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基础医疗给第三方检查中心的机会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5-03-25 村夫日记 赞(2)
分享: 
导读
要谈基础医疗先必须明确其概念,目前我们所通常用的基层医疗,是按照层级来划分的,也就是相对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来讲,除此之外的医疗服务,包括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所以及以下单位。

  要谈基础医疗先必须明确其概念,目前我们所通常用的基层医疗,是按照层级来划分的,也就是相对三级、二级、一级医院来讲,除此之外的医疗服务,包括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所以及以下单位。但在我们下来要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医疗分析中,我们更倾向于用基础,而不是基层。这是针对服务的职能来讲的,基础医疗的特性应该是:方便、高效、以病人为核心,基础医疗的定位应该是可以解决大部分小病、轻急症、作为离病人最近的载体行使预防、教育、病后管理等职责。

  基础医疗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带来一轮检验市场的变革。目前的检验器械市场的特性是,越大的医院,使用进口器械的比例越高。过去几年三甲医院经历了一轮装备竞赛,由于体制上的问题,药品和检查是医院利益的重心,被采购的产品价格越高,灰色地带的比例也越高。在良性采购中,实惠的产品更有可能中标,但中国目前的情况是整个医疗产品市场价格被推高,价格越高反而越有吸引力。因此进口产品一直在大医院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采购价格高,后期的维护成本也相当高。

  基础医疗的发展或许会改变这种情况。但是,在目前缺医少药,门可罗雀的情况下,要把采购的模式简单复制到单体机构是不可行的,就算有政府的拨款,不改变目前病人不信任的状态,就算采购也只能闲置。这里的决定因素并不是采购贵的进口货,还是便宜的国产产品,而是有没有人来用。

  同时,基础医疗的特点就是便利性,也就是说其单体的规模并不需要很大,但布点和服务项目上要能够满足人流量的需求,正如村夫日记在《基础医疗“零售化”》一文中指出,基础医疗在布局上可能根据人流量测算需求来决定服务的规模和项目。在检查上也是一样的。

  未来基础医疗的检查可能以片区或人流量作为单位,比如每多少人、多少街区需要一台B超机,一个写字楼为主的商圈可能需要最基本的化验设备,而一个老龄化社区则可能需要慢性病为主的检查。我们可以把这种趋势同样理解为检验市场的零售化。

  这里的机会并不是让所有的基础医疗像大医院一样去采购设备,标配,最后闲置。而是根据人流量的需求,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检查中心,好处有三。

  一是节约成本,单个医院为了收回采购成本以及后续维护成本,会把成本转嫁到检查费上,从而增加个人和医保的压力。而服务片区的检查中心可以跑量来降低成本,无论对用户还是支付者医保,都是省钱的方式。

  二是服务标准化。基础医疗做检查的困境是缺乏人才,比如B超这样需要医生个人经验的项目,就算有了机器,病人也可能不信任社区中心的医生水平而不去检查。但第三方中心可以标准化培养大批检验人才,做到专业化,也就解决了不信任的问题。

  三是有助于打通数据传输,方便上下转诊。基础医疗和大医院针对大病会诊最大的困境是数据不通,试想要无数基础医疗机构把五花八门的接口接到大医院(同样是五花八门的接口)是多么耗精力财力的事情,而一个统一的第三方枢纽可以简化这个过程。所有的检查报告都是标准格式,可以在各个机构内互通。

  基础医疗会打开一大片检验市场,但传统的单体机构关起门来自己武装装备的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具备人才条件,因此基础医疗或许会给第三方检查中心带来很大机会。当然,要打开这片市场的前提必须是医疗服务以成本和效率考虑为先,在目前虚高价格对大医院收入反而有利的大环境下,缺乏成本控制的动力,是很难推行这种模式的。但基础医疗的切入口或许不同,因为他们本就缺乏大检查的利益驱动,人流量也很低,标准化的检验反而可以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并为上下转诊提供数据通道。(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