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我的老师王海燕
导读 | 近年来,与王海燕老师见面时间很少,偶然开会碰见,她总说约个时间谈谈,她要谈的主要是针砭时弊,对当下学术界和研究领域的功利浮躁和潜规则尖锐批评,对我提出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医学整合以及反对过度医疗,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 |
近年来,与王海燕老师见面时间很少,偶然开会碰见,她总说约个时间谈谈,她要谈的主要是针砭时弊,对当下学术界和研究领域的功利浮躁和潜规则尖锐批评,对我提出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医学整合以及反对过度医疗,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
本文作者胡大一系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2014年12月11日凌晨3:20,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和肾脏病学的学术泰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突然辞世,作为她多年的学生和同事,我感到悲痛而难以相信这必需面对的残酷事实。
我称她为老师,有人认为我们在不同学科只是辈分长幼之故,实际上,我学医从医近50年中,王海燕教授在我成长的一些重要阶段有着直接的师生关系,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师生情谊。
1968年是我进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的第三年,文化大革命停课两年后,根据中央部署开始复课闹革命。毛主席指出,大学还是要办的。进驻学校的工军宣队组织北医师生分别到甘南康县、北京延庆和河北平泉、宽城这些贫困地区和山区开展教育革命。我和何权瀛等同学获准参加河北平泉和宽城的教改连队。
教员中临床方面的负责人就是王海燕老师。她领导师生自编教材,亲自授课,手把手教我们看病。这段经历使我亲身感受了王海燕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她对医学教育改革有思想,观点鲜明,语言犀利,思想深邃。同时用现在的话语讲,也很接地气。在当时贫困山区的最基层——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参加了赤脚医生培训和建立合作医疗站的实践,我度过了人生和医生职业的难以忘怀的一年时间。
1970年我毕业分配到北大医院内科,当时只有大内科,没有进一步分科。1970-1985年,我有长达15年的大内科学习和临床工作经历。尽管当时未分亚专业,但老师们是有专业分组的。王叔咸教授内科知识全面,各专业查房都非常精彩。他早年做过结核病研究,后研究糖尿病和代谢疾病,最后成为我国现代肾病的学科奠基人。北大医院的肾内科是各专业中学术力量最强的,有张鸣和、杜学海、潘辑圣、王海燕等专家团队。论年龄,王海燕老师最小,但在学科建设发展上,她是协助王叔咸教授发挥最重要作用的人。她也是王叔咸教授亲传亲授的研究生。
文革结束后,北大医院面临的一个巨大变革与转型,从医疗任务繁忙的临床型医院转化为科研创新型医院。医院下决心摘掉了大量医疗合同单位,使医院减轻了负荷,使医务人员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抓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这在今天各医院攀比门诊量、手术量与毛收入的浮躁功利思维是不可思议的。
那时,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广大医生科研意识不强,独立设计科研管理科研的能力很弱,也不懂如何立项,如何申报基金。王海燕老师出任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她重视重点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对重点学科与突出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组织大家学习,组织基金委和申报基金有经验的团队讲课传授经验。
在此期间,我也第一次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当时医院心内科在学术界的地位不高,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论文发表寥寥无几。在王海燕老师主管科研工作一段时间内,心内科的学科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科研创新能力明显加强。到1993年西安举办的全国心血管学术年会上,北大医院的心内科论文入选数量己名列前茅。
新世纪开始的时候,王海燕老师推荐我接任她做《中国医刊》的编委会主任。我向人民卫生出版社提出与王老师做共同主任,让王老师再带我一段时间,又经一届编委会换届,我才独立做这份工作。王海燕老师多年担任《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她又力荐我担任副总编辑。她坚持中华内科杂志要以临床为主,她积极组织了“亚专业越分越细的今天如何发挥大内科作用”的学术研讨,并在中华内科杂志组织专栏开展讨论,她还特意打电话约我写稿参与讨论。
近年来,与王海燕老师见面时间很少,偶然开会碰见,她总说约个时间谈谈,她要谈的主要是针砭时弊,对当下学术界和研究领域的功利浮躁和潜规则尖锐批评,对我提出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医学整合以及反对过度医疗,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
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她家中,她发短信询问她先生李老师的心血管检查结果,我上她家去见到她。除看病,也简单聊了聊学术和医院的事。
2014年10月,她发短信给我,让我回电话,我未及时查阅短信,待我回复她电话时,一直未接通。我以为她出国了,之后就再未联系。
12月11日下午,会议期间,我听到北大医院二位编委讲王老师当日凌晨突然辞世的消息,感到极为突然,也极为悲痛,没想到她会走的如此突然……
我一个月前在澳大利亚参加心肾论坛时,澳大利亚的肾脏科专家听说我在北大医院工作过,都问我是否认识Professor Wang,称赏她是Great Scientist and GreatPhysician。
她在有生之年积极推动国际合作,重视临床研究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重视本土化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指南制定,重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始终站在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她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团队建设,尽管她没有得到她早应获得的学术荣誉,但她心态好,老当益壮,在科研创新道路上自强不息。
王海燕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大师精神风范,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敬爱的王海燕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热爱您,继承发扬您的精神,做有良心、有良知、有科学和道德坚守的医生与研究者,您放心、安心!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