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病这件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导读 | 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到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无所用其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 |
这是1971年的一份门诊病史卡,上端印着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到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就是急性病也只好让医生处治,自己也无所用其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对于病,要有坚强的斗争意志,但不要着急。
所以,治病不光是医生的事情,患者的态度也至关重要。如果患者的疾病观不正确,处处猜疑、提防或者命令医生,必然影响治疗效果。扁鹊在他的“六不治”中也曾经提到:“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如果把疾病、医生、病人比喻成三方的话,如果病人和医生站到一边,就是二对一;如果病人把医生当成敌人,就变成医生一对二了,哪个胜算更大不言而喻。
毛主席的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一个正确对待疾病和医生的态度。
建议医闹们默写一百遍。
这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写给正在患病的王观澜同志信中的一段话。王观澜是我党著名的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他从40年代开始患严重的胃肠病,先后经历了7次大的危险,曾几度徘徊于死亡的边缘。但是他坚持按照毛泽东所说的办法,精神乐观,意志坚强,积极配合治疗,终于战胜了死神的威胁,驱除了困扰自己12年之久的病魔,恢复了健康。这段话后来成了许多同志正确对待疾病、战胜疾病的精神武器,也成了医院中病友之间互勉互励的箴言警句。革命老前辈邓颖超同志,也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先后患过多种慢性病,她同样按照毛主席写给王老的话去做,不但战胜了疾病,而且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奔波操劳到最后一息。
所以,治病不光是医生的事情,患者的态度也至关重要。如果患者的疾病观不正确,处处猜疑、提防或者命令医生,必然影响治疗效果。扁鹊在他的“六不治”中也曾经提到:“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如果把疾病、医生、病人比喻成三方的话,如果病人和医生站到一边,就是二对一;如果病人把医生当成敌人,就变成医生一对二了,哪个胜算更大不言而喻。
毛主席的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一个正确对待疾病和医生的态度。
建议医闹们默写一百遍。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