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王晓东:科学家是守望人类光明的侦察兵

首页 » 产业 » 人物 2015-01-12 赛先生 赞(18)
分享: 
导读
王晓东:41岁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跑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试图解密细胞凋亡的终极规律的人。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晓东:河南新乡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41岁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跑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前沿,试图解密细胞凋亡的终极规律的人。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对我确有特殊意义 。它距我当年离开北京去美国留学,整整30个年头。很多细节记忆犹新。哪不仅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去机场还是我第一次坐轿车。现在想起来当时懵懂的胆大。我去达拉斯留学,可兜里只有一张北京到旧金山的机票。那时通讯不发达,也没人接机。旧金山又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从机场出来第一次看着高速公路上飞奔的车流,才意识到在这个新世界接下怎么办是个大问题。

  30年过去了。我现在在美国各大机场进出,感觉就像从北生所通过上地到清华那么熟悉。上个月在哈佛广场赶一个六点的饭局,我从北京经旧金山纽约波士顿准准提 前5分钟赶到,倒是距离餐馆走路几分钟的东道主,呼哧哧的赶来还晚了。

  吃饭的其中一人是张锋。小伙子81年上海出生, 现为MIT教授。如果说他是今年锋头最健的科学家,争议不会很大。他们试验室所完善的基因编辑技术 ,使这个几年前还是的天方夜谭般的事,在几乎所有的现代生物实验室得到了普及。基因编辑让我们能很容易的改变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DNA编码的信息,使我们对基因功能的了解大大加快,对人为改造生物功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如果说今年还有比基因编辑更火的领域,哪一定是肿瘤免疫治疗。今年施贵宝和默沙东(美国两家大制药公司)的抗PD-1的抗体药被批准使用治疗黑色素瘤。使这个原来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的恶性肿瘤,变的可控。PD-1通过特异的调高被肿瘤抑制住的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比起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对肿瘤的长期疗效有着更好的效果。 谈起肿瘤免疫治疗,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就是耶鲁大学肿瘤免疫中心主任陈列平教授。

  陈列平教授78年文革结束后进入福建医学院读本科,后在协和医学院拿了硕士学位后去美国费城Drexel大学读博。比起张锋这样哈佛本科,斯坦福博士,三十出头就是MIT教授这种有才就是任性的人,更让我们有亲切感和认同感。陈教授发现了PD-1的配体(PD-1和它的配体在一起才有作用)并发现肿瘤会利用这个系统来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因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人自身的细胞基因突变而产生,突变后的细胞应该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源(就像病毒一样)而被攻击清除。然而肿瘤细胞利用PD-1这类分子作为伪装而避免了免疫系统的攻击。而针对PD-1的药物揭开了肿瘤细胞的伪装。

  所以如果我们对科学研究的要有一衡量的尺度的话,那就是科学发现的影响力。比如张锋,把几年前还听似科幻的基因编辑,变成了几乎所有现代生物学实验室都可操作的过程。这项技术对我们的将来,似乎有着无限想象空间的影响。而陈列平的科学贡献,已经对大众触手可及。肿瘤免疫这个武器,使我们第一次在与癌症的战争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将会是人类战胜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在健康领域的又一重大胜利。

  陈教授93年就在Cell杂志上发表论文鼓吹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99年发现人源PD-1的配体,本世纪初就把通过抗PD-1通路来抗癌的理论搞清楚了并在过去的几年身体力行推动PD-1在临床上的应用。然而他的贡献长期没有被大众甚至科学界看清楚。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则是研究细菌如何抗噬菌体(侵袭细菌的病毒类简单生物)感染的科学家奠定的。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更是科研中小众中的小众。

  如果说科学家是人类这个大部队走投无路时派出的侦察兵的话,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为我们的进步提供了方向。而他们中最勇敢者,则是走到了与大部队失联,受同伴遗弃,被黑暗孤立的境界而依然前行者。他们中多数将永远听不到凯旋时万众欢呼。支撑他们坚持的,只能是走向光明的信念。(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