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官员:反对中国医院参加国外信息化等级测评
导读 | 1月30日,由辽宁省医院协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的“医院信息化论坛”在辽宁举行。侯岩称:“我们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营利性的等级测评,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标志。” |
2015年1月30日,由辽宁省医院协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的“医院信息化论坛”在辽宁举行。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和信息司司长、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侯岩就“卫生信息化发展”问题发表演讲,并提出了2015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的三大重点。
侯岩表示,“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发布了200多个信息化标准。我们正在进行梳理完善标准的目录。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标准,还要加强业务的标准,统一语义和内涵,做到科学的决策。同时,要推动标准的落地、应用,积极开展测评、认证。我们也鼓励第三方进行测评。”
但是,侯岩还称:“我们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营利性的等级测评,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标志。”
关于2015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的三大重点,首先,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建设。侯岩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使各应用系统、应用机构、三大数据库实现基于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全方位的采集、相关部门间的对接。在该过程中,要加快国家平台和区域平台建设,利用社会力量,打造私有云和公有云。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疗大数据的应用管理,重点加强政府数据的有序开放,包括与行业内和行业外的数据融合共享,通过数据挖掘应用,来支撑服务和管理决策需求。
其次,充分发挥卫生信息化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驱动作用,要一手抓强化信息化对卫生计生工作监督决策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绩效考核、公立医院财务与决算管理、药品耗材的招标采购管理和全程的监控追溯等,以推动深化医改和精细化管理。此外,还要一手抓强化信息化对全人群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技术支撑作用。侯岩强调,“仅仅以大医院为中心的模式一定要转变到上下联动、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人群、全程的健康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以人为本,实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目标。”
再次,夯实卫生信息化发展基础。侯岩表示,为卫生信息化发展打基础,一方面要培育新的增长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迅速,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医疗机构和各领域的业务需求非常强烈,社会力量也有很强的进入该领域的动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标准和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能够互联,采集的数据质量可靠、有效应用。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制定了包括信息管理类、基础类、技术类等信息标准217项,基本满足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据侯岩介绍,国家卫计委目前正在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卫生信息化标准目录。
链接:
国家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
“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和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和信息司司长、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侯岩就“卫生信息化发展”问题发表演讲,并提出了2015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的三大重点。
侯岩表示,“原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发布了200多个信息化标准。我们正在进行梳理完善标准的目录。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标准,还要加强业务的标准,统一语义和内涵,做到科学的决策。同时,要推动标准的落地、应用,积极开展测评、认证。我们也鼓励第三方进行测评。”
但是,侯岩还称:“我们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营利性的等级测评,完全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标志。”
关于2015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的三大重点,首先,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建设。侯岩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使各应用系统、应用机构、三大数据库实现基于平台的互联互通、数据全方位的采集、相关部门间的对接。在该过程中,要加快国家平台和区域平台建设,利用社会力量,打造私有云和公有云。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疗大数据的应用管理,重点加强政府数据的有序开放,包括与行业内和行业外的数据融合共享,通过数据挖掘应用,来支撑服务和管理决策需求。
其次,充分发挥卫生信息化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驱动作用,要一手抓强化信息化对卫生计生工作监督决策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绩效考核、公立医院财务与决算管理、药品耗材的招标采购管理和全程的监控追溯等,以推动深化医改和精细化管理。此外,还要一手抓强化信息化对全人群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技术支撑作用。侯岩强调,“仅仅以大医院为中心的模式一定要转变到上下联动、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全人群、全程的健康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以人为本,实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改目标。”
再次,夯实卫生信息化发展基础。侯岩表示,为卫生信息化发展打基础,一方面要培育新的增长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迅速,在医疗健康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医疗机构和各领域的业务需求非常强烈,社会力量也有很强的进入该领域的动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标准和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能够互联,采集的数据质量可靠、有效应用。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制定了包括信息管理类、基础类、技术类等信息标准217项,基本满足当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据侯岩介绍,国家卫计委目前正在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卫生信息化标准目录。
链接:
国家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
“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和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