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或许是医患润滑的良方
导读 | 癌症病房是医院里矛盾相对集中的地方。在癌症患者的住院病房里,有人因为对生活不抱希望而嚷嚷着要跳楼,也有人怀疑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准而不配合治疗,还有的人会在病房里大声与家人争吵“到底要不要救”,激动起来,有骂街的、打架的,还有穿着病号服撞墙的。 |
癌症病房是医院里矛盾相对集中的地方。在癌症患者的住院病房里,有人因为对生活不抱希望而嚷嚷着要跳楼,也有人怀疑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准而不配合治疗,还有的人会在病房里大声与家人争吵“到底要不要救”,激动起来,有骂街的、打架的,还有穿着病号服撞墙的。
住进各大医院肿瘤病房的患者,几乎都没好脸色,或是低头看地板,或是躲着外人的目光悄悄抹眼泪。但在上海,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如今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做法,让病人在出院时、或者至少在住院期间,能有好脸色、好心情——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剂润滑剂。
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邬惊雷介绍,上海全市现已有152家单位试点医务社会工作,已有医务志愿者5万余名,为800余万人次患者提供导医、交流、探视、心理舒缓等服务;2012年至2014年,全市共有652名医务社工接受培训,医务社工培训已被列为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社工和志愿者所起的作用如何?据2014年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认为通过他们的工作能促进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诊疗的占75%,认为能缓解医患关系的占50%。
哥大硕士“蹲守”儿童医院
出生于1990年的张靓婕,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季庆英的“骄傲”。她每次到市里参加医务社工会议,都会向别人介绍:“我们医院有5个社工,其中4个是社工专业硕士,还有一个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工专业。”
在社工工作相对发达的上海,一家医院能够拥有5名专职医务社工依然是件“奢侈”的事儿。那个毕业于哥大的“牛人”,就是张靓婕。如今的她,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上午9点到10点,她在血液肿瘤大楼里接待家长咨询;10点到11点30分,她会在5楼和6楼白血病患儿病房查房;中午是个案管理和分析时间;下午1点半到3点半,她要给需要帮助的患儿提供社工服务;3点半到5点,又是查房时间。
这个作息时间表,就贴在社工工作室门口的醒目位置。上面还留下了她的联系电话——实际上她可以随时接待家长咨询。她是血液肿瘤科社工负责人,也是该院唯一一名为血液肿瘤患儿提供服务的专职社工。
有人或许会纳闷,哪来那么多案例给这小姑娘“管理”?她所在的这家医院,是全亚洲最大的儿科血液肿瘤诊治中心,仅这一个科室,就有100多张病床,每天爆满。这里每年要做150例骨髓移植手术,全年收入患儿超过600名。
这些患儿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人只有父母一方陪同,另一方则在外打工挣钱。有时,家长会盯着一个护士,一天问20个同样的问题——我要不要告诉孩子他得了这个病?
季庆英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患儿需要社工、家长需要社工,就连护士、医生都需要社工,“家长卖了家里的牛、田地、房子给孩子治病,有的一天只吃一个馒头充饥,他们的负疚感怎么缓解?孩子临终,有个小小的做照片的心愿,谁来帮他实现?医生护士经常面对生离死别,重症患儿下病危(通知)了,谁在医患中间做沟通?”
张靓婕自己建立了一套转介查访制度。医护人员行医过程中发现问题患儿,会转介给她;家属向医护求助、向社工求助的患儿,也会到她这里;查访发现问题患儿,她也要跟踪辅导。
这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有的孩子,上化疗后愈后情况依然很差,母亲在床头哭着喊着说没钱了,孩子情绪激动用水果刀割腕、拿脑袋撞墙;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一个要继续治疗,一个要放弃治疗;还有的患儿哭闹着不愿配合医护接受任何治疗。
张靓婕每天都会陪在这些孩子、家长身边,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癌症“同伴”来当志愿者
在医院,除了人数较少、专业技能极强的社工以外,医务志愿者也是一剂足量的“润滑剂”。
2014年11月11日下午3点,志愿者马耀民刚一走进上海东方医院十西病区肿瘤病房,病房里的4个癌症病人齐刷刷地向他点头问好:“小马你来啦。”把随身物件往凳子上一放,小马就有板有眼做起了“医生”,他走到每一张病床前,询问病人当前的诊疗进度:“今天怎么样?感觉好点没有?”
马耀民是一名医务志愿者,每周二他都会在早上8点准时来癌症病房报到,之后参与查房。他同时也是一名癌症患者。2006年时,他罹患肺癌;2009年复发,癌细胞扩展到肺部;2010年,他加入东方医院医务志愿者团队,每周来与癌症病友聊天,帮助病友缓解压力。
他的蓝色马夹上,挂着一块“义工”工作证——他是一名五星级义工,工作内容就是陪聊。
这种陪聊,在旁人看来似乎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在长期与义工合作的东方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高勇眼中,陪聊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医护人员规范化诊疗的作用,“我们可能是占30%,马耀民的功夫能占到70%。”
实际上,与医生相比,马耀民在患者心中的地位更崇高些。十西病区7号病房26床的一个癌症病人告诉记者,在“要不要化疗”、“要不要放弃治疗”等关键性问题上,她更愿意听从医务志愿者的解释,“他们(医务志愿者)跟我讲,我愿意听”。
肿瘤科护士长巢黔告诉记者,肿瘤病房里的医护人员的心情也未必比病人好到哪里去,他们长期面对各种质疑。有的病患跟送检师傅约好早上8点去检查身体,师傅晚来十分钟,他就发脾气,觉得医护人员轻视他的生命;有的病人觉得生存无望,爬上窗户栏杆要跳楼;还有的人,护士给他打一针,他都要反复核对、找到依据,生怕这一针影响到诊治效果。
每次遇到不配合、不信任医护人员的病人,巢黔都会请医务志愿者出马。在马耀民劝说下,愿意接受化疗的病人,不下20人;他还合力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把一个想从10楼跳下的病人劝了下来。
2014年8月,一名癌症病人在东方医院去世。他的家人,给医院送来感谢信,感谢医院给了他7年“志愿者时光”。
医患之间关键要“多动动嘴皮子”
每周三下午1点半到5点,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病区的舒缓门诊时间。所有重症、疼痛、难治病患儿和家长,都可以来这里享受舒缓服务。与大多数门诊由一个医生负责“看病”不同,舒缓门诊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社工组成3人舒缓疗护团队,为病人“看病”。
医生的工作,是告诉病人诊疗专业知识;护士的工作,是向病人解释“癌痛”原理,告诉他们平时保持什么样的体位可以减轻疼痛;社工的工作,就是陪孩子、陪家长聊天,疏导情绪。
医务社工张靓婕告诉记者,实际上,大多数医患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关键是要“多动嘴皮子”。而医生的弱势,就恰恰在于不爱动嘴皮子。
她曾应邀给各个科室的医生讲课,主题是“患者心理”。“有的家长会一直不停地问,有救吗?能活多久?治愈率是多少;有的家长,医生明明告诉他去哪里哪里拿个什么单子,他偏偏不去拿;有的家长陪孩子检查身体,孩子哭闹,他也不管不顾。”张靓婕说,上述这些案例,是最容易导致医生“不高兴”的事项,他们天天被同一个病人问同样的问题,总是有病人不把“规定”放在眼里,还有病人“过度放任”孩子。
在培训课上,她重点告诉医生们,这些现象背后是有其科学心理背景的。比如家长反复询问治愈率,其实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医生只要不断回答他就行,不必着急上火;比如病患家属总是忘了各种“条子”,那是因为他们焦虑不已,容易忘事;再比如家长不顾孩子哭闹,其实不是“过度放任”,而是他们心中内疚,想要补偿孩子。
一段时间下来,令张靓婕成就感“爆棚”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医生、护士在休息间隙聊天时,谈及某某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表现,会说出更多理解的话,而不是埋怨,“人家得了这个病,也不容易,算了算了”。
2014年12月17日,张靓婕接受记者采访时,像往常一样坐在门诊隔壁的社工工作室里接待病人。尽管主动来找她的人不多,但这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还是认真做着案头工作,“要保证每一个有需要的患儿都能享受到服务”。这家医院医务社工的平均月薪只有不到5000元,小张这个月的月薪,还因为补交了4个月社保到了“负数”。
(中国青年报《上海: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怎样成为医患润滑剂》作者:王烨捷 周凯)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短时间内大环境如若不变,社工和志愿者或许是改善医患关系不错的尝试。
住进各大医院肿瘤病房的患者,几乎都没好脸色,或是低头看地板,或是躲着外人的目光悄悄抹眼泪。但在上海,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如今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做法,让病人在出院时、或者至少在住院期间,能有好脸色、好心情——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剂润滑剂。
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党委副书记邬惊雷介绍,上海全市现已有152家单位试点医务社会工作,已有医务志愿者5万余名,为800余万人次患者提供导医、交流、探视、心理舒缓等服务;2012年至2014年,全市共有652名医务社工接受培训,医务社工培训已被列为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社工和志愿者所起的作用如何?据2014年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认为通过他们的工作能促进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诊疗的占75%,认为能缓解医患关系的占50%。
哥大硕士“蹲守”儿童医院
出生于1990年的张靓婕,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季庆英的“骄傲”。她每次到市里参加医务社工会议,都会向别人介绍:“我们医院有5个社工,其中4个是社工专业硕士,还有一个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工专业。”
在社工工作相对发达的上海,一家医院能够拥有5名专职医务社工依然是件“奢侈”的事儿。那个毕业于哥大的“牛人”,就是张靓婕。如今的她,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上午9点到10点,她在血液肿瘤大楼里接待家长咨询;10点到11点30分,她会在5楼和6楼白血病患儿病房查房;中午是个案管理和分析时间;下午1点半到3点半,她要给需要帮助的患儿提供社工服务;3点半到5点,又是查房时间。
这个作息时间表,就贴在社工工作室门口的醒目位置。上面还留下了她的联系电话——实际上她可以随时接待家长咨询。她是血液肿瘤科社工负责人,也是该院唯一一名为血液肿瘤患儿提供服务的专职社工。
有人或许会纳闷,哪来那么多案例给这小姑娘“管理”?她所在的这家医院,是全亚洲最大的儿科血液肿瘤诊治中心,仅这一个科室,就有100多张病床,每天爆满。这里每年要做150例骨髓移植手术,全年收入患儿超过600名。
这些患儿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人只有父母一方陪同,另一方则在外打工挣钱。有时,家长会盯着一个护士,一天问20个同样的问题——我要不要告诉孩子他得了这个病?
季庆英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患儿需要社工、家长需要社工,就连护士、医生都需要社工,“家长卖了家里的牛、田地、房子给孩子治病,有的一天只吃一个馒头充饥,他们的负疚感怎么缓解?孩子临终,有个小小的做照片的心愿,谁来帮他实现?医生护士经常面对生离死别,重症患儿下病危(通知)了,谁在医患中间做沟通?”
张靓婕自己建立了一套转介查访制度。医护人员行医过程中发现问题患儿,会转介给她;家属向医护求助、向社工求助的患儿,也会到她这里;查访发现问题患儿,她也要跟踪辅导。
这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有的孩子,上化疗后愈后情况依然很差,母亲在床头哭着喊着说没钱了,孩子情绪激动用水果刀割腕、拿脑袋撞墙;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一个要继续治疗,一个要放弃治疗;还有的患儿哭闹着不愿配合医护接受任何治疗。
张靓婕每天都会陪在这些孩子、家长身边,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癌症“同伴”来当志愿者
在医院,除了人数较少、专业技能极强的社工以外,医务志愿者也是一剂足量的“润滑剂”。
2014年11月11日下午3点,志愿者马耀民刚一走进上海东方医院十西病区肿瘤病房,病房里的4个癌症病人齐刷刷地向他点头问好:“小马你来啦。”把随身物件往凳子上一放,小马就有板有眼做起了“医生”,他走到每一张病床前,询问病人当前的诊疗进度:“今天怎么样?感觉好点没有?”
马耀民是一名医务志愿者,每周二他都会在早上8点准时来癌症病房报到,之后参与查房。他同时也是一名癌症患者。2006年时,他罹患肺癌;2009年复发,癌细胞扩展到肺部;2010年,他加入东方医院医务志愿者团队,每周来与癌症病友聊天,帮助病友缓解压力。
他的蓝色马夹上,挂着一块“义工”工作证——他是一名五星级义工,工作内容就是陪聊。
这种陪聊,在旁人看来似乎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在长期与义工合作的东方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高勇眼中,陪聊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医护人员规范化诊疗的作用,“我们可能是占30%,马耀民的功夫能占到70%。”
实际上,与医生相比,马耀民在患者心中的地位更崇高些。十西病区7号病房26床的一个癌症病人告诉记者,在“要不要化疗”、“要不要放弃治疗”等关键性问题上,她更愿意听从医务志愿者的解释,“他们(医务志愿者)跟我讲,我愿意听”。
肿瘤科护士长巢黔告诉记者,肿瘤病房里的医护人员的心情也未必比病人好到哪里去,他们长期面对各种质疑。有的病患跟送检师傅约好早上8点去检查身体,师傅晚来十分钟,他就发脾气,觉得医护人员轻视他的生命;有的病人觉得生存无望,爬上窗户栏杆要跳楼;还有的人,护士给他打一针,他都要反复核对、找到依据,生怕这一针影响到诊治效果。
每次遇到不配合、不信任医护人员的病人,巢黔都会请医务志愿者出马。在马耀民劝说下,愿意接受化疗的病人,不下20人;他还合力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把一个想从10楼跳下的病人劝了下来。
2014年8月,一名癌症病人在东方医院去世。他的家人,给医院送来感谢信,感谢医院给了他7年“志愿者时光”。
医患之间关键要“多动动嘴皮子”
每周三下午1点半到5点,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病区的舒缓门诊时间。所有重症、疼痛、难治病患儿和家长,都可以来这里享受舒缓服务。与大多数门诊由一个医生负责“看病”不同,舒缓门诊有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社工组成3人舒缓疗护团队,为病人“看病”。
医生的工作,是告诉病人诊疗专业知识;护士的工作,是向病人解释“癌痛”原理,告诉他们平时保持什么样的体位可以减轻疼痛;社工的工作,就是陪孩子、陪家长聊天,疏导情绪。
医务社工张靓婕告诉记者,实际上,大多数医患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关键是要“多动嘴皮子”。而医生的弱势,就恰恰在于不爱动嘴皮子。
她曾应邀给各个科室的医生讲课,主题是“患者心理”。“有的家长会一直不停地问,有救吗?能活多久?治愈率是多少;有的家长,医生明明告诉他去哪里哪里拿个什么单子,他偏偏不去拿;有的家长陪孩子检查身体,孩子哭闹,他也不管不顾。”张靓婕说,上述这些案例,是最容易导致医生“不高兴”的事项,他们天天被同一个病人问同样的问题,总是有病人不把“规定”放在眼里,还有病人“过度放任”孩子。
在培训课上,她重点告诉医生们,这些现象背后是有其科学心理背景的。比如家长反复询问治愈率,其实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医生只要不断回答他就行,不必着急上火;比如病患家属总是忘了各种“条子”,那是因为他们焦虑不已,容易忘事;再比如家长不顾孩子哭闹,其实不是“过度放任”,而是他们心中内疚,想要补偿孩子。
一段时间下来,令张靓婕成就感“爆棚”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医生、护士在休息间隙聊天时,谈及某某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表现,会说出更多理解的话,而不是埋怨,“人家得了这个病,也不容易,算了算了”。
2014年12月17日,张靓婕接受记者采访时,像往常一样坐在门诊隔壁的社工工作室里接待病人。尽管主动来找她的人不多,但这个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还是认真做着案头工作,“要保证每一个有需要的患儿都能享受到服务”。这家医院医务社工的平均月薪只有不到5000元,小张这个月的月薪,还因为补交了4个月社保到了“负数”。
(中国青年报《上海:青年社工和志愿者怎样成为医患润滑剂》作者:王烨捷 周凯)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短时间内大环境如若不变,社工和志愿者或许是改善医患关系不错的尝试。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