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都21世纪了,为什么有人还在信伪科学?
导读 | 什么是真理?我们又该如何找到它?直至今日,事情的真相还能仍然在社会舆论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吗?在科学与新闻工作者中,似乎是后者往往更能在社会事件爆发的时候得到公众的信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科学家们更需要迎难而上,在一个日益基于证据衡量并做出判断的社会中维护学术权威的话语权与社会信任。 |
什么是真理?我们又该如何找到它?直至今日,事情的真相还能仍然在社会舆论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吗?在科学与新闻工作者中,似乎是后者往往更能在社会事件爆发的时候得到公众的信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科学家们更需要迎难而上,在一个日益基于证据衡量并做出判断的社会中维护学术权威的话语权与社会信任。
不论新闻工作者在公众媒体中所辩护的是事实或者谎言,他们都拥有一套成熟有效的运作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家似乎只能认为自己是特朗普政治舞台或着舆论界的受害者,而不是社会事件和政治决策的主动参与者。
不断被“侵蚀”的科学权威性
在今天的美国甚至全世界,许多人忽视了科学正在失去其作为真理来源的权威性。为了重新找回科学的权威性,科学家,传播者,相关机构和科研资助者必须协力同心,努力改变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一般方式。这个重要的工作不仅仅意味着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媒体培训,更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有关更广泛社会沟通的科学进行重新思考。
大多数为公众所了解和尊崇的知识能够赋予人们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除此之外,能够为切实问题提供具体答案的科学也往往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薄雾君等科学传播者能够走红的一个原因。“这样的科学植根于假设检验、实验和发现,受众广泛,让人感到亲近。”
虽然对于世界的科学认知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慢慢地渗透着普通大众的思维方式,但是现在,最普遍的大众仍然难以认同完备欠缺的信息与处于变化中的知识,而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类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知识承担着科学结构的主要组成。大众对于科学能够提供完美确定模型的过分期许大大地限制了科学本身的权威性。
客观上,人们不得不依赖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来解决诸如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也往往会因为科学过程中所显现的模糊证据而失去对于科学的信任。在这种环境中,媒体往往会对尚无定论的科学加以批判,对公众造成认知绑架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原本作为公众了解事实工具的初衷。
讨论有关不确定、彼此矛盾以及尚未成熟的科学问题是十分困难的。也正是因为这一难题的存在,科学和传播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便需要更深的转变,积极合理地应对科学传播过程中所面对的质疑风险。
增强人们与“科学”之间的信任
反过来讲,如果公众能获得更好的帮助来理解这些尚处于发展过程中,看起来并不那么确定的科学,公众便能够更好地恢复对科学的信任,增进人们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并教会公众辨别伪科学与假新闻。
加大科研、教育或文化机构的公众参与程度,加强科学教育者、传播者和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也能够改善科学在媒体与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
在与参与媒体报道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科学工作者也应该以一种公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向公众呈现科学。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