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癌转移的那些花样
导读 | 普林斯顿大学的康毅滨(Yibin Kang)教授最近在Cell旗下的trends in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robing the Fifty Shades of EMT in Metastasis”的综述文章。文章介绍了癌转移领域EMT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全方位探讨了EMT在癌转移中的多样性。 |
在许多癌症中,癌细胞的扩散才是最致命的威胁。人们往往可以通过手术、药物、化疗或者放疗成功治疗原发瘤,然而一旦癌症扩散到机体的其他器官就很难再进行遏制。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阻断癌细胞的转移途径,但目前成效并不理想。
科学家们一般认为,上皮肿瘤的转移扩散依赖于一个胚胎发育程序的激活,即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肿瘤细胞在这一过程中丧失自己的极性和细胞粘附,转变成了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强的间充质细胞。普林斯顿大学的康毅滨(Yibin Kang)教授最近在Cell旗下的trends in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robing the Fifty Shades of EMT in Metastasis”的综述文章。文章介绍了癌转移领域EMT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全方位探讨了EMT在癌转移中的多样性。
EMT转化在癌转移中的重要性一直存在争议,这主要是因为很难在活体内观察到EMT发生,而且间充质瘤细胞不容易与基质细胞区分开。另外EMT往往被视为一个过渡,肿瘤细胞需要经历相反的程序(MET转化)才能在远端器官站稳脚跟。
最近一些研究在临床样本和动物模型中检测到了EMT的发生,为人们展现了EMT的功能意义。研究人员通过多重肿瘤和EMT标记分析发现,相当比例的循环肿瘤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间充质特性。这些细胞在不同的癌症亚型中并不相同,还会因癌症治疗而发生改变。在小鼠模型中进行的活体谱系标记实验显示,起始癌基因可以决定EMT发生到什么程度。这些研究不仅证明了活体内的EMT发生,还凸显了EMT的复杂性。康毅滨教授指出,探索EMT在癌转移中起到的作用,就需要克服这种复杂性带来的挑战。
2014年6月,康毅滨教授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了Metadherin(MTDH)基因诱发乳腺癌肿瘤发生与扩散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乳腺癌转移基因MTDH能通过与SND1相互作用,促进癌症干细胞的存活和多种乳腺癌的发生。研究人员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癌症治疗的新策略。生物通就这一成果联系了康教授。
转录因子SNAIL能促进EMT的发展,引发相关的病理学特征,比如侵袭性、转移性和干性(多能性)。康毅滨教授领导研究团队进行了以萤光素酶为基础的,全基因组E3连接酶siRNA文库筛选。他们深入解析了SNAIL的翻译后调控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9月的Cancer Cell杂志上。
在我们机体内始终存在着一些发育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们负责修复损伤、替代老化的细胞和组织。癌症中也有一些与成体干细胞类似的细胞,能够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启动并维持癌症的形成和发展。人们推测,正常和恶性干细胞之间可能共享了一些分子调控机制。康毅滨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乳腺癌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