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笨”医生的医路11年
导读 | 有人说:上帝给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棵矮的树。也有人说:笨鸟先飞。不管怎么说,我就是那只笨鸟。说自己是笨鸟,并不是因为自卑,而是因为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
有人说:上帝给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棵矮的树。也有人说:笨鸟先飞。不管怎么说,我就是那只笨鸟。说自己是笨鸟,并不是因为自卑,而是因为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
或许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与不足,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很努力的学习,顺利考入我们县唯一一所重点高中,然而由于数学、物理成绩跟不上,最终在父亲建议下,高考后填志愿时选择了一所二本医学院。尽管我当文学家的梦想破灭了,但当拿到吉林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还是兴奋了很久。录取专业是医学影像学。虽然那时我还不清楚影像学到底是干什么的。
本科五年
04年我上了大学。刚上大一时开了解剖课。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上实践课时的情形。老师把我们一个班的人领进实验室,打开类似于棺材的箱子,一股刺鼻的福尔马林的味道呛得我们直流眼泪。老师说这些标本有的是犯人的尸体经过家属同意捐到医学院来,有的是患者死前立遗嘱自愿捐献的。当老师开始拿着尸体标本讲解剖内容时,一个女同学突然晕倒了,不知道是被吓得还是被熏得。老师让两个身强力壮的男生把她送回宿舍。那次下课后正好是中午,而我们宿舍好几个人都没怎么吃东西,包括我。后来就慢慢适应了拿着尸体学解剖拿着死人骨头架子学骨骼的生活。在这里我只想说,学医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弱女子来说。
当时我们学校有四个校区,而我们东校区是新建不久的,所以看上去很新,就是树有点少。我们校区有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因为只有我们医学院的学习课程最多,学习任务最重,不仅要学习浩瀚的医学知识,还要考计算机和英语的等级证书,所以医学院的女生常常疏于打扮。有段时间大家在宿舍调侃说,看一个女生是哪个学院的只要看装扮就可以了,穿着时尚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一般都是艺术学院或经管学院的。而穿着朴素土里土气的大都是医学院的。
大学五年我依然努力学习,从未挂科,考下来国家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六级证书,时常拿奖学金。慢慢的我发现医学于我而言还是比较适合的,只要理解、记忆就可以了。不像数理化那么枯燥抽象,或许数理化也有它其中的乐趣,只是我不太擅长罢了。本科这五年,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和考试中度过的。记得我们宿舍6个人一起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课,记得我们考试前一个月就开始复习功课,挑灯夜战。我一直认为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我不是什么精英,充其量是个比较努力的笨鸟。是的,医学要比很多专业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要耐得住寂寞认真研习,因为将来你面对的是病人,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缜密的思维是无法胜任这项工作的。
转眼间大五实习开始了,大家都在选实习基地,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医院真的很诱人。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去外地实习,只有一小部分人留下来考研。父母的意见是支持我考研,这几年家里经济条件稍好些,再供我上三年学还能支持住。而我个人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因为考研只考西医综合、政治、英语,没有最让我恐惧的数学。备战考研过程中的各种艰辛与苦楚就不再赘述了。相信每一个过来人都会不言而喻的。最后我考上了广西的医学院校。当时父母真是既高兴有担心,高兴的是我是我们村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担心的是我一个女孩子一个人跑到那么远去读书,从吉林到广西几乎跨了大半个中国。但无论如何,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研究生三年
2009年9月我只身一人坐上了去往南宁的火车,在北京转车时去找了本科宿舍其他5个人聚聚。大学宿舍6个人只有我1个留下来考研了,她们5个都在北京的各个区找到工作了。她们说:毕业以后来北京找我们吧。我笑而不语。
真正让我获益匪浅的是研究生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师者风范,感受到了壮族人民的淳朴与热情。对于举目无亲的我来说,当地人的帮助让我更加热爱这片陌生的土地。半年的理论课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结识了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积极的参加研究生学院的社团活动使我原本内向的性格开朗了很多,这对以后参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半年后我们进入附属医院实习,在广西最好的医院学习让我们见识了大量的疑难杂症,这对我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附院的影像中心X线、CT、MRI在一起,病人图像按部位分四个组,头颈组、胸组、腹组和骨肌组,资历深的老师固定在每个组,年轻医生四个组轮转,我们研究生也轮转。我们专业这一届十多个人,有几个是工作以后又读研的,有脱产的,有委培的。对于他们来说看图像写报告是那么得心应手,即使遇到疑难病例跟老师交流起来也顺畅。我是应届读研的,为了复习考研没能好好实习,只在医院呆了很短的时间,所以明显感觉到专业知识落后了很多。于是我恶补医学影像学和影像断面解剖学,每天泡在科室里对着Pace系统和断面解剖认真学习,不懂的就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其实这是应届生读研的一个普遍现象,理论与实践脱节,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临床实习了一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医学的复杂性。单从我们影像的角度来说,什么同病异影,同影异病,还有很多病并不像书上讲的那样典型,在没有病理证实的情况下,有些疾病真的无法下定论,只能考虑或倾向于哪个病。
研二那年有一个面向广西高校的研究生创新项目基金资助,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导师的指导下写了标书,提了申请,本以为会不了了之,没想到因为课题的临床可行性和可推广性,审委会通过了我的申请,并给予5000元的课题经费。虽然比起那些大专家教授们的几万、几十万的项目基金,我这点经费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涉世未深的我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力量。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完成日常的实习内容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查文献收病例,经常忙到半夜。每次遇到合适的病人,我都亲自跟他们谈,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医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每一个数据都关乎着最后的结论。我研究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影像的关系。这种病一般是很难治愈的,只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缓解症状并控制病情进展。因为查了很多医学文献和资料,所以在和病人交谈的时候,我会耐心的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医学知识,并鼓励他们要对医生、对自己有信心。
在导师的指导下和自身的努力下,我收集病例,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反复修改,终于通过答辩并顺利结题。两篇论文一篇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一篇发表在校报上。而通过研究生论文的撰写,让我认识到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没有大量临床数据为基础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
参加工作以后
2012年7月我参加工作了。几经周折,几经辗转,终于尘埃落定。没有留在广西,因为离家太远,父母不愿意;没有去北京,因为本科5年研究生3年一路读下来真的很累,而且年纪也不小了,不想在一线城市打拼了,一路飙升的房价足以让我这个山沟里出来的丫头望而却步。综合因素考虑,我选择了河北一家地市级三甲医院。
母亲逢人便说:“参加工作了,在XX市人民医院搞影像诊断。光上学就上了20年,终于熬出来了!”是啊,光上学就上了20年,终于熬出来了,包括家人,包括我。学医的背后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还有大把的青春,研究生毕业就28了。一个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医生确实付出了太多太多,而这样的付出并没有因为我参加工作而结束。
参加工作三年了,这三年里我只回过一次家。就是第一年过年我在科里倒了班挤出5天假来,带着相处近半年的男朋友一起回家过年。父母和亲戚都很满意,所以我们很快结婚生子。老公是同一单位心内科医生,因为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都是医疗行业,所以我们互相理解,家庭和睦。因为孩子小,工作忙,我一直没时间回老家看父母,没办法父母就轮流从老家来看我们。每每想到这些,我心如刀割。父母50多岁了,头发有些白了,脸上皱纹也多了。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我这些年为了求学东奔西走,陪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太少了,他们养我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可他们从来没有怨言,父亲还总教育我一定认真工作,好好看片子,千万别给人家看错了。
这几年医疗环境不太好,由于医生资源短缺,工作强度大,猝死的医生不少;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医暴事件频频发生。在这里我不想过多指责什么。我只想发自内心的说,脱去医生职业的外壳,他们也是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有梦想有追求。他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得更好,可是为了这些他们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甚至生命。
这医路的艰辛,充满了酸甜苦辣。可我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兢兢业业,只是在行医的过程中渐渐多了些提防和自我保护。我知道自己现在的文笔可能还不如初中水平。没办法,因为学医以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医学专业书和应对各种考试上了,看文学书和杂志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最后,还是用鲁迅先生的话作为总结吧: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这只笨鸟要在医学的道路上勇敢坚强地走下去!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