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推广后,硕士将受冷落?
导读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启动的2015年已经到来,对于这一制度在全国的推广,不少医疗界人士充满期待,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也遭到各种各样的吐槽。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启动的2015年已经到来,对于这一制度在全国的推广,不少医疗界人士充满期待,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也遭到各种各样的吐槽。
近日,《医学界》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推行可能出现的问题,采访了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儿科副教授、新生儿专科医师、斯凯普(美国)医生集团成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客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围产医学博士生导师林锦教授。以下是访谈要点:
《医学界》:林教授,最近教育部宣布从今年起停止临床医学7年制的招生,代之以5年医学本科加3年和规培并轨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教育。您认为这一改变会对中国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林锦: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医学教育,特别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发展一路坎坷,一直没有真正和世界接轨。医学教育学制的混乱,特别是近年来对临床技能培训的忽视和以学术为导向的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是导致目前民众对大部分在社区和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医生的医疗水平普遍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
今后中国的医生培养将主要定位在5+3模式,即5年医学院本科加3年的二级学科规培(硕士)。这已经是国家医疗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如果再加上x年的三级学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这个5+3+x新模式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又和世界主流的医学教育及医生培训相对接轨的体系,是中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创举。
但是由于某些配套制度改革的滞后和涉及利益的重分配,肯定会碰到不小的阻力。估计最大的阻力将会来自于今年毕业和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不是5+3+x,而是5+3+3+x或5+3+3+3+x。他们经过额外3-6年的硕士或博士学习以后还要和刚刚毕业的医学院本科生一起进行规培,今后的晋升和待遇都将受到影响。
但是我认为,由于我们原来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训练注重于科研,也就是注重于点上的突破,而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训更注重整体和临床应用的训练,两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所以国家规定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要当临床医生一定要经过规培是有道理的。
《医学界》:2014年起,招录的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将和规培并轨进入规培基地医院的二级学科进行规培,或将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教育造成冲击。您怎么看?应该如何转型?
林锦:我可以肯定今年大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会选择进入和规培并轨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项目,而传统的科学型硕士将会受到冷落。
这对国家的临床医生培训和大部分医院的前景肯定是利好。但是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一些研究型大学的附属医院的某些学科和某些教授将失去一大批廉价的科学型研究生,这将对目前以得奖、课题和文章为主要指标的学科和医生评价体系造成冲击。
现在我还不知道今年教育部主导的临床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会怎样应对这一新的变化。以后各个学校如何确定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招生数和比例等问题也还没有正确答案。
另外,由于2015年全国只有5万多的国家规培招收名额,就是到了2020年全国总共也只有11万个规培招收名额。显然每年需要进规培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会多于规培名额,那国家的各个规培点将怎样公平公正地招录规培学员呢?可以预见这个问题将马上会成为争吵的焦点,而我们的管理部门需要马上提出解决方案。
我能想象到的最公平公正的方式还是统一考试,因此我认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规培生招录系统迫在眉睫。我以前提过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规培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和教育彻底并轨,设法利用并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让每个医学院学生在毕业前参加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全国研究生录取和规培录取统一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由毕业生优先选择规培点和专业。
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法国都采用这种根据考试成绩排位由毕业生通过电脑按顺位选择规培点和专业的类似方法。也可以通过修改执业医师法,把中国的执业医师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和全国研究生录取和规培录取统一考试并轨,保留现在的考试为第二部分。如果真的是采用这样的考试方法录取,那这么多的培训基地医院和专业就需要由国家确定名额。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些今年毕业和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怎么办呢?他们也要参加考试吗?还是在2015-2020年的过渡期间保留一部分规培名额给他们,让他们以后自动进入规培系统呢?另外2015年全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招生计划数是否马上需要大幅度减少到11万左右呢?那些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近几年拼命扩招的地方医学院校该怎么办呢?说到这里,大家不觉得背部有一股凉意吗?医学院的招生是增肥容易减肥难,答案在哪呢?
近日,《医学界》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全国推行可能出现的问题,采访了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儿科副教授、新生儿专科医师、斯凯普(美国)医生集团成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客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围产医学博士生导师林锦教授。以下是访谈要点:
《医学界》:林教授,最近教育部宣布从今年起停止临床医学7年制的招生,代之以5年医学本科加3年和规培并轨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教育。您认为这一改变会对中国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林锦: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医学教育,特别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发展一路坎坷,一直没有真正和世界接轨。医学教育学制的混乱,特别是近年来对临床技能培训的忽视和以学术为导向的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是导致目前民众对大部分在社区和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医生的医疗水平普遍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
今后中国的医生培养将主要定位在5+3模式,即5年医学院本科加3年的二级学科规培(硕士)。这已经是国家医疗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如果再加上x年的三级学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这个5+3+x新模式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又和世界主流的医学教育及医生培训相对接轨的体系,是中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创举。
但是由于某些配套制度改革的滞后和涉及利益的重分配,肯定会碰到不小的阻力。估计最大的阻力将会来自于今年毕业和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不是5+3+x,而是5+3+3+x或5+3+3+3+x。他们经过额外3-6年的硕士或博士学习以后还要和刚刚毕业的医学院本科生一起进行规培,今后的晋升和待遇都将受到影响。
但是我认为,由于我们原来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训练注重于科研,也就是注重于点上的突破,而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训更注重整体和临床应用的训练,两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所以国家规定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要当临床医生一定要经过规培是有道理的。
《医学界》:2014年起,招录的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将和规培并轨进入规培基地医院的二级学科进行规培,或将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教育造成冲击。您怎么看?应该如何转型?
林锦:我可以肯定今年大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会选择进入和规培并轨的专业型医学研究生项目,而传统的科学型硕士将会受到冷落。
这对国家的临床医生培训和大部分医院的前景肯定是利好。但是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一些研究型大学的附属医院的某些学科和某些教授将失去一大批廉价的科学型研究生,这将对目前以得奖、课题和文章为主要指标的学科和医生评价体系造成冲击。
现在我还不知道今年教育部主导的临床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会怎样应对这一新的变化。以后各个学校如何确定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招生数和比例等问题也还没有正确答案。
另外,由于2015年全国只有5万多的国家规培招收名额,就是到了2020年全国总共也只有11万个规培招收名额。显然每年需要进规培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会多于规培名额,那国家的各个规培点将怎样公平公正地招录规培学员呢?可以预见这个问题将马上会成为争吵的焦点,而我们的管理部门需要马上提出解决方案。
我能想象到的最公平公正的方式还是统一考试,因此我认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规培生招录系统迫在眉睫。我以前提过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规培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和教育彻底并轨,设法利用并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让每个医学院学生在毕业前参加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全国研究生录取和规培录取统一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由毕业生优先选择规培点和专业。
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法国都采用这种根据考试成绩排位由毕业生通过电脑按顺位选择规培点和专业的类似方法。也可以通过修改执业医师法,把中国的执业医师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和全国研究生录取和规培录取统一考试并轨,保留现在的考试为第二部分。如果真的是采用这样的考试方法录取,那这么多的培训基地医院和专业就需要由国家确定名额。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些今年毕业和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怎么办呢?他们也要参加考试吗?还是在2015-2020年的过渡期间保留一部分规培名额给他们,让他们以后自动进入规培系统呢?另外2015年全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招生计划数是否马上需要大幅度减少到11万左右呢?那些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近几年拼命扩招的地方医学院校该怎么办呢?说到这里,大家不觉得背部有一股凉意吗?医学院的招生是增肥容易减肥难,答案在哪呢?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