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宜博士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重要发现
导读 | 来自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ANXA3/JNK信号促进了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肿瘤生长,阻断这一信号有可能成为一个可行的肝癌治疗方案。这项研究发布在7月14日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
|
来自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ANXA3/JNK信号促进了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肿瘤生长,阻断这一信号有可能成为一个可行的肝癌治疗方案。这项研究发布在7月14日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解剖学系助理教授马桂宜(Stephanie Ma)博士。7岁时移民加拿大的马桂宜2003年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取得病理学和实验室医学硕士学位后回流香港,2007年于香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范畴为肝及食道癌干细胞的鉴定、特性分析、分子表达谱和靶向治疗,是基本科学指标被列为前1%被引用最多的研究人员。
马桂宜的祖父母分别死于食道癌及肝癌,加上该两种癌症在东南亚十分普遍,激发她从事有关研究。此前,马桂宜研究小组因发现蛋白CD133可作为肝癌干细胞的标志物,而荣获了2014年“裘槎前瞻科研大奖”,其研究项目获500万港元奖金供5年研究之用。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最常见的肝癌形式。手术切除及肝移植是早期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阶段,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不良。尽管在诊断和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由于这些肿瘤具有浸润生长的特性,能够抵抗化疗,复发率高,且当前对于肝癌发病与发展的机制认识有限,这一疾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这种状况激励了研究人员去努力寻找新的疗法,以及更好的诊断生物标记物用于较早期检测疾病。
近年来提出的癌症干细胞(CSC)理论帮助解释了尽管取得了一些治疗进展却无法根除肿瘤的原因。癌症干细胞(CSC)理论认为在某些癌症中细胞也分等级。CSCs具有肿瘤和干细胞两者的特性,它有着独特的再生肿瘤的能力。自我更新的CSCs生成的后代细胞构成了大半的肿块。研究证实它们往往是恶性肿瘤生长、增殖、耐药、转移的罪魁祸首。
在以往的研究中马桂宜课题组发现蛋白CD133是肝癌干细胞的标记物。肝癌是被CD133标记的肝CSCs细胞亚群所驱动。CD133+ HCC细胞显示出持久的自我更新及分化为多种细胞谱系的能力。这些细胞通过激活AKT/BCL-2对化疗药物具有更强的抗药性。此外,CD133不仅是肝CSCs的一个标志物;它还在调控肝癌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肝癌中CD133表达升高与较差的总体存活率及更高的复发率有关联。
在这篇最新的研究论文中,马桂宜博士和同事们发现内源性分泌annexin A3 (ANXA3)蛋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失调的JNK信号通路增强了CD133+肝CSCs的癌症和干细胞样特性。在体外及肝癌异种移植物模型中采用一种抗ANXA3单克隆抗体阻断ANXA3,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和CD133+肝CSCs自我更新。在临床上,肝癌患者血清中ANXA3的表达水平与侵袭性临床特性密切相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ANXA3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标记物,抑制ANXA3有可能是治疗CD133+肝CSC驱动的肝癌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