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李兰娟院士:人工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首页 » 产业 » 人物 2016-07-28 新华网 赞(3)
分享: 
导读
“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氏人工肝系统”开拓者李兰娟从医40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的无悔的人生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肝炎治疗至今,李兰娟在重症肝病诊治领域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以过硬的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肝病患者。

“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氏人工肝系统”开拓者李兰娟从医40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的无悔的人生选择。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肝炎治疗至今,李兰娟在重症肝病诊治领域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以过硬的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肝病患者。日前,记者走进李兰娟的办公室,倾听这位科研专家、“医学狂人”介绍人工肝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中国是肝病高发国家,目前有各类肝病患者逾1亿例,其中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约800万,每年新发肝癌35万,占全球总例数的55%。终末期肝病包括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据估计,只有5%的慢性肝炎患者知道自己受到感染,不到1%获得治疗。李兰娟介绍,肝脏相当于人体的“加工厂”,对人体生命活动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常摄入的食物通过肠道吸收营养之后到达肝脏,糖、脂肪、蛋白质在肝脏中互相转换,黄疸胆红素也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同时肝脏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正因为肝脏功能复杂且重要,提高相关疾病的救治率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1986年,李兰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这一项目的研究初期,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肝脏功能太复杂,人工肝技术不可能成功。历经十余年的辛勤钻研,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ALS)”,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黄疸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人工肝技术的应用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目前李氏人工肝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已应用于31个省市300多家医疗单位,累计治疗肝衰竭10万余次。人工肝技术还被应用于H7N9等传染病、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的治疗中,降低了H7N9的病死率。2013年,李兰娟带领的科研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初以“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她也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领头人。

近年来,国内外人工肝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研究成果也为重型肝炎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李兰娟坚信,随着科研力量进步,人工肝技术将会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科研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跟上医学领域前进的步伐。利用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得出新数据、发现新规律,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落实研究成果并推广应用。只有多学科交叉联合创新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

2016年7月28日是第6个世界肝炎日,李兰娟也借此机会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我国能早日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这需要医疗工作者和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除对肝炎患者做到不歧视、早治疗外,更要积极普及乙肝防治知识,让公众从中受益。”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