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一位旅美医生对SCI论文的感悟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5-02-23 医学界杂志 赞(2)
分享: 
导读
  1月20日,张晓威发表了《有感于在美国学术讨论中看到中国的SCI论文》,描述了他在美国的医疗环境中对SCI论文的感受,此文得到很多国内同行的共鸣。
  1月20日,张晓威发表了《有感于在美国学术讨论中看到中国的SCI论文》,描述了他在美国的医疗环境中对SCI论文的感受,此文得到很多国内同行的共鸣。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SC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则可以进入SCI系统。张晓威在美国发现,每次美国医生查房讨论的时候,都检索感兴趣领域的文章,不一定是最新的,但基本把这个方向的文章检索的很全面。因此张晓威有时候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文章也被检索出来,这时他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好像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感觉”。

  但是张晓威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目前属于科研大跃进阶段,像战场上大规模的冲锋,不管有没有作战经验,先一股脑冲上去再说。“中国医生对SCI的认识就是用英文写论文,对老一代医生来讲简直是不可逾越的大山;对年轻医生来讲是各种评价的指标,硬着头皮也得上。”

  这种方式有优势也有劣势,张晓威分析:“优势在于能够让10年前还没听说过的概念,在短短10年间我国SCI论文数量就跃居世界第二;劣势在于,国家目前采取的SCI导向,使得不少医生觉得医院行政化的命令搞科研,没有灵感、没有培训、没有题材,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完全无所适从,很多人非常抵触。”

  但美国医生对SCI论文,给了张晓威不同的感受。“美国医生很少特别强调SCI论文,因为在PubMed上检索到的大部分都是SCI论文,他们一直在用SCI进行学术交流;而我们正处于融入国际学术圈的过程中,所以SCI论文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他们更看重的是本领域内的期刊影响因子。年轻的医学生或者住院医师,为了获得主治医师的推荐,经常会参与一些课题,争取发表一些文章,以显示自己参与医学研究的实力,这是他们最为SCI卖力的时候。”

  张晓威所在的访学医院是一所学术性质的大型医院,医院除了医疗外,还有基础医学实验室,临床研究办公室,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医学院的研究机构。有些临床医生,除了做医生还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喜欢科研,有的甚至在医学院的时候专门花4-5年的时间读一个基础医学的博士(PhD)。这些人的压力不在于医院或科室逼着医生每年发多少论文,有多少成果产出,而在于自己的研究经费是否足够支撑起后继的研究并发表研究成果,如果没有钱了,那么自己的课题就得结束了,也就无法再谈什么发表文章了;而没有发表文章,也就无法继续申请新的课题。而不想做研究的医生,全身心投入临床即可,无论公立或私立医院都没有对医生发表论文有硬性规定。

  这让张晓威意识到,美国医院和科室的行政化命令与中国不同。“中国更像是半军事化的命令,不管你行不行,命令下来,你必须得做出工作来。中国作为后来者,在早期不得不采取这种人海式、行政化、被动式的科研大跃进方式,但从长期来看,不能一直这样。”

  在中国,很多人认为临床与科研不可兼得,但张晓威在美国却很少听到这样的说法。“大学型医院里的知名教授,都是既有丰富的临床和手术经验,又有自己的课题和实验室。医学的发达,其中就是由这些临床和科研双料医生推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双料医生出现。”

  让张晓威感到高兴的是,他在美国看到的被检索出的中国SCI论文,北京的并不多,很多都是其它省市的。他认为这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地都有条件直接排除自己的人员到国外学习,全国各地的医学机构都在积极向上,向高水平的研究机构看齐。“中国和美国一样大,也应该像美国一样有众多的一流研究机构在各个城市,甚至一些小的县市。在美国,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迈阿密、休斯顿、洛杉矶、圣路易斯等诸多地方都有各种一流机构。同理,在中国也应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长沙、杭州等有各种一流研究机构。”

  对于中国在SCI上的弊端,张晓威认为,应该逐步改进。“从局部的层面,我国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定义哪些机构是学术型医院,在学术型医院中有多少比例的医生应该进行研究,从各种福利、待遇上进行明确规范。而不需要进行学术研究的医生,则不用参与学术竞争,还医生于临床,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医学科研。多扶植具有长远、转化效益的研究,让临床医生不要过分专注于纯基础的研究。针对SCI论文,慢慢向重质量转化,而非一味重视数量等等。”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