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缺毋滥!不要人工“催熟”的医生
导读 | 最近,国家为了缓解院前急救、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现状,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变相降低急救和儿科医生的执业门槛。 |
医生是公认的“晚熟”职业,不可能人工“催熟”。创造一个尊重医生的社会环境,良医才会蓬勃生长
最近,国家为了缓解院前急救、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现状,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变相降低急救和儿科医生的执业门槛。
降格录取医生,主要是为了缓解看病难。所谓看病难,说到底是医生短缺,尤其是好医生数量不足。截至2013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2.06人。其中,儿科医生缺口更大,每千名儿童仅拥有0.25名医生。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生。病人越来越多,而医生数量却无法同步增长,这是一个全球普遍现象。即便是在欧美国家,每千人口拥有3至4名执业医师,患者依然抱怨医生太少,看病等候时间过长。而我国医生除了数量不足之外,素质也参差不齐。例如,协和医院是国家级水平,县医院是县级水平,乡镇医院是乡镇水平。医生水平相差悬殊,加剧了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有人说,既然医生这么短缺,为啥不扩大医学院招生规模,多培养点医生?的确,只要稍稍降低一点门槛,就可以迅速增加医生数量,缓解燃眉之急。但是,医生是一个关乎生命的神圣职业,只有经过最严苛的训练和考试,才能成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必须百里挑一,优中选优。良医不是“速成品”,无法“批量生产”。培养一名良医,不仅需要选择一颗“良种”,更需要漫长的等待。没有数十年的浇灌,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因此,医生是公认的“晚熟”职业,无法人工“催熟”。倘若急于求成,盲目扩大数量,就如同往美酒里掺水,自毁品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为此,一大批农民放下锄头拿起针头,成为“赤脚医生”,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虽然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并不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乡村医生资格准入制度,今后这支队伍将逐渐被经过全国统考的执业医师取代。
医生有良医和庸医之分。良医治病,庸医要命。而庸医之害,甚于无医。如果良医短缺了,就用庸医来充数,无异于饮鸩止渴,拿人命当儿戏。降低当医生的门槛,必然导致医疗质量下降,最终受害的是患者。让不合格的人穿上白大褂,等于让“隐形杀手”混入医生队伍。所以,在医生准入这件事情上,任何国家都不敢“任性”,宁缺毋滥。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物以稀为贵。大凡稀缺资源,价格必然较高。而市场是一只“神奇的手”,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调节资源稀缺程度。医生短缺,从眼前看令人忧虑,从长远看未必是坏事。目前,我国的医生还是“单位人”,无法自由流动,其薪酬标准基本固定,与市场需求无关。但是,当医生摆脱体制的束缚,实现自由执业后,其薪酬高低将由市场来决定。既然医生是稀缺资源,供不应求,其薪酬自然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当医生成为一个高收入、有尊严、有地位的职业时,必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学医从医,从而源源不断地增加医生总供给。如此一来,看病难就会逐渐缓解。
医生短缺,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然而,培养良医是百年大计,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创造一个尊重医生的社会环境,良医才会蓬勃生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