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聚“精”汇“神”,中美专家合力 立足精准医疗对抗神经系统肿瘤

首页 » 产业 » 企业 2016-07-30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一抽屉的药,怎么知道要吃什么?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所以要找对一种或者几种药来帮助这位病人,这就是精准医学未来要做的事情。”泛生子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说。


2016年7月22日,由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全国神经系统肿瘤精准医疗论坛于上海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专家云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毛颖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阎海,美国杜克大学终身教授李启靖等中美神经系统肿瘤领域的顶级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转化医学网在现场对几位专家进行了访谈。



精准医疗与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病理检测已经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分子病理诊断已经成为疾病诊断的必要补充手段。临床治疗要求诊断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病人病情,而这正是传统的病理检测不能充分满足的。今年WHO已经将分子分型写进疾病诊断的标准中,疾病的分子分型已经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目前,分子分型已经从辅助手段变成癌症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中更是指出,当传统病理与分子病理结果相违背时,以分子病理结果为准,这为解决部门复杂胶质瘤的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为此,泛生子设计一系列简单明了的商业化分子诊断产品,满足医院对分子诊断的迫切需求,使先进的技术能够公平地造诣于全国各地的癌症患者。

阎海教授团队在IDH1/2以及TERT基因方面的杰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现代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目前,针对IDH1突变的靶向药物以及相关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临床试验。结合免疫疗法,这些技术将造福全国胶质瘤患者。



阎海教授表示,目前,精准医疗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未来它一定会成为每一位病人治愈疾病并重获健康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的科研机构初步建立了分子病理检测流程,相较国外医生,国内医生具有样本量的优势,因此处于医疗一线的肿瘤临床医生则在样本收集方面更具优势。未来,应注重两者优势互利,临床医生应加大样本资料库的建立,在每个病例的治疗过程中挖掘科研的突破点。“我对前景是充满了希望,因为现在有前面的人帮我们把路给探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大样本,大的规范方面的事情。”毛颖教授说。

我国肿瘤精准医疗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

精准医学的未来将是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目前,我们缺乏相应的临床实验基础,我们应该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肿瘤微环境以及病人大数据等多种相关研究与数据,夯实精准医学发展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医学临床实验相比之下较为缺失,测序公司对于基础研究热情较低。我们需要超长的科研周期来完善基础研究进而推动针对于个人的精准医疗与癌症精准用药。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

现阶段,基础免疫学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免疫学的临床转化。目前学术界在免疫治疗领域已有的成就事实上只是整个免疫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冰山一角。从业人员应该对肿瘤免疫治疗更加具有信心,建立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免疫学知识与技术的临床转化。李启靖教授希望媒体以及公众能够宽容地看待癌症免疫治疗中出现的失败案例,为科研人员提供较为宽松的研究环境,促进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大胆探索,一往无前地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造福广大患者。

精准医疗在国内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发展瓶颈

“精准医疗的概念已经在国内各大临床学科得到了初步的建立,但精准医疗的发展水平尚处于为肿瘤临床医生提供预后参考的阶段。”毛颖教授说。



毛颖教授认为,目前精准医疗在国内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治疗中存在的最大瓶颈是大部分临床医生对精准医疗缺乏一个正确深入的认识,并不了解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精准医疗能给病人带来的具体帮助以及实现形式。国家和相关机构应对精准医疗做出更多的推广、宣传与普及,提高临床医生分子生物学水平并推广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让大部分临床医生产于精准医疗研究活动,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这也正是本次论坛所起的作用。

企业在精准医疗中的发展方向与角色定位

阎海教授介绍说:“泛生子的定位就是希望帮助病人和病人家庭,解决他们最关切的生与死的问题。通过设计未来最佳精准医学的治疗手段,给每一个患肿瘤的病人带来希望。”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