毁。在这段刻骨铭心的遭遇过后,颜福庆反而更坚定了体恤贫病的思想,在门诊中加倍照护没钱看病的穷人。“宽容是医学的本分。”
杨震给手上的伤标记了数字,拍照上传在文中,“年轮一般的伤疤让我学会宽容。”他用照片告诉读者,很多病人会为了一个等候的位置大打出手,是因为经过彻夜排队后,人的心理承受到达极限,“我们的病人很苦,在他们站在你诊室门口之前,你根本想象不到他们遭受过什么。”“其实我们与患者在一条船上,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只不过双方都支付了时代的成本。”他说,医生的价值不仅是“治愈”,“很多就医十几年的老病号,心里很清楚,自己的病治不好,但仍然会风雨无阻地来医院看熟识的专家门诊,其实是来寻求安慰。”在他笔下,进了医院的病人就像个孩子,因为恐惧而哭吵,“所以我们要像儿科医生那样耐心呵护。”
有同行说,每次心情压抑时读一读他的微信,笑一笑放下痛苦,转身继续战斗。这让杨震离所期冀的理想世界又近了一步。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