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当 “医不过二代”成为现实,谁才是历史罪人?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5-01-29 东方网 赞(2)
分享: 
导读
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让医生无所适从,近40%的医务人员因暴力袭医事件而有过放弃从医的念头。72%的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医不过二代正在成为现实。让医生感到自己劳动有尊严、劳动有价值,是广大医务人员发自肺腑的心声……

  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让医生无所适从,近40%的医务人员因暴力袭医事件而有过放弃从医的念头。72%的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医不过二代正在成为现实。让医生感到自己劳动有尊严、劳动有价值,是广大医务人员发自肺腑的心声……


  26日下午,在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上,来自医卫界的郑民华委员展示了一段视频,“别人眼中的医生”和“医生眼中的自己”,短片让现场在捧腹笑完之后又品出了一分其中的自嘲与无奈。

  当医生的职业尊严被践踏,当“医不过二代”的现象逐渐成为现实,如果我们再不共同做些什么,未来谁来替我们看病?谁来救死扶伤?

  周蓓华委员是一名儿科医生,她见证了这几年儿科医生招聘“越来越难”:“虽然每年的招生我们都是早早地赶去,但是门可罗雀,基本上没有人来报名。到了最后一轮是勉勉强强把人招满,有些人还是其他地方调剂来的。”

  周蓓华委员随口举了几个数据,复旦大学医科毕业生中一共就3名医生选择了儿科专业,明年即将毕业的150名儿科专业研究生中,选择儿科专业方向的目前仅一名。“因为儿科风险高、工作强度高、收入低,即使招来了人也不一定留住。”以之前来的三名复旦医学院学生为例,“现在还留在儿科医院工作也只有一个人了。”

  儿科医生的缺口只是这一行业中的一个缩影。中医临床人才的缺乏、老年护理机构专业护士的紧缺……医卫界委员的发言将医护行业的现状一一道来。

  郑民华医生称,除了加班已成“习惯”外,医生的压力还来自于晋升,目前在定职称、晋升工资等方面全靠学历,课题、任务来衡量,医学技术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让医生无所适从,近40%的医务人员因暴力袭医事件而有过放弃从医的念头。72%的医生不愿意子女从医,医不过二代正在成为现实。”郑民华认为,让医生感到自己劳动有尊严,劳动有价值,是广大医务人员发自肺腑的心声。

  由于谈的是自己所在行业的瓶颈问题,委员们不光摆出了问题,还同时给出了一条条的“解决之道”:建议有关部门以高校为源头加强医卫人才的培养;建议参照台湾地区的做法,儿科诊疗的收费进行一定比例的加成;建议适当提高医卫人员的收入,制定符合行业标准的考核机制。

  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肖泽萍回应表示,委员提到的问题涉及的相关工作都在逐步逐步落地,肖泽萍说。政府部门已经看清了这些问题,并开始研究、布局发展改革的方向,“好在这些问题,是齐心协力能够解决的。”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