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看中国科研不良风气
导读 | 12月12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16年“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对外通报2015-2016年期间查处的8个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并公布近期查处的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 |
2015-201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多达61起,包括印晓星、汤道权、郭传友、徐夙侠、吴国玉、王明明等61位教授学者,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近年来,我国学术不端的现象层出不穷,科研人士的道德水准良莠不齐,接二连三的学术造假事件使得中国科研学术界的风气每况愈下,一些造价学术人员在各大国际权威科研杂志诸如《Science》、《Nature》等打着各式各样院士教授的旗帜到处招摇撞骗,中国学者在国际地位也因此收到了猛烈的冲击;同时一些科研人员的造价方式也是让我大开眼见,比如12.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处理决定》上关于郭传友的处理决定:
关于郭传友的处理决定
国科金监决定〔2015〕36 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收到举报,反映安徽某大学郭传友在 201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65)申 请书个人简历部分涉嫌将中文论文用英文的形式列出,实际上郭 传友到目前为止没有 1 篇 SCI 论文。
经调查核实,郭传友列入其 2013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31370665)申请书中研究基础部分的 5 篇论文存在如下问题:
第 1 篇论文实际发表刊物为《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郭传友将期刊名称篡改为《Journal of Ecology》(SCI 影响因子 5.694);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张兴旺, 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论文是中文论文,但是在申请书中以英文形式列出。
第 2 篇论文实际发表刊物为《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郭传友将期刊名 称篡改为《Journal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论文作者顺序 实际为“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丁建华”,郭传友将自己篡 改为第一作者;论文是中文论文,但是在申请书中以英文形式列 出。
第 3 篇论文作者顺序实际为“王正加,黄有军,郭传友, 黄坚钦,王华芳”,郭传友将自己篡改为第一作者,且将论文发 表年度由 2006 年篡改为 2011 年。
第 4 篇论文根本就没有发表,属于伪造。
第 5 篇论文通讯作者为张兴旺,郭传友排名第 4,郭传友 将通讯作者篡改为自己,且删除了论文的第三作者。
经 2015 年 3 月 25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全 体委员会议审议,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十四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 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 定,决定撤销郭传友 2013 年度已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不同生境景观下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大别山五针松遗传结构及 其形成机制研究”(31370665),追回已拨经费,取消郭传友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 5 年(2015 年 3 月 25 日至 2020 年 3月 24 日),给予郭传友通报批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5 年 4 月 21 日
这位郭传友同志,妄图通过篡改作者,文章标题等幼稚的手段行为进行学术造假并将自己篡改的论文发表至《SCI》杂志上,其中还有一篇从未发表的文章欲在其中滥竽充数,其行为可笑至极。
学术不端是近年来科研界越来越多地显现和议论的问题,似乎有越打越多、屡禁不止的趋势。虽说中科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国家相关的监管部门出台了多条政策对此现象进行遏制和打击,但科研学术不端造价等问题依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个专家学者教授敢于顶风作案?答案显而易见,为的就是名利双收,我国近年来对科研人员推出多项鼓励和激励政策,使得某些没有真才实学,同时却又想一步登天的科研人员眼红;他们不择手段,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反而更倾向通过偷鸡摸狗的猥琐手段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我看来,这叫:
不知廉耻!
尽管有来自各方面的警示,但近年来国内相关学术不端事件日趋增加,抄袭、一稿两投等事件时有发生。更为严重是,据华盛顿邮报2015年3月27日报道,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竟有41篇是中国作者。
撤回原因是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同时发现第三方机构有组织地为这些论文提供虚假的同行评审,甚至直接伪造原文,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撤回论文名单显示,大部分论文出自中国高校作者,包括一些知名大学、医学院校。随后,国际著名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在2015年8月18日宣布,撤回集团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科研论文。
据媒体报道(科学网、新华网和凤凰资讯等),在施普林格集团网站搜索到的被撤回论文目录显示,有63篇论文作者来自中国,包括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研究人员。被撤论文同样涉及“第三方机构”存在同行评审不实、造假,“第三方”提供学术论文润色、代投、代写服务。大批量的撤稿事件表明一种新的论文“造假”方式、主要由我国“兴起”的所谓“第三方机构”同行评审“造假”正在污染学术出版圈,已对我国的国际学术声誉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高润霖,陈新石.坚持科研诚信 抵制学术不端[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1)
因为诸多的影响和不良的风气,才导致诸如“韩春雨事件”的出现,搞得国内一票科研界的善男信女们晕头转向;在我看看来,想要解决中国科研学术界的一些邪魔外道,除了法律以及体制的监管以外,更多的是需要科学科研的自主与自治,只有真正的做到自律,自尊,自重,中国的科研风气才可以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先做人再做事”这一理论在卡眼界同样适用。
最后一句话总结:举头三尺有神明, 公道自在人心!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