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移动医疗:未来属于更傻更主动那拨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5-01-26 村夫日记 赞(2)
分享: 
导读
  移动医疗产品走电子消费品的路线确实可以通过大营销短期内累计用户,主要的形式是新产品、价格战以及娱乐性。但最大的困境是医疗并非能够用“好玩”来吸引住用户,真正有刚性需求的往往是“轻使用者”。

  移动医疗产品走电子消费品的路线确实可以通过大营销短期内累计用户,主要的形式是新产品、价格战以及娱乐性。但最大的困境是医疗并非能够用“好玩”来吸引住用户,真正有刚性需求的往往是“轻使用者”。


  轻使用者的定位大致是这样的。首先,需求比较直接,比如挂号。找到专家大夫,目标非常明确。其次,需求有一定的迫切性。这种急迫并不是说急症那么时间上紧急,而是用户心理上迫切需要找到解决办法,比如糖尿病如何长期控制。再次,医疗的属性很明显。正因为迫切性,用户要求直接,用户的使用是当下的,不能通过社交娱乐属性被创造出来。用户是否选择留下来的原因完全看移动医疗能否为其解决问题。最后一点也极为关键,就是用户在面对疾病的时候,需要方便简单的工具,根本没时间没心情去面对复杂的操作和娱乐化功能。

  总结下来,轻使用者要求工具简便、直接和有效。

  再看市面上的移动医疗产品和App,中国市场的可穿戴设备也好,单纯的移动医疗类App也好,整体娱乐属性很强,希望以此来留住用户。娱乐性在前期推高流量是有用的,但真正有医疗需求的人很快会发现其无效。未来的移动医疗可能需要往几个方向转型。

  第一点是傻瓜化工具。使用必须简单,依靠用户手动输入数据的风格在移动医疗上被证明是不可取的,美国的Carepass失败案例已经证明了这点。傻瓜化主要是功能的简单使用。比如记录健康指标的可穿戴设备,直观的数据显示比手动输入更适合大部分人,自动导入形成档案会更直观记录健康状况。功能叠加是好事也是坏事,太多的功能可能让用户觉得过于繁琐,因此从最直观的功能入手并做到快速,而不是盲目横向发展是最关键的。

  第二点是要主动告知数据意义。用户留不下来的主要原因是数据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用?用户大多数是被动的,需要移动医疗产品提供商主动去告诉他们数据的含义,并通过主动联系客户为他们提供服务。这种联系需要更加直接,比如心脏病预警通道,一旦发现异常可以有直接的线下服务支持,让医生看到这种数据波动并作出反映。

  第三点是主动提供服务。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中国的医疗体系总体上是处于被动服务的状态,这制约了疾病的早期干预和诊断。移动医疗的发展将有效带动医疗服务从被动转向主动。无论是数据的分享还是医疗的咨询,都可以通过移动端快速实现,这大大降低了医疗服务的成本。主动提供医疗服务将是移动医疗带来的一个很大改变,为疾病的早期干预打开了入口。

  最后一点则是去娱乐化,但做垂直平台。病人大都需要抱团,但病好就走。娱乐化并不能留住这些人,也很少有人愿意和熟人分享自己太多的健康信息。因此不需要太多的社交功能,而垂直平台则更容易被人接受,这种平台更类似于信息查询,不要求病人太多主动贡献,更多是以一种第三方平台和信息提供者的形式,给用户一个可以找到专科问诊信息和类似病例分享的平台。病种数据库在这里很有机会。

  总结下来,移动医疗的轻使用者需要的是直接,有效而简单的服务。中国用户可能相对国外用户更加被动,这一方面是文化所致,一方面是病人长期在医疗环节的被动地位所致。因此,针对这种需求,未来的产品和服务需要更加简单,并通过数据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同时提供垂直平台给不同病种的病人一个查询参考的空间。这里的社交化功能可能并不明显,更多体现的是移动医疗作为传统医疗入口的意义。

  (原文标题:移动医疗:未来针对轻使用者)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