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医学生的恐惧
导读 | 医闹成为新名词,暴力伤医刷了朋友圈的屏。开玩笑时候说的都是“别暴露我医学生身份,我拍挨打”。暴力伤医,西医首当其冲,而中医也不禁唇亡齿寒,又不是没有过医闹,谁也不比谁幸运。我是中医学生,但有和西医学生同样的学制和辛苦。 |
医闹成为新名词,暴力伤医刷了朋友圈的屏。开玩笑时候说的都是“别暴露我医学生身份,我拍挨打”。暴力伤医,西医首当其冲,而中医也不禁唇亡齿寒,又不是没有过医闹,谁也不比谁幸运。我是中医学生,但有和西医学生同样的学制和辛苦。我们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又很多年终于学出来,十几年过着类似高三的日子,顶着黑眼圈蹲楼道看书,图的是这样一个结果?医学生的苦,不是这样说说就结束,多言无益,还是说说我看到的事情,和我的感受。
每一条暴力伤医,和对医生的谴责后面都有无数的赞。似乎医生每一天都在虐待病人。就从主要抱怨的几个点说起吧。
1、等待时间长,就诊时间短
首先,这里说的大多是西医,西医凭借大多是检查报告,对于医生来说,这些报告就是明明白白写好的诊断结果。为什要多花时间在对已经确定的结果的证明上呢?
患者希望能仔细的讲述自己的情况,让医生细致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如果医生没能仔细听完,就是“我等了五个钟头,他一分钟就把我轰出来了”。仔细想想,医生一分钟就把你轰出来,还等了五个钟头,如果医生仔仔细细的听每一个病人说完,那可能下周才能轮到你看病。也许你的病可以下周看,可如果是急症呢?
中国那么多人,才能有多少医生?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给每一个病人。
2、接诊态度不好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个算是比较客观的指责。但是,我们需要一些理解。目前博主本人还没有在医院实习,但的确接触过门诊。一个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一上午要接诊二三十人,西医大夫更甚。分科仔细的西医大夫可能每天得重复着同样的话,几十次上百次。与此同时,医生在你面前是白衣天使的时候,同样可能是淘气包的爸爸妈妈,生病老人的子女,房奴,为升职伤透脑筋的职员,路上被人蹭了车还被指着鼻子骂的司机,股票大跌的股民,失恋的人,被痛经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妹子。不要把生活上的情绪带进工作,话好说,其实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么?那同样都只是职业,其他服务行业人员能做到么?而医生这一职业,负担生命,压力和责任本来就大,医生们也都是普通人,在无数次重复的工作里,即使他还能笑着跟你说话,这笑容里,还能有多少真心实意的喜悦?
所以,对医生要求低一点吧,他们也不过是为生活操劳的普通人。
3、检查项目多,乱收费
这在前几年,这种事情的确是存在的。但现在已经很少了。医院的检查费用并不和医生的薪酬挂钩。西医全面检查以排除问题,和中医从头到尾都问遍让你不胜其烦是一个道理。如果因为检查不全面检查不出来,耽误病情,是不是又得叫人上门打医生?拉大条幅示威?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说要把握一个度,那这个度是什么,有的人觉得,查十项花五千也没有问题,有人觉得,查一项花一百都太贵,这个度,又在哪里?
检查项目,药费贵,这更和医生没关系了,因为价格不是医生定的。同类药物价格有高有低,势必跟质量有关。你可以跟医生说开便宜一点的药物,那么质量上的差距就肯定要自己承担。
4、看病难
人们说美国医疗制度好啊,分级,不让患者费一点事。
首先,美国人口少,医生多。中国目前还不行,社区医院只能打针挂水,不能做诊断。小病也得去医院,医院自然就人满为患。这是目前情况决定的。医生护士甚至国家都没办法改变。而且美国已经发展了两三百年,才有了现在的样子。新中国建国没到一百年,飞速的发展更是从改革开放才开始。我们没有办法在每一个当年都跟人家比较。
那天妈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医生的字都那么难看,那么难认。
现在人们的书写情况整体都在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为什么那么难认?写清楚不行么?
当然可以。
但是难认的原因不只有一个,首先,医生他写字有时候是用代称,缩写,之类的表达,这样的内容,印刷体也不一定能看懂吧。其次,医生从病人进来开始,就开始写病历,写诊断,写处方。这样的动作往往要持续一个上午,甚至更久。患者看到的,是医生给自己写了十分钟鬼画符。事实上呢,医生已经写了一天啦。不用多试,找一张纸,随便抄内容,抄两个钟头,开始的字和后面的字就肯定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我们还要抱怨吗?
每次看到暴力伤医的案件,都会觉得心凉。其实每天无数的医生兢兢业业,而媒体最善于用公众的心理去写新闻,典型的案子被扯出来,医生被贴上斯文败类,衣冠禽兽的标签。后面的种种误会能都怪群众么?当然不能,当你信任的人,在这里就是爆料的各类媒体,告诉你,某某是个怪人,不干好事。那他所有的行为,你都得打个问号再看。于是,抱怨,怀疑,指责,甚至诅咒。
“医生会遭报应的”等等话语,像刀子一样扎在所有医生心上。不论你是否对医生不满,都得承认,好医生的确有。可这些好医生可能恰恰就是被诅咒人的同事,朋友,甚至某些以偏概全的评论是涵盖所有医生进去的。让医生带着这样的抵触情绪给病人看病,还能指望医患关系不紧张?还能指望矛盾不一触即发?
双方都是这样的态度,从对付疾病的战友变成敌人,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此陷入恶性循环。
患者,和公众,应该宽容一些,医生也是普通人,虽然职业特殊,却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应该被包容。在传染病,救灾等等事件一线,有哪一次,医生没有挡在公众与疾病中间?为什么,这些事,就不会被人铭记,反复提起?
有时候看到伤医新闻,作为一个预备医生难免会生出,好,我就惯着你,看之后医生都不干了,你们怎么办的想法。甚至还要搬出将于取之,必姑予之的想法劝服心里那股怒气。
可平静下来,就会闻到阴谋的味道,生出恐惧来,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的地步,是什么把我们搬上对立面。
到底是谁在医患矛盾中煽风点火,我们要思考,也要防备。
作者:岳竹白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