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自杀基因”?美媒称自杀五大谬论令人惊愕
导读 |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6日报道称,人类至今仍未完全揭开自杀之谜。由于缺乏完整而深入的研究,关于自杀以及自杀身亡者的错误看法越来越多。 |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6日报道称,人类至今仍未完全揭开自杀之谜。由于缺乏完整而深入的研究,关于自杀以及自杀身亡者的错误看法越来越多。
1.目前自杀已成流行病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上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自杀率在1999年至2014年间有所上升。许多新闻媒体称之为“流行病”。
这些报道在多个方面具有误导性。自杀既非疾病也不传染,所以并不符合流行病的字面定义。“流行病”的隐喻用法也不恰当,因为自杀实际上并非突然流行起来的。
自杀向来是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是美国人的第十大死因,而在全球范围内,死于自杀的人比死于战争、种族大屠杀和人际暴力的人加起来还要多——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超过80万人。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死在自己手里的概率超过死在他人手里的概率。很遗憾,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2.自杀在冬季假日最常见
节假日是自杀高峰期的看法是由来已久的误解。
这个谬论为人所接受的原因很好解释:冬季假期里日照时间短,也就是说昼短夜长。它寒冷而沉闷。在许多人与亲友共享欢乐时光的同时,还有些人孤单伤怀。听起来正是一年当中自杀率上升的时候,对不对?
错了。自杀率始终在春天最高,尤其是在四五月份。专家们并不完全明白个中原因,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日照时间增加,自杀的风险也加大。据猜测,阳光可以增强精力与动力,从而让心情沮丧的人能够采取行动、尝试自杀。
3.大多数自杀是冲动之举
自杀往往被描述为突发的致命举动。
事实上,根据澳大利亚2007年的一项研究,企图自杀的人大多早有计划,即便是那些“冲动”之人也往往在之前就有过自杀的念头。同样地,最近对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进行综合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冲动与自杀的关系不大。这对预防工作来说是个好消息:《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月刊2002年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称,约一半自杀身亡的人在死前一个月找过医生,约2/3的人对别人说过他们想死或正在考虑自杀。这不仅是表明他们处于危险中的线索,也是帮助他们的机会。
4.“自杀基因”是存在的
自杀是个令人费解的难题,很多人希望找出其“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遗憾的是,自杀并无基因。自杀是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无法归结为单个遗传密码。而且,与自杀有关的遗传因素都不是自杀行为独有的,它们似乎其实是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和焦虑倾向等的标记,这些都会增加自杀风险,但并非专门的自杀代码,而且往往也存在于没有自杀想法的人身上。
归根结底,自杀并无相同的根源,无论是遗传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5.我们知道怎样预防自杀
许多机构和公共卫生运动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例如,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称自杀是“严重的、可预防的心理健康问题”。毕竟,这种行为基于人的决定,因而理论上可以发现并制止。
但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太成功。如今预防计划很多,但关于哪些有效、哪些无效的数据极少。同样地,这些年来旨在降低自杀率的提案有几个,包括限制枪支和加强筛查,但相关调研尚未开展。
我们知道哪些因素会让人的自杀风险上升(抑郁、吸毒、家族史)而且今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有些治疗似乎降低了曾自杀未遂的人再度尝试自杀的可能性。但没有哪个预防计划经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能阻止自杀企图。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