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肠道菌群与体重的关系 到底是好是坏?【后附福利】

首页 » 产业 » 杂谈 2016-09-12 转化医学网 赞(7)
分享: 
导读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种类极多,数量极大。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包含的细菌数量则可以达到1014个。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种类极多,数量极大。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包含的细菌数量则可以达到1014个。

      而一个成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为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我们每天排出的粪便中,干重量的50%以上是由这些细菌及其“尸体”构成的。因此有人风趣的说,从数量上来看,我们人类并不应该被称为人类,而应被称作细菌。如此庞大的细菌群体驻扎在肠道内,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集体。这个集体,就被称作肠道菌群。

  当然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们实际上是“外来户”。在母体子宫内,胎儿所处的是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因此胎儿肠道内也是无菌的。当胎儿出生之后的几天内,细菌通过分娩时阴道物质摄入、哺乳时的口腔摄入以及空气吸入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并在肠道内定植,形成新生儿最初的肠道菌群。随着婴儿的成长,肠道菌群的种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形成成熟的肠道菌群。这些微小生物的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定居到人体之内,悄无声息的与主人相随一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些我都知道啊,肠道菌群嘛,大家和平共处,创建和谐社会,没啥了不起啊。但是肠道菌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它藏着的秘密多着呢。

  肠道菌群和体重的关系

  来说个挺不人道的小鼠体重实验。可怜的孤儿小鼠,出生后被拿到其他鼠妈妈那儿,吃其他妈妈的奶,最后菌群就不像自己妈妈而像养母,这个实验说明,对肠道菌群来说,环境或许比遗传更重要。

  而科学家早就发现,胖小鼠和瘦小鼠吃一样多的东西,胖小鼠从食物里榨取的热量高。你是不是要对号入座了:为啥别人吃辣么多还辣么瘦,我吃一点就胖??太忧伤了!


  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为什么胖小鼠从有限食物里榨取的热量高,就弄来一些无菌鼠,这些鼠从出生就被剥夺了体内的菌群。然后分两组,分别把胖小鼠和瘦小鼠的肠道菌群接种到这些无菌鼠体内。结果,接种了胖小鼠体内菌群的无菌鼠就变长了胖小鼠;接种瘦小鼠的无菌鼠就出落成一直苗条的瘦小鼠。

  而且五十年以前,农民是通过混合微生物与低剂量的口服抗生素喂养牲畜的,因为这样能够加速增加牲畜重量,科科,人可真坏。但科学家发现,即使在高脂肪的饮食下,无菌环境中培养的,并因此缺乏肠道微生物的老鼠,不会增加额外的重量。

  果然是肠道菌群在使坏!

  这个时候你一定在想,那调节肠道微生物就可以减肥啦?


  当然,不只你这么机智,科学家也早就想到了,一项关于饮食、肠道细菌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研究发现疫苗和抗生素可能在某一天能作为一种限制热量或治疗肥胖症的一种新方法。研究发现体重的增加不仅需要增加热量,而且需要更微妙的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反应。

  为了搞清楚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作用,科学家又弄来一些小鼠(让我们向小鼠致敬),这次是正常小鼠和具有遗传缺陷且无法产生淋巴毒素(一种分子,有利于调节免疫系统和肠内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小鼠。标准饮食中,这两组小鼠体重保持稳定。但九周的高脂肪饮食后,正常小鼠的体重增加了三分之一,增加的体重大部分是脂肪。缺乏淋巴毒素的小鼠吃的一样多,但不增加体重。

  因而我们用脚趾头能想出结论:淋巴毒素这玩意在搞事啊。

  将实验小鼠的肠内容物移植到在无菌的环境生长,并移植到缺乏它们自身肠道微生物的正常老鼠体内,发现获得共生细菌(这种细菌能产生淋巴毒素)的老鼠,体重快速增加。而那些缺乏淋巴毒素细菌的老鼠在三周后体重增加较少。

  我怎么在这里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呢哈哈~


  总之肠道菌群比你想象得更有用,还有好多好多你不知道的秘密哦~那么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肯定想咯~

  机会来啦!2016肠道微生物研究与临床应用高峰论坛就要开始啦,10月12日~13日就在北京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会议室及国际报告厅!你想的到想不到的嘉宾都会来~据说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哦!和诺奖获得者面对面聊肠道菌,这么劲的画面你敢信?你想了解的肠道菌的秘密将会一一解开~当然咯,那逼格比什么减肥可高多啦,这么好的机会不要错过了哟!还等什么呢~快点来报名吧!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细信息和报名方法~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