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学遇上互联网,是“移动医疗”还是“医疗移动”?
导读 | 最近医院里格外热闹,除了患者、药代和号贩子,一批更有组织性的互联网医疗从业人员也开始进入了。比较明显的,是各种海报,春雨、杏树林、支付宝们已经在多家医院里正面交锋;一般人察觉不到的,是等候在诊室外追着医生注册的地推人员。
|
最近医院里格外热闹,除了患者、药代和号贩子,一批更有组织性的互联网医疗从业人员也开始进入了。比较明显的,是各种海报,春雨、杏树林、支付宝们已经在多家医院里正面交锋;一般人察觉不到的,是等候在诊室外追着医生注册的地推人员。
我知道的不多,就是谈谈感受。
互联网医疗为什么追医生?
这个逻辑很简单,在自己的平台上注册的医生数量越大、质量越高,为吸引患者提供的噱头和支撑就越好。先有医生,再有患者,然后就不愁没有钱。
医生为什么能够被追到?
其实,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大医生还是小医生,他们都有一部分需求可以被互联网医疗填补,这个已经被事实有力地证明了。
在电视、网络的轮番教育下,医生从心理上已经接受了诸如养生堂、好大夫一类和医疗健康相关的传播途径,并且知道它们能够给大众和自己带来什么。为科研、为职称、为名气、为物质,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原则下,正常人有的需求医生也都会有。
更何况,互联网领域不乏医疗专业人士,他们明白医生在这个闭环中的独特价值,带来了对医生群体更深层的关注和帮助,赋予了B端更大的话语权。
现实1:同一个医生在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都有注册
假如你是互联网医疗地推团队中的一个业务员,你会怎么找医生?我可能会到某平台上先看一眼,哪些医生注册了,说明他们基本了解这类产品而且接受了,我解说起来更加轻松。我就跟他讲,某平台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比它更****,而且还有它做不到的****。
事实的确如此,这是行业蛋糕被做大后给我带来的一个利好。医生入驻我这里,不会对他原有的业务造成影响,只是增加了一个通向患者的出口,甚至都不需要本人操作,我就给他注册好了。除非我的平台名声很差不靠谱,不然好像没有什么风险。
所以同一个医生会在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都有注册,基本没有排他性。
现实2:同一个团队的科研项目被多家公司盯上
前面提到,互联网医疗领域有很多专业人士,或者做过调研的非医疗专业人士,他们容易从医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医生需要什么呢?除了问诊能够带来的名气和物质外,当然更需要科研成果。尤其在这个大数据为王的时代,各家都在想办法把住入口。像病历夹、医学研讨和社交平台、随访产品等,包括单病种的多病种的、单中心的多中心的,竞争激烈已经不下于问诊了。
做这类主要针对B端的产品,注册医生数同样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一个一个攻占医生,当然比较慢,我希望最好是一个医院整体推、一个科室整体推,不过这又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我就尽量找有名的大医生。
往往,他们手上有一些重大的研究课题或者学术联盟,这是一个搜罗大数据的好机会,但别人也发现了这个机会,推广过程中的竞争可谓是贴身肉搏。
现实3:医生的科研需求处在没法被满足的状态
近几年互联网医疗这么火,有的医生干脆走出体制自己创业了,而很多没有走出体制的医生,本来自己就很想做些事,现在他们也愿意和互联网医疗结合起来。
比如,同行之间学术交流的私密平台,患者随访的病历记录等。那么,既然现在有这么多的互联网医疗产品(据说2014年统计的就超过2000种了),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模板来合作呢?单病种的,像糖尿病、癌症等疾病被关注的比较多,他们的产品可以复制吗?多病种的,像病历夹之类,能够满足我的需要吗?
很遗憾。虽然在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医疗专业人士,而非专业人士也在不断地做调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医生们想要找一个配合自己科研的产品时,就是没有合适的。
有些医生在这方面想得比较深远的,甚至在找自己找团队协调做这件事。
医生到底是甲方还是乙方?
一方面,做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希望吸引和挖掘更多重度用户,其中就包括医生,于是想尽各种方法希望医生能留下;
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却始终没有形成排他性,医生也只能把大家都当做一个提供服务的工具;
一方面,当医生在面对自己切身的一些刚性的科研需求时,他们特别希望找到一款安全又好用的权威产品,但却又找不到值得认可和信赖的专业平台。
这是为什么?互联网医疗平台有这个意愿维系重度用户,医生有这个意愿进行深度合作,但是找不到一触即发的结合点。总感觉大家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我用这个也可以,用那个也可以,我不用这个也可以,不用那个也可以。
当然必须承认,问诊帮很多患者解决了问题、帮很多医生提高了名气和收入,病历夹帮很多医生增加了记录的渠道,一些科研交流平台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看起来,在这个生物链中,医生一开始是作为甲方存在的;但随着行业蛋糕越做越大,医生的内在需求开始被激发,于是尝试扮演了部分乙方的角色,但是这个乙方提出的条件又比较苛刻,找到合作伙伴不容易。
其实,从B端的角度讲,医生对自己的需求是最清楚的,他们十分明白各种类型的数据在自己这里所占据的地位。哪种是层级最高的?哪种是沟通共享的?哪种是随身记录防止遗漏的?如果市面上有这么一种产品,他们可能就直接用了;如果没有,当他们特别需要的时候,也许自己找团队做了,也许就这么算了。
说实话,作为一名群众,我希望找到一款让我特别依赖的产品,不管大病或小病,只要有了它我就不用愁了;其实,医生也特别希望找到一款能帮助他们进行深度科研和数据挖掘的产品。
小编的话:在作者王湖(原医疗健康媒体从业者,现专注互联网医疗及医疗投资相关领域)写完上面这篇《医生在互联网医疗战役中是甲方OR乙方?》并被多家微信公众号转载以后,动脉网读者风清扬就又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2015互联网医疗大战:回归医生本质为王道
当"互联网+"的普适特性伸向医疗界,一场神奇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百姓只能去医院看病的模式,"随时随地轻松挂号、问诊"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时间,移动医疗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春雨医生、挂号网、就医160、爱问医生、邻家医生等一批移动医疗企业迅速成长,BAT巨头也纷纷涌入,加紧布局移动医疗行业。然而在热闹的行情背后,移动医疗的前路究竟在哪里?
未来医院,让医生失业,是真的么?
5月,支付宝正式对外公布了"未来医院"计划,11月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放出豪言,30年后,让医生失业,此观点一出,引来一片哗然。马云惯于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善于爆出犀利观点,引领一众粉丝,一呼百应,一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就足以让万千粉丝热血沸腾。
马云的“未来医院”计划出台后,他毫不讳言自己有个"医疗梦"。"未来就诊将在家中完成"、"未来医院颠覆传统就诊模式"、"未来三十年""医生将找不到工作"等论调,无疑为医疗界、科技圈投下一枚话题炸弹。
然而,梦想丰满,现实骨感。
梳理”未来医院“的就诊流程,大体是这样的:线上挂号、候诊——线下问诊——线上检查缴费——线下检验——线上取报告——线下诊断——线上药品缴费——线下取药治疗。
然而,眼下的"未来医院"无疑存在两大硬伤,一是多数医院与医保对接不畅,医保对接当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各地政府对医保系统改革的态度和决心问题。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通过医保买药是常识和习惯,对于各地政府而言,医保网络对接后药品控制和安全问题也必须考虑。对接医保,路阻且长。
二是和医院的利益协调问题。现有的行业生存模式是以药养医,如果不考虑对医院、医生进行补贴,阿里搭建的处方药的抢单平台将直接切掉医院的大部分盈利,马云的生意越大,医院就越亏钱,医院会答应么?
移动医疗别任性,有钱还得有医生
所以尽管马云靠着电商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布局移动医疗也绝对不差钱,但是医疗领域不同于传统的B2C电商,不是有钱就可以任性的行业。纵观当下活跃的移动医疗企业,都在忙着圈钱融资圈患者,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圈患者上面,更是不惜砸钱补贴患者来抢占市场。
但大多数人都忘了,患者是听医生建议的,医生才是医疗的核心,也是最大的稀缺资源。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如果没有一批优质的医生,都是纸上谈兵。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卖消费品的方式来卖医疗服务,肯定不会走的长远。所以移动医疗别任性,有钱还得有医生。
而我国大多数医生是事业单位人,不是自由人,只能受雇于一家医院。中国医生的不自由性决定了医生是依附在医院这个庞大的组织之上,所以移动医疗若想获得大批的优质医生资源,将他们从”线下“搬到”线上“,必须要打通医院,从医院入手。
当然从医院入手,聚集医生,服务患者,这条移动医疗发展之路大家都想得到,移动医疗的创业者们也垂涎医院已久,但医院这块壁垒却不是可以轻易打进的。
服务医院,得医院者得天下
在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亚洲国家,老百姓就医都是”认庙不认和尚“,老百姓与医生建立面诊关系是通过医院这个途径来搭建的,很少有直接是由患者指名道姓要找哪位医生来看病的(少数大牛、名医除外),在这个大前提下,一棒子就打死了很多产品。”XX医生“产品非常之多,他们所能构建的稳固的医患连接就只有前文括号里排除的那一部分,因为这类产品都是绕开了医院试图直接建立”医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弱连接,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想到比较巧妙的办法通过圈患者反过来圈医生,倒也还是能够产生比较好效果的,比如杏仁医生。
在这个逻辑之下,都有哪些公司是服务医院来谋取天下的呢?挂号网?趣医网?还是传统的HIS厂商?
挂号网得了医院吗?对,他们坐拥遍布23省的900家公立医院,在互联网上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挂到号,据说其用户规模达到3700万,成功挂号量达到了2300多万人次,市场份额国内第一。再加上腾讯助其一臂之力,看起来这天下非他莫属了。
笔者有幸参与了一些朋友的市场调研工作,走访了五湖四海数十家医院,竟然发现原来即便是行业大佬挂号网,离医院其实也还是有些距离,首先,他们有很多医院看起来是可以挂号的,但却只有少量的专家号源;其次,他们与医院的数据交换有很多医院是通过EXCEL的方式传给医院的。当然了,反过来想,他们采取这样与医院轻度接触的方式,圈起医院来非常快,也难怪会成就他们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再看趣医院,这个产品源自京颐,京颐算是传统的HIT厂商了,按照上面这么一说,他们有机会了,他们天生就是帮医院干活,挣医院的钱,离医院可近了,也懂医院。但是,仔细体验其产品,似乎还有些差距,估计还有段路要走。看来,以他们为代表的传统HIS厂商,虽然有经验,但在打造互联网产品之路上,要些时日来磨合。
如此一来,热闹了一年的移动医疗还有别的模式代表吗?
回归医疗本质,服务才是王道
2014年无疑是移动医疗企业的丰收之年,这一年中发生了80余起融资案例,是2008年~2013年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三倍,BAT大佬的大手笔投资更是一次次刷新了行业新高度,那么,这会移动医疗是元年吗?
笔者不才,却不敢苟同,也不敢妄加评论,个中端倪,仅限于个人推测,谁能笑到最后,还真说不好。但笔者坚持认为,只有服务好医院、医生、患者,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不是"移动医疗",而是"医疗移动"。
我知道的不多,就是谈谈感受。
互联网医疗为什么追医生?
这个逻辑很简单,在自己的平台上注册的医生数量越大、质量越高,为吸引患者提供的噱头和支撑就越好。先有医生,再有患者,然后就不愁没有钱。
医生为什么能够被追到?
其实,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大医生还是小医生,他们都有一部分需求可以被互联网医疗填补,这个已经被事实有力地证明了。
在电视、网络的轮番教育下,医生从心理上已经接受了诸如养生堂、好大夫一类和医疗健康相关的传播途径,并且知道它们能够给大众和自己带来什么。为科研、为职称、为名气、为物质,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原则下,正常人有的需求医生也都会有。
更何况,互联网领域不乏医疗专业人士,他们明白医生在这个闭环中的独特价值,带来了对医生群体更深层的关注和帮助,赋予了B端更大的话语权。
现实1:同一个医生在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都有注册
假如你是互联网医疗地推团队中的一个业务员,你会怎么找医生?我可能会到某平台上先看一眼,哪些医生注册了,说明他们基本了解这类产品而且接受了,我解说起来更加轻松。我就跟他讲,某平台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比它更****,而且还有它做不到的****。
事实的确如此,这是行业蛋糕被做大后给我带来的一个利好。医生入驻我这里,不会对他原有的业务造成影响,只是增加了一个通向患者的出口,甚至都不需要本人操作,我就给他注册好了。除非我的平台名声很差不靠谱,不然好像没有什么风险。
所以同一个医生会在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都有注册,基本没有排他性。
现实2:同一个团队的科研项目被多家公司盯上
前面提到,互联网医疗领域有很多专业人士,或者做过调研的非医疗专业人士,他们容易从医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医生需要什么呢?除了问诊能够带来的名气和物质外,当然更需要科研成果。尤其在这个大数据为王的时代,各家都在想办法把住入口。像病历夹、医学研讨和社交平台、随访产品等,包括单病种的多病种的、单中心的多中心的,竞争激烈已经不下于问诊了。
做这类主要针对B端的产品,注册医生数同样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一个一个攻占医生,当然比较慢,我希望最好是一个医院整体推、一个科室整体推,不过这又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我就尽量找有名的大医生。
往往,他们手上有一些重大的研究课题或者学术联盟,这是一个搜罗大数据的好机会,但别人也发现了这个机会,推广过程中的竞争可谓是贴身肉搏。
现实3:医生的科研需求处在没法被满足的状态
近几年互联网医疗这么火,有的医生干脆走出体制自己创业了,而很多没有走出体制的医生,本来自己就很想做些事,现在他们也愿意和互联网医疗结合起来。
比如,同行之间学术交流的私密平台,患者随访的病历记录等。那么,既然现在有这么多的互联网医疗产品(据说2014年统计的就超过2000种了),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模板来合作呢?单病种的,像糖尿病、癌症等疾病被关注的比较多,他们的产品可以复制吗?多病种的,像病历夹之类,能够满足我的需要吗?
很遗憾。虽然在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医疗专业人士,而非专业人士也在不断地做调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医生们想要找一个配合自己科研的产品时,就是没有合适的。
有些医生在这方面想得比较深远的,甚至在找自己找团队协调做这件事。
医生到底是甲方还是乙方?
一方面,做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希望吸引和挖掘更多重度用户,其中就包括医生,于是想尽各种方法希望医生能留下;
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却始终没有形成排他性,医生也只能把大家都当做一个提供服务的工具;
一方面,当医生在面对自己切身的一些刚性的科研需求时,他们特别希望找到一款安全又好用的权威产品,但却又找不到值得认可和信赖的专业平台。
这是为什么?互联网医疗平台有这个意愿维系重度用户,医生有这个意愿进行深度合作,但是找不到一触即发的结合点。总感觉大家处在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我用这个也可以,用那个也可以,我不用这个也可以,不用那个也可以。
当然必须承认,问诊帮很多患者解决了问题、帮很多医生提高了名气和收入,病历夹帮很多医生增加了记录的渠道,一些科研交流平台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看起来,在这个生物链中,医生一开始是作为甲方存在的;但随着行业蛋糕越做越大,医生的内在需求开始被激发,于是尝试扮演了部分乙方的角色,但是这个乙方提出的条件又比较苛刻,找到合作伙伴不容易。
其实,从B端的角度讲,医生对自己的需求是最清楚的,他们十分明白各种类型的数据在自己这里所占据的地位。哪种是层级最高的?哪种是沟通共享的?哪种是随身记录防止遗漏的?如果市面上有这么一种产品,他们可能就直接用了;如果没有,当他们特别需要的时候,也许自己找团队做了,也许就这么算了。
说实话,作为一名群众,我希望找到一款让我特别依赖的产品,不管大病或小病,只要有了它我就不用愁了;其实,医生也特别希望找到一款能帮助他们进行深度科研和数据挖掘的产品。
小编的话:在作者王湖(原医疗健康媒体从业者,现专注互联网医疗及医疗投资相关领域)写完上面这篇《医生在互联网医疗战役中是甲方OR乙方?》并被多家微信公众号转载以后,动脉网读者风清扬就又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2015互联网医疗大战:回归医生本质为王道
当"互联网+"的普适特性伸向医疗界,一场神奇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百姓只能去医院看病的模式,"随时随地轻松挂号、问诊"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时间,移动医疗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春雨医生、挂号网、就医160、爱问医生、邻家医生等一批移动医疗企业迅速成长,BAT巨头也纷纷涌入,加紧布局移动医疗行业。然而在热闹的行情背后,移动医疗的前路究竟在哪里?
未来医院,让医生失业,是真的么?
5月,支付宝正式对外公布了"未来医院"计划,11月马云在互联网大会上放出豪言,30年后,让医生失业,此观点一出,引来一片哗然。马云惯于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善于爆出犀利观点,引领一众粉丝,一呼百应,一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就足以让万千粉丝热血沸腾。
马云的“未来医院”计划出台后,他毫不讳言自己有个"医疗梦"。"未来就诊将在家中完成"、"未来医院颠覆传统就诊模式"、"未来三十年""医生将找不到工作"等论调,无疑为医疗界、科技圈投下一枚话题炸弹。
然而,梦想丰满,现实骨感。
梳理”未来医院“的就诊流程,大体是这样的:线上挂号、候诊——线下问诊——线上检查缴费——线下检验——线上取报告——线下诊断——线上药品缴费——线下取药治疗。
然而,眼下的"未来医院"无疑存在两大硬伤,一是多数医院与医保对接不畅,医保对接当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各地政府对医保系统改革的态度和决心问题。对于普通百姓而言,通过医保买药是常识和习惯,对于各地政府而言,医保网络对接后药品控制和安全问题也必须考虑。对接医保,路阻且长。
二是和医院的利益协调问题。现有的行业生存模式是以药养医,如果不考虑对医院、医生进行补贴,阿里搭建的处方药的抢单平台将直接切掉医院的大部分盈利,马云的生意越大,医院就越亏钱,医院会答应么?
移动医疗别任性,有钱还得有医生
所以尽管马云靠着电商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布局移动医疗也绝对不差钱,但是医疗领域不同于传统的B2C电商,不是有钱就可以任性的行业。纵观当下活跃的移动医疗企业,都在忙着圈钱融资圈患者,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圈患者上面,更是不惜砸钱补贴患者来抢占市场。
但大多数人都忘了,患者是听医生建议的,医生才是医疗的核心,也是最大的稀缺资源。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如果没有一批优质的医生,都是纸上谈兵。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卖消费品的方式来卖医疗服务,肯定不会走的长远。所以移动医疗别任性,有钱还得有医生。
而我国大多数医生是事业单位人,不是自由人,只能受雇于一家医院。中国医生的不自由性决定了医生是依附在医院这个庞大的组织之上,所以移动医疗若想获得大批的优质医生资源,将他们从”线下“搬到”线上“,必须要打通医院,从医院入手。
当然从医院入手,聚集医生,服务患者,这条移动医疗发展之路大家都想得到,移动医疗的创业者们也垂涎医院已久,但医院这块壁垒却不是可以轻易打进的。
服务医院,得医院者得天下
在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亚洲国家,老百姓就医都是”认庙不认和尚“,老百姓与医生建立面诊关系是通过医院这个途径来搭建的,很少有直接是由患者指名道姓要找哪位医生来看病的(少数大牛、名医除外),在这个大前提下,一棒子就打死了很多产品。”XX医生“产品非常之多,他们所能构建的稳固的医患连接就只有前文括号里排除的那一部分,因为这类产品都是绕开了医院试图直接建立”医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弱连接,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想到比较巧妙的办法通过圈患者反过来圈医生,倒也还是能够产生比较好效果的,比如杏仁医生。
在这个逻辑之下,都有哪些公司是服务医院来谋取天下的呢?挂号网?趣医网?还是传统的HIS厂商?
挂号网得了医院吗?对,他们坐拥遍布23省的900家公立医院,在互联网上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挂到号,据说其用户规模达到3700万,成功挂号量达到了2300多万人次,市场份额国内第一。再加上腾讯助其一臂之力,看起来这天下非他莫属了。
笔者有幸参与了一些朋友的市场调研工作,走访了五湖四海数十家医院,竟然发现原来即便是行业大佬挂号网,离医院其实也还是有些距离,首先,他们有很多医院看起来是可以挂号的,但却只有少量的专家号源;其次,他们与医院的数据交换有很多医院是通过EXCEL的方式传给医院的。当然了,反过来想,他们采取这样与医院轻度接触的方式,圈起医院来非常快,也难怪会成就他们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再看趣医院,这个产品源自京颐,京颐算是传统的HIT厂商了,按照上面这么一说,他们有机会了,他们天生就是帮医院干活,挣医院的钱,离医院可近了,也懂医院。但是,仔细体验其产品,似乎还有些差距,估计还有段路要走。看来,以他们为代表的传统HIS厂商,虽然有经验,但在打造互联网产品之路上,要些时日来磨合。
如此一来,热闹了一年的移动医疗还有别的模式代表吗?
回归医疗本质,服务才是王道
2014年无疑是移动医疗企业的丰收之年,这一年中发生了80余起融资案例,是2008年~2013年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三倍,BAT大佬的大手笔投资更是一次次刷新了行业新高度,那么,这会移动医疗是元年吗?
笔者不才,却不敢苟同,也不敢妄加评论,个中端倪,仅限于个人推测,谁能笑到最后,还真说不好。但笔者坚持认为,只有服务好医院、医生、患者,才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不是"移动医疗",而是"医疗移动"。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