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和健康保险,慢病管理上下游的掘金者
导读 | App是慢病管理最快捷的入口,因为慢病患者的用户黏度高、日活跃度高,流量有很强的变现渠道。 |
令人欣慰的是,糖尿病这样的“大众病”、慢性病病友们已经形成了多个交流圈。在App Store里搜索糖尿病,你可以发现掌上糖医、悦糖、糖大大、糖护士、微糖、云樱等几十个糖尿病社区,其中任意一个的用户量都要比只有3000多病友的糖尿病吧要多。在其中,病友们不仅可以交流病情、求医问药,更可以根据身体条件进行健康检测,得到科学的膳食指导、运动计划等。
App是慢病管理领域最快捷的入口,因为慢病患者的用户黏度高、日活跃度高,流量有很强的变现渠道。针对糖尿病的移动医疗创业,是慢病管理App的典型之一。今天中国糖尿病的人群数量和现有的教育管理覆盖水平,决定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结合是必由之路。不过难点依然很多。比如,如何以科研带动数据的积累和价值评估的实践?如何以App的线上分级和线下培训支持推动合理的支付探索?除了对用户进行院外教育,指导、调控用户每日用药与饮食,慢病管理App还有什么价值?
作为保险公司的入口
记者在一场主题为“糖尿病教育管理创新支付”的高峰论坛上,注意到一个新模式,即商业保险与慢病管理App相结合。未来,通过App获取用户信息设置个性化保险,是大势所趋。
商业保险公司以往选择健康人群,因为风险小。但就糖尿病险来说,一方面保险公司产生很大的压力,需要非常精细化的计算成本和险种;另一方面,移动医疗公司希望能够通过病人管理的方式来降低相关费用。
慢病管理如何与商业保险合作?一家叫做“掌上糖医”的创业公司正在做类似的尝试。“掌上糖医”的CEO匡明介绍了两种模式:
一种慢病管理是与健康险合作,健康险作为寿险的一个附加产品,而慢病管理则作为健康险的一种附加服务,为保护管理“三高”等。
另一种则是并发症险这一模式:比如太平糖尿病并发症险,将已经罹患II型糖尿病的人群作为特定保障人群,为将来出现四种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提供理赔保额。在价格方面,根据每个糖友的患病年限即糖龄、自身年龄等因素,对保费进行调整。
这类似于车险领域的UBI(UBI即Usage Based Insurance,代表一种大数据时代的新型保险):驾驶行为表现较安全的驾驶员应该获得保费优惠。
他们的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为记录驾驶员的上述行为并关联理赔风险,保险公司在车上安装一个小型车载远程通讯设备,用来记录数据。
商业保险公司推出与单病种或者和医疗垂直领域相关的保险,提供慢病管理服务的移动医疗App相当于远程通讯设备,记录用户数据,为保户提供服务。移动医疗公司最终输出包括商业保险在内的深度服务,挖掘更多医疗价值。
面对自付保费的人群,商业保险公司怎么去做糖尿病保险?这需要涵盖健康管理,包括日常的提供数据收集,通过APP的渠道,不断提醒用户用药,等等。“一方面,掌上糖医的App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掌上糖医方面获取了很多的数据。并且,我们与掌上糖医合作,也为他们带来了支付方面的解决方案。”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说。
作为科研机构的入口
而对于糖尿病这种高发病率(患病率高达9.7%,40岁以下人群患病率达到3.2%)的疾病来说,通过移动App还可以检测患病风险。悦糖的用户,可以通过遗传基因、生理指标、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四个方面的指标测量,来确定自己的健康指数与糖尿病患病风险。这就使得慢病管理App有机会成为新型疾病检测、预防技术的推广入口,比如遗传基因检测。
对于线粒体糖尿病,通过糖尿病基因诊断芯片能够在一天之内确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即使在普通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也占到15%到20%,而且比生活方式、生理指标等因素更容易检测与分析,所以基因检测可以视为糖尿病精准健康方案的一个突破口。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院长表示,世界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但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并发症高发,每10个患者中只有0.5人得到良好控制。由于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存在盲区,控制效果极为不佳。
很多移动医疗App都采用了博奥颐和推出的“爱身谱”糖尿病基因检测产品。博奥颐和总裁王国青认为,基因检测可一定程度上揭示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胰岛素分泌受损、代谢异常,还是由肥胖引起的,其治疗、控制的方法不一样。”据悉,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基因,“如果携带这个基因型,最好的控糖方法是充足的睡眠。”王国青说。
伴随着基因检测日益“走入寻常百姓家“,提供基因检测的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密集出现。不过,在王国青看来,要想吃到基因检测这块蛋糕并不容易,换言之,基因检测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
据王国青介绍,做好基因检测“最关键的就是确定选哪些位点来做检测。“国外公司的位点不一定适合中国人检测。“由于种族不同,遗传背景也不同,来自白人样本的糖尿病基因检测使用在中国人身上时,预测效果非常差,可以说是不及格的。”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胡承表示,为了寻找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机制,他们花费了将近20年时间。
据悉,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表明,目前发现的与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位点大多建立在西方白种人基础上,并不知道哪些专属中国人。
上海六院与博奥生物合作,对中国人群以及国外高加索人的糖尿病相关基因(共60多个基因)进行研究验证,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发现了12个与中国人发病相关的新易感基因,以及15个药物敏感性基因。
“其次就是评估模型准不准,29个位点检测完之后,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几级风险?”据王国青介绍,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863项目的支持下,博奥生物建立了10000中国自然人群的全基因组SNP数据库(百万级SNP/人),用于重大复杂疾病的患病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最后,检测质量、实验室资质和后续的跟踪服务也非常关键。”在王国青的规划中,基因检测只是博奥颐和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案的第一环,后续的干预调理(饮食调理、运动处方)与健康监控(生理指标、生化指标、日志管理、互动咨询)才能真正发挥基因评估“防病于未然”的价值。(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