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防治肝疾我们一直在努力
导读 |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 |
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5月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
肝脏是与人体代谢功能有关的一个重要器官,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等许多重要功能。常见肝脏疾病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酒精肝等等,是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每年全世界有许多人受到肝脏疾病困扰。今天生物谷小编就带大家浏览一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都有哪些与肝脏疾病有关的重大研究进展。防治肝疾,我们一直在努力!
1.Cell metab:糖尿病和脂肪肝治疗新策略
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高脂饮食小鼠模型中过表达酸性神经酰胺酶能够使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正常水平。当身体内脂肪酸过多而机体不能及时将其消耗,多余的脂肪酸会转变为神经酰胺,而过多的神经酰胺会影响胰岛素信号,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生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这项研究发现肝脏和脂肪组织的鞘氨醇之间存在一种快速的交互作用,这对于调节葡萄糖代谢和肝脏对脂类物质的摄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这项研究还为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2.Nature:清华大学科学家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关键机制
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王一国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关于肝脏脂代谢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REB转录调控共激活因子2(CRTC2)能够调节COPII依赖性的SREBP1加工过程,同时CRTC2的这一作用还会受到mTOR信号途径的调控。在肥胖小鼠的肝脏中过表达不能被mTOR磷酸化的CRTC2突变体能够显着改变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这项研究发现CRTC2能够通过影响COPII依赖性的SREBP1蛋白加工过程抑制脂质合成,同时CRTC2还会受到mTOR信号途径的调控,这一发现为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开发相关干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3.J Hepatol: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或患肝脏癌症的风险较高
来自瑞典的科学家通过对超过12.5万名孕妇进行研究发现,女性在怀孕期出现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相比非肝内胆汁淤积的孕妇而言,其在后期生活中将会存在患肝胆癌、免疫介导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个体而言,患ICP的个体患胆道系统癌症的风险是前者的2.5被,患肝脏癌症的风险是前者的3.5倍,在调整了因个体患丙肝而引发肝癌的情况后研究者仍然发现患ICP的个体患癌的风险是非ICP个体的2.5倍。
最后研究者表示,我们强烈建议ICP女性个体在生育后的6-12周进行血清肝脏检测,如果血清肝脏测试结果升高,那么就应该对女性个体的机体状况进行评估,来制定早期的疾病预防策略来保证其健康。
4.Nature:免疫卫士也会"疲劳"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T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会出现"疲劳"现象,T细胞"疲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和慢性感染具有密切关联。
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抵抗慢性感染如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反应出现"疲劳"会导致感染继续存在,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应答出现"疲劳"会导致疾病过程趋于温和,并且使疾病不容易复发。这种T细胞"疲劳"现象的出现是一些抑制性信号所导致的,在慢性感染过程中阻断这些抑制性信号能够恢复CD8 T细胞的杀伤能力,而增强相同的抑制性信号则可以使CD8 T细胞发生疲劳,抑制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当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中的T细胞应答发生"疲劳",限制其对机体自身组织细胞的攻击,而在治疗慢性感染或癌症的过程中需要逆转T细胞"疲劳"过程,增强对病毒和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5. Plos Pathogens综述:丙肝治疗道路上的成功和挑战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全球广泛存在的肝炎病毒。据估计全球共有1.85亿人感染了慢性丙肝病毒。HCV传染的首要因素是肝脏移植,会带来很多肝脏的严重疾病,例如肝硬化和肝癌。现在丙肝的治疗方法只能提供40%的成功率,需要48周的干扰素注射。至今共有五种非干扰素、直接抗病毒的联合治疗方法(DAA)被批准,大约能够除去90%的病毒。
近期发表在Plos Pathogens的综述文章简述了几种丙肝病毒HCV的治疗方法和未来面临的挑战。详情请猛戳题目!生物谷小编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6.Journal of Hepatology:常喝含糖饮料会引起脂肪肝?!
来自Tufts大学Jean Mayer USDA人类衰老营养研究中心(USDA HRNCA)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含糖饮料的习惯可能会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研究人员们分析了2634份调查问卷,问卷大多来源于中年男性和女性白人。在问卷上的含糖饮料包括含有咖啡因或无咖啡因的可乐,含糖、水果、柠檬水的碳酸饮料,或是非碳酸水果饮料。参与者们接受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来测量他们肝脏的脂肪量,研究人员根据已有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标准,来判断参与者是否患有这类脂肪肝。他们发现,问卷中报告自己每日喝多于一瓶含糖饮料的人,比不喝含糖饮料的人,有更高的非酒精脂肪肝发病率。
这项研究提示人们需要注意他们饮用含糖饮料的量,或许应该只在特殊的场合才喝这些饮料。
7.CGH:药物可阻止孕妇垂直传播乙肝病毒
根据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杂志《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6月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围产期的传播。
研究人员对450名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这些孕妇体内有非常高的病毒含量,或者在其血液中有非常明显的乙肝病毒)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时间在怀孕的最后两个或三个月内。研究过程中,在24到32孕周期间有279名妇女接受替比夫定(600毫克每天),171名女性因不愿意服用抗病毒药物而作为对照。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后,服用替比夫定的母亲的孩子没有一个被检测为HBV阳性,而对照组中有14.7%的婴儿被检测为HBV阳性。
相对于其他推荐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服用替比夫定的长期影响还有待探索。
8.Gastroenterology:压力过大增加肝疾病风险
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遭受焦虑或抑郁或许会增加个体因患肝脏疾病死亡的风险,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高水平的心理压力和因肝脏疾病引发的死亡之间的可能性关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对超过16.5万存在心理压力的个体进行了调查问卷形式的研究,同时也对个体的反应进行了分析,随后研究者对患者的疾病进展追踪了超过10年时间,同时对患者的死亡及死亡原因进行了记录。
研究者表示,心理压力症状得分值较高的个体相比得分低的个体往往更易于因肝脏疾病引发死亡。
9.Nature commu:中国科学家发现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新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范祖森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肝癌干细胞能够通过下调一个基因的表达激活NOTCH2信号途径,维持肝癌干细胞干性,从而促进肝细胞癌产生化疗抵抗和复发。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几个肝细胞癌转录组数据库和一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个叫做C8orf4的基因在肝细胞癌和肝癌干细胞中表达非常微弱。C8orf4能够减弱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肿瘤扩散能力,同时在肝癌干细胞中NOTCH2信号途径发生了激活。
这项研究发现C8orf4能够通过抑制NOTCH2信号途径负向调控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对于解决肝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化疗抵抗和复发难题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10.Journal of hematology:姜黄素抑制肝癌干细胞生长 肝癌治疗新提示
来自美国NIH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利用姜黄素对肝癌细胞系进行处理可以特异性抑制癌症干细胞生长,并且对NF-kB和HDAC两条信号途径进行联合抑制可能是治疗具有不良预后的肝癌病人的有效策略。
研究人员对姜黄素敏感性细胞系中姜黄素对癌症干细胞的特异性抑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姜黄素的抑制作用与NF-kB介导的HDAC抑制有关,用I/II类HDAC抑制剂trichostatine处理抵抗性细胞会促进此类细胞对姜黄素的敏感性。
这项研究表明阻断NF-kB可以特异性靶向癌症干细胞,并且NF-kB和HDAC两条途径的联合抑制对于治疗具有不良预后的肝癌病人可能具有潜在效果。
11.绿茶的又一大功效:逆转肝脏损伤
Georgetown 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的Ying Fu博士讲解了这项新的工作,"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一种肝癌,由于缺少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和确诊后的快速致死性,这种癌症是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三大病因。"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在两种动物模型中发现,DNA(鸟嘌呤)的受损病变(γ-OH-Acr-dG)与肝细胞癌症相关。它有潜力成为早期诊断肝细胞癌症的生物标记物。"
"而且,茶多酚E,一种含有抗氧化剂儿茶素(植物代谢产物)的绿茶提取物,显示出抑制病变的强有力效果。更重要的是,86%的食用茶多酚E的老鼠表现出完善的保护功能,而不生长肿瘤。"
12.Cell:肝脏内免疫监视功能研究进展
意大利科学家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他们关于CD8+效应T细胞在肝脏内执行免疫监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循环系统中的CD8+效应T细胞能够通过肝脏血管壁上的血小板停留在肝脏,并穿过血管壁进入到肝脏组织中执行免疫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小鼠模型发病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循环系统中的CD8+效应T细胞能够通过以CD44附着在肝脏窦状小管透明质酸上的血小板停留在肝脏,随后CD8+效应T细胞沿肝脏窦状小管活跃爬行,通过内皮细胞间缝隙利用延伸的胞质突起检测肝脏细胞抗原,对肝细胞抗原的识别能够触发效应T细胞功能。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CD8+效应T细胞控制肝炎病原体的动态行为,并提示了肝纤维化如何抑制CD8+效应T细胞对受到感染或发生转化的肝细胞进行免疫监视。
13.STM:治疗丙肝,过敏症药物显神通
一项来自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过敏症状的药物盐酸氯环嗪(CCZ)或许可以抑制丙肝小鼠机体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种药物或许可以被用于进行丙肝患者的治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盐酸氯环嗪可以通过干扰病毒进入人类肝脏细胞的能力来阻断HCV的早期感染(人类的肝脏细胞移植入小鼠中进行研究),而且预后也同常见的抗病毒药物相类似,且没有任何药物副作用。
盐酸氯环嗪疗法或许最终会为丙肝患者提供一种可负担得起的药物治疗模式,尤其是对那些丙肝感染非常普遍的高发资源缺乏区域将无疑是一大福利和帮助。
14. Plos pathogens:新进展,TGFβ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日本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TGFβ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抑制过程依赖于活化诱导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的表达,AID能够显著抑制HBV转录和病毒DNA合成,最终导致对病毒复制的抑制。
AID能够与病毒P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结合病毒特定的RNA序列。AID还可以与一种RNA降解复合物(RNA exosome)发生结合,这表明AID,RNA exosome和P蛋白能够形成RNP复合物。删除AID或RNA exosome能够消除TGFβ对HBV转录的抑制,因此,AID和RNA exosome参与了TGFβ介导的对HBV RNA转录的抑制。研究人员进一步证明,当P蛋白表达受到影响或病毒转录受到抑制,AID介导的HBV下降就不会发生。
15. 【Nature综述】免疫疗法治愈慢性乙肝:前景与挑战
既往研究显示,疫苗治疗能够逆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因此有希望治愈乙型肝炎。近期Martin等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腺病毒治疗疫苗TG1050,他们的研究显示在长期感染HBV的小鼠模型中,该疫苗能够诱导产生抗病毒的免疫物质CD8 + T细胞。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的高嘉宏教授等结合目前慢乙肝治疗现状,对这项研究做出点评,并分享了免疫疗法治愈乙肝的前景和面临的问题。
文章从慢性乙肝治疗现状,疫苗治疗和其他替代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详情请猛戳题目!
科普小贴士:巴鲁克・布隆伯格 他是谁?
全名: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美国医学家。曾获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他曾发现一种乙型肝炎抗原,从而促进了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
与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因对传染病的起源及传播的研究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