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博士五年总结(纯干货分享)
导读 | 2005年及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系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2013年获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及最优化方法,在顶级会议上发表过多篇会议及杂志论文,曾获 2011年 微软博士研究奖学金,获 2013年 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最佳论文提名奖。 |
2005年及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计算机系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2013年获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及最优化方法,在顶级会议上发表过多篇会议及杂志论文,曾获 2011年 微软博士研究奖学金,获 2013年 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最佳论文提名奖。
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Facebook智能围棋Darkforest的负责人和第一作者。曾任职Google X 实验室 (Google X Lab) 无人驾驶汽车 (Google driverless car) 研究组,任研究员/软件工程师职位。
这五年最重要的,是渐渐知道了怎么去做一件比较大的事情。
说得很大,其实就一点,心要静下来。
“首先心静下来才能钻进某个领域里认真做事”
现在的社交媒体太多了,各类新闻也太多,每天忙于应付这些广泛却又浅薄的信号,或是忙着去评点别人,是没有办法做成一件事情的。就比如一个人要去旅游,按图索骥地走一圈著名的景点,并不会给自己新的体悟,最多只增些与人的谈资而已。真要体会大自然的美丽,那是一定要涉足别人达不到的地方,要有目标有耐心有毅力,做长久的打算。
“其次有毅力有决心不一定能成事,方法也是不可少的”
做研究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方法:如何做基本调查,如何下手,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如何给任务定优先级,如何处理细节和局部的关系,如何将直观一点一点地转化成严格的数学语言并且验证。在任何一个地方卡住,都会让自己的研究停步不前。面对这么多要求,要同时都准备好再开始研究是不可能的,只有先定目标,然后一步一步摸索。在摸索的开始,会做很多无用功,调查没有头绪,题目不知道如何选,没有经验就提不起效率,没有效率就容易心浮气燥,心浮气燥就会轻言放弃,完全否定已有的成就。只有把自己强按在位置上一点一点地对以往的教训做分析总结,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渐渐地积累起经验来,看见以前看不见的方向。要达到这一点,心静是很重要的。
“再次研究是会碰到很多困难。”
老板不给力,数据不给力,公式推不出来,电脑坏了,等等。在博士阶段可以有一千个理由把问题归咎于别人,不过我觉得最好的态度是“不抱怨,不解释”,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错误搬回家,好好分析,才能有所进步。理想和信念是一定要有的,不然如何在孤独的长跑中奋勇向前?但调子不能放得太高,因为没有实现的理想,对他人而言,一文不值。要做到这些,同样需要静下心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没人喝彩。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自己的博士论文其最后一部分的理论可算是历经艰辛,2010年借着第一篇ORAL的劲头试过第一次,却根本不知如何下手,花了四五个月完全失败,最后临近论文截止时不得不让老板换题;2011年的时候在MSR实习时又试过一次,因为陷入了诸如“一定要有个目标函数,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的常规思路而再次失败,虽然已经有一点结果,但是总体上路子是走偏的,也没能就这个理论发文章,最后只好做成一篇应用,以给实习一个交代。直到2013年的年初,在投出博士阶段最后一篇ICCV之后,才发现自己想做的这个理论和自己之前已经做过的研究的极大关联,终于突破了之前思维的瓶颈,才有了现在令人满意的理论。
回想过往的思维过程,最早是经常在自设的思维困局中转圈,然后是在推公式、想直观和堆hack中左右摇摆,最后才发现理论和现实的黄金结合点,找到和现实吻合又干脆利落的假设,推出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定理。一旦进入了这个阶段,反应就会一次比一次快,建模速度也一次比一次迅捷,出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五年的PhD并没有浪费,这样的训练让我有自信去学习任何新东西,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来面对任何一个自己想要做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
另外,分享一下主要的技巧:
1要喜欢自己的研究题目
做研究有内心动力(motivation)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的本义,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由研究者自由探索去寻找未知世界的答案。再牛的导师,尽管有模糊的直觉,如果不参与研究的每个细节,是不能预知精确答案的。精确答案只能由学生来获得,导师直觉的错误只能由学生来推翻,如果学生没有内心动力,那导师只能看见他能看见的,就不需要学生了,研究也就失败了。
因此,研究的成败,归根结底是靠研究者永不停息的探索着的内心。如果自觉是个安于现状,听人号令,懒得动脑的人,那博士不是那么适合的;如果家里或是同学的压力大过内心的渴望,那么读博可能是地狱的开始;如果只是为了获取某领域更多的知识,那可能在博士后期承担巨大的论文压力,不如读个硕士方便。
如果自己确实喜欢探索,喜欢解难题,但是导师的方向自己不喜欢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多发挥主观能动性,找一个喜欢的小点慢慢扩大。我刚去cmu的时候,因为口语和交流能力不怎么好,选导师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选落空,后来听师兄的建议选了现在的导师,可他做的方向和我想做的一点关系也没有,怎么办?解决方案是先找一个两边都能接受的题目,把它做好,我当时是选了图像因为水面的波动而扭曲的题目,既切合导师的物理背景,又突破了他在每个像素上单独求解问题的思路,更像是主流的计算机视觉。等到出了第一篇文章(ICCV 09)之后,再慢慢地切入自己想要做的方向,自2010年末开始,出了一系列ORAL,渐渐把握了主动权。
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导师是永远比不过自己的进度的,因此乘着环境宽松时未雨绸缪相当重要,追着导师走,而不是让导师追着走。若是没有内心动力,等到三年级后老板看情况不对,开始缩小研究领域催论文,自己就会陷入“啊啊,我真的不喜欢这个却被逼不得不做”的状态,那就很难挽回,再怨天尤人也没有用了。
2牢记本校校训,My heart is in the work。
做研究需要每天都花时间想,沉浸入要解决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做研究是24x7全天候,其它什么都不用干,一直干到永久性脑损伤为止,而是需要培养思考的习惯,提高思考的效率。为达到这一步,一开始需要大量的投入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案。可能会很不习惯,想到晚上睡不着,做事吃饭都没心思,生活琐事全都不管,俗话说是“入魔了”。像我经常有做梦做到自己要思考的问题,或者每天一早还没完全醒来,就想着某个问题要怎么解,结果真醒来一看发现全想错了-_-。在这个阶段,挫折感会特别强烈,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大脑会适应,会成习惯,效率会高,会知道一个问题中有哪些地方是关键,会知道思考到什么地步是可以停手的存盘点。然后你就有了一具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后台运行的思考机器,能够积累上每天的边角时间,每时每刻在提升进步。正如一句话所说,不疯魔,怎成活。
当然开车或者做其它重要的事情时请不要思考,出事的话,本文概不负责。
3有思路(idea)就写下来。
有一句话说得好(出处忘记了),光思考不纪录,人脑是有限自动机;既思考又记录,人脑就是图灵机。其原因在于,一支笔一张纸增强了人脑的记忆力,让思考的空间及范围变大了,能看出本来没看出的联系,能发现本来发现不了的细节。有时候看似很平凡的思路,写着写着就变成了非平凡的阶段性结果,以为是很有前途的想法,一写就发现问题所在。而若只是思考,花几个小时都在原地转圈,头还晕得不行。另外,写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我已经完成了什么”的标志,对士气是很鼓舞的,也有利于下一次从中断点恢复思考。
4多看看别人的工作,但别看太多,抓住主线就好。
近年来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有上升的趋势,文章越来越多,每篇都细细看就是在浪费时间了,事倍功半。我目前认为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在看完几篇文章后认真总结,猜出大部分人的路数还有各自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在面对新文章时采用跳跃式读法,边看边猜,猜对有奖。这样不仅快,而且能把握大局忽略细节,自己想新思路的时候也能自然而然地避开大部分人的招式,攻击其命门,从而保证自己工作的创新性。这似乎不符合学术严谨性的定义,不过……人生就这么点长,看着办吧。(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