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医生生存现状
导读 | 录用率较低,辞职率却较高。急救医生这支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
急救医生:医生中最惨的一群人 转岗机会几乎没有“除了做随车急救医生之外,你们还有其他岗位吗?”“如果年龄大了做不动,或是取得了主任医师的正高职称资格,有转岗机会吗?”张坚平书记说每次面对来中心应聘急救医生的人员提问我都底气不足。“机会很少,几乎没有。”
录用率较低,辞职率却较高。这支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张坚平书记用这句话来概括了院前急救队伍“录用困难、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先天不足,是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质。”张坚平分析说,院前急救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人各种各样,有各类传染性疾病患者,有精神病患者,有车祸、火灾、事故的伤者,加上“单枪匹马的独立作战”方式,注定要比医院的医生承受更大风险,和更高的心理压力。他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必须紧急出车,以最快速度赶到各种复杂、陌生的环境中;特别是处理车祸的现场,有些伤员伤的非常重,甚至可以用血肉模糊去形容。有些伤者露骨头的,有些断胳膊的、断腿的、甚至有些内脏都被撞出来的等等。各种情况都会遇到。救护人员不仅是承担着救人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担。这在常人来看是无法想象的。很多人认为急救医生的手都是脏的,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如果没有人做一行的话又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敢想象。他们要分担抬抱病人的工作,要完成维持患者或伤者基本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快速安全转运等急救任务。有时候甚至还要捡车祸现场留下的各种器官。这些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充沛的体力,更需要具备超常的应变能力与心理承受力。“但院前急救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毕竟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为主,远不及医院临床技术”高精尖“.这就决定了院前急救医生的各类待遇难以”特殊“,他们的专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职称晋升机会较少等等。”很多时候我们的急救医生只用搬运病号,‘高级搬运工’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宁可下岗不做高级搬运工
无锡急救中心的张书记介绍到无锡的120每天出车次数都在五六百次以上。很多患者没有生命危险,急救人员适当处理后,直接将患者转运到医院。120每天有20%——30%的出诊都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用车。这些患者熟知自己的病情,医院里也有他们的病历资料,他们拨打120只是希望解决交通工具。这样一来,急救医生充当更多的角色便是抬担架的”搬运工“.一些小型急救车上只备一名担架工,转运病人时,家属经常以”我们花了钱,你们就得抬“为由,拒绝帮助转运家属,急救医生和护士不得不抬担架。不少急救医生是个子矮小的女性,一天抬七八趟下来,有个1米5的女医生一回来就趴在桌上直哭。有些医生因此宁可下岗也不要做高级搬运工。
在一些突发事故的现场,急救医生要爬山下沟冲到现场抢救,本身就存在危险。”急救医生就象下井工人,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张书记称,急救医生几乎每次出诊都需要靠近各种病人病人,遇到精神病、醉酒、吸毒等患者时,情况就复杂一些。张书记称急救医生最怕碰到的是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精神病患者,不能给患者进行任何束缚,急救医生的危险系数会更大。曾有一名急救医生被精神病患者划伤了脖子。在一些突发事故的现场,急救医生要爬山下沟冲到现场抢救,本身就存在危险。
急救医生的尴尬:所学非所考所考非所用
为了培养合格的院前急救医生,无锡建立了一系列培养规范:新员工先要接受3周集中培训,再在本市区级以上医院的急诊科跟班实习半年,随后到各急救分中心,由资深急救医生带领随车实习3到4个月,最后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但在这个过程中,”素质好的小青年,常常会被实习的医院挖走“.
张坚平说最惨的还是考核制度。急救医生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是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技术。而且急救医生学习的时候学的也主要是这些技术。但是他们在医师资格考核中急救医生的考试题目却与普通医生是一样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工作中根本就用不到的东西。”有次考试,考急救医生如何切割乳房肿块,我甚至觉得很滑稽。一个急救医生可能一辈子都不用做这个手术,但是考试要求你又必须要去学习。牙科医生都有牙科医生相对应的考试题。但是对于急救医生这样一群关乎大众生死存亡时刻的救护者来说,竟然没有自己对应的考试题目。所学非所考,所考非所用。“职称难评得病易他们有一个没有前途的未来
”除此之外急救体制不完善,急救医生评级只能挂靠在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同时,由于急救医生要全面掌握各医学科的知识,不精通专科,所以造成职称评定的困难。“张书记介绍说,中国急救医学发展时间短,急救体制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急救医生评级只能挂靠在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同时,由于急救医生要全面掌握各医学科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说的”万金油“,不精通专科,所以造成职称评定的困难。由于急救医生长时间从事过重的劳动,胃病、腰椎病几乎成了职业病,急救中心一名30岁的急救医生就患上了椎间盘突出。”二三十岁还能跟车出诊,40岁往上的急救医生体力和精力明显不支。“张书记有些无奈地说,急救是一种”吃青春饭“的职业。
张书记称在120无锡急救中心,为照顾年龄稍大的急救人员,大多将他们安排到二线,写写病历或在有空闲职位的部门做事,急救中心花钱为这一批人养老。虽然中心每周都有培训,但繁重的工作占据了急救医生大部分的时间,学习和积累病例资料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在大多数急救医生看来,他们有一个没有前途的未来。
急救中心很多”无医师证医生“ 多年媳妇难成婆单纯按目前医师法的规定,”无医师证医生“仍不能单独出车,”干了这么多年,总得给人家口饭吃吧。“相对于考取了医师证的急救医生的频频跳槽,急救站的一些”无医师证医生“,则大多稳定得多,但按照目前医师法的规定,他们不能单独出车。无论是120还是999,都拒绝向记者透露”无医师证医生“在急救中心所占的比例。
120的医生称,他们单位的无医师证医生大都是早年进入120的,那时急救人员不像现在要求严格,只要是急救员就行,有些不是学医的人员无法考取医生证。目前,120一般把这些人安排在二线,一般不会出车,”这样慢慢会丧失专业。“一名急救医生说。
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医疗救护员列入新职业范围。该职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急救医生缺乏的现状,但不允许单独出车行医。
”总不能让博士干急救吧。“张书记无奈地说,目前中国没有《急救法》,急救体系仍在探索中,究竟何种资质能从事院前急救,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