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这一个亿背后的玄机在哪里?
导读 | 近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将与自然人季军共同投资一亿元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涉水医药电商,大手笔背后隐藏了怎样的玄机? |
【LIFE健康】随着医药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医药零售企业都投入到这一领域。近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将与自然人季军共同投资一亿元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涉水医药电商。
上药电商模式核心在于打造“电子处方”、“药品数据”、“患者数据”三大平台,基于线下的零售网点为患者提供处方药购买和全面的长期健康管理服务。从上药的策略来看,其主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推动医药电商业务的发展。
那么,上药的优势究竟在哪里?答案就是上药收购众协药业后重点布局的DTP模式。
所谓DTP模式,是Direct to Patient(高值药品直送)的缩写, DTP模式适用的药品是价格较高的药品,主要是新特药品。新特药品由于价格高昂,属于自费药品,一般而言,因为医院对药品定价管控严格,医生处方的药品中,自费药品价格不能超过一定比例,或因医院针对某些疑难杂症的药品暂时没有库存,使得这些新特药品容易成为医院处方外流的“主力”品种。如果社会药房恰好有这部分新特药品,就可以成为医院用药的补充。不少药店正是看到了不少顾客对于新特药的需求而经营新特药品类,引入DTP模式则是希望通过专业的服务,争取到更多的医院外流处方。
由于上药原先的DTP业务主要集中在特种药,利润相对较高,原来与医院的合作关系也较为顺畅,因为都是医院不愿意进货的对库存要求高的产品。但是,DTP模式如果仅局限于这一领域是很难真正做大的。在处方药网售解禁的大潮下,上药也想进入这一领域一展身手。
与外部进入者相比,在中国从事DTP业务的主要几家零售药店的经验肯定更为丰富,优势也相对明显。但在医药并未真正分家之前,大医院处方的大规模外流可能性并不大,这一市场依旧有限。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依旧固守原先与大医院合作的思维,反倒容易被后进者反超,原本的优势反倒成了劣势。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力度加大和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基础医疗,结合医药电商的DTP模式将会找到真正的市场机会。
由于基础医疗的市场一直受到大医院的压制,在营收的增长和成本的压缩上都有着很强的动力。未来如果能够将诊所的服务能力真正提高,政策上再将基础医疗的药品部门完全剥离,结合DTP模式的医药电商将获得很大的发展。随着基础医疗不再拥有自身的药房,零售药店和医药电商将通过与基础医疗的合作真正得到处方的外流所带来的业务。
由于基础医疗更多的是全科服务,常规性的药品需求量比较大,但这部分业务的利润比较低,完全是走量。要想真正的去获得稳定的发展还是需要依靠慢病和康复患者,这类患者所需的药品服用周期长,诊断难度小,更适合全科的基础医疗来进行健康管理。医药电商需要去承接基础医疗所不能覆盖的服务,比如用户数据分析、会员管理以及药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三位一体的服务。
但是,DTP模式在中国并没有为大众服务的经验,如何将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仍是挑战。在线上搭建平台吸纳更多的服务提供者并将之整合是一个有效的思路,但如何将流程理顺并管控各个环节则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未来的医疗服务将以病人为核心,毫无疑问,药品的服务也将以病人为核心。而未来基础医疗的发展则为这两个转变的实现提供了机会。
在互联网浪潮下的DTP模式可能更为适合医药电商未来发展的路径,但管控和整合是最大的挑战。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