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癌症,在未来可能只是场感冒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6-09-23 新浪科技 赞(11)
分享: 
导读
肿瘤 精准医疗 合作新模式

2016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9月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约800位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领域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等嘉宾和专业观众出席开幕式,共同商讨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政策研讨和产业合作,促进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科技与产业快速发展。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原美国克林顿总统国家肿瘤顾问委员会委员Ivor Royston带来主题为“肿瘤精准医疗产业的跨太平洋合作新模式”的演讲。Lvor Royston。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斯坦福大学肿瘤学博士后。担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医学院教授,区域性癌症中心创始主席,美国克林顿总统国家肿瘤顾问委员会委员。1985年创建海步科技,1990年创建“前进风险投资基金”,融资大于10亿美元,1992年创建IDEC公司,开发了第一个肿瘤治疗抗体“美罗华”。具有30多年生物医药企业和风险行业经验,投资和发展了60多家公司。

早在1993年,阿佛・罗伊斯顿博士就利用全人抗体概念,用人的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骨髓细胞融合去尝试治疗一位日本癌症妇女。 他指出:“我们现在有能力更多的去靶向性治疗,使药物针对癌症中的突变细胞,能够更有效的针对癌症细胞。”

这位精准医疗的领域专家惊叹于“深圳速度”,把世界首屈一指的圣地亚哥生物技术带到中国这一庞大的肿瘤临床需求市场,将“肿瘤精准医疗产业的跨太平洋合作新模式”带到深圳,与中国多家企业和专业人士进行合作研发肿瘤精准医疗,他们希望技术研发的推动下,未来,癌症可以变成一场“小感冒”。

生物治疗极速发展,转化是关键

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副校长,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与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先生针对“生物治疗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的话题做了阐述。

生物治疗作为精准医学的一部分,被广泛用于解决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重大疾病的治疗。 首先,免疫治疗正在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基因工程基细胞疗法,即将靶细胞取出进行工程修饰再重新回输,已经有了成功治愈白血病的案例。 其次,基因治疗已经进入了临床阶段。 目前全世界有两千个临床病人正在使用基因治疗,相关药物也陆续在欧洲等国获批进入临床治疗;在基因治疗基础上进行的R干扰治疗、卵巢癌药物治疗等项目正在开展,在基因治疗遗传病方面也有了突出的成绩。 另外,已经有13种干细胞治疗产品获得国际批准,并于欧美上市。 角膜干细胞移植、GVHD治疗都已经有国家将其投入临床使用。

魏于全先生多次强调,生物治疗与药物研究的更多在于如何快速转变成产品。 我国连续8年每年投入5000万资金用于该方面的研发工作,各大医药集团也积极投入,共同推进生物治疗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发展,重大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将在此基础上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大健康时代的BT创新,中国要有自己的特色

在高端对话的环节中,脑认知专家、清华大学鲁白教授带领大家就“大健康时代的BT创新产业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鲁白教授尖锐指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走出中国自己的路。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发展一直因于对发达国家的追赶。 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完全具备实力,可以在该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及文化创新是关键因素。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天坛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认为,从转化医学到精准医学,其根本核心概念就基础生物、计算、物理、光学、材料和医生之间的结合,只有这种紧密的贴合才能够推动我们医学的发展。

美国国家科学院原始罗伯特・德西蒙分享了他在工作中让科学家和IT精英互动协作的趣事。 在谈到如何能吸引一个科学家的时候,他强调一个好的研发生态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真正原因。 随后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医院教授丁肖・帕特尔也表示出了对中国科研环境和产业发展的浓厚兴趣,指出希望切身参与到中国该领域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

中国具备BT产业创新的实力是本次对话一致取得的共识。 在未来,如何将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并投入临床,建立属于中国特色的BT产业生态环境,中国市场任重而道远。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